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人造衛星?人造衛星是發射數量最多、發展最快的一種航天器

衛星, 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圍繞行星軌道運行的天體。 圍繞哪一顆行星運轉, 就將它叫做哪一顆行星的衛星。 比如月球環繞著地球旋轉,

月球就叫做地球的衛星。

顧名思義, “人造衛星”就是我們人類“人工製造的衛星”, 是指環繞地球在空間軌道上運行(至少1圈)的無人航天器。 科學家用火箭將人造衛星發射到預定的軌道, 使它環繞著地球或其他行星運轉, 以便進行探測或科學研究。 人造衛星圍繞哪一顆行星運轉, 我們就把它叫做哪一顆行星的人造衛星。 人造衛星基本按照天體力學規律圍繞地球運動, 但由於在不同的軌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場、大氣阻力、太陽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壓的影響, 其實際運動情況非常複雜。 人造衛星是發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一種航天器。 人造衛星的發射數量約占航天器發射總量的90%以上。

人造衛星按照運行軌道主要分為低軌道衛星、中軌道衛星、高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大橢圓軌道衛星和極軌道衛星;按照用途主要分為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技術試驗衛星。

人造衛星可以用於天文觀測、空間物理探測、全球通信、電視廣播、軍事偵察、氣象觀測、資源普查、環境監測、大地測量、搜索營救等方面。

1957年10月4號, 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1, 揭開了人類向太空進軍的序幕, 大大激發了世界各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熱情。 之後, 美國、法國、日本也相繼發射了人造衛星。 我國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了“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 這是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截止到1992年底, 我國共計成功發射了33顆不同類型的人造衛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