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九大後,黨中央制定的首部條例為何是它?

近日,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5級黨務公開工作情況, 組織召開了幾十場專題座談會, 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

在此基礎上起草了《條例》初稿。 之後, 稿子又被送至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中央和國家機關大範圍徵求意見。 整個起草過程, 可謂充分體現了科學立規、民主立規要求, 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踐需要和新鮮經驗較好地結合起來, 讓《條例》接地氣、能管用。

一起劃劃《條例》的亮點和重點

通覽《條例》, 5章27條, 包括總則、分則、附則3大板塊, 從實體到程式對黨務公開進行了幾乎360度無死角的規範, “公開什麼”“向誰公開”“怎麼公開”“監督追責”等問題在《條例》中規定得相當全面。 其中, 有許多可圈可點的亮點。

從黨務公開概念界定來說, “黨務”, 涵蓋2個方面, 即党的領導和執政活動、党的自身建設。 “公開”, 包括2個層面, 在黨內公開和向黨外公開。

為什麼公開分為黨內、黨外兩個層面?這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和政黨的性質共同決定的。 作為執政黨, “党的領導和執政活動”這方面的事務, 比如領導經濟社會發展、涉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事務, 都需要讓社會知曉, 《條例》規定要向社會公開;作為一個政黨, 其“自身建設”方面的事務, 比如成立基層黨組織、黨員評議、黨費收納等工作, 屬於黨的自身事務, 在黨內公開。 《條例》第8條對此作了具體規定。

就黨務公開主體而言, 主要分為3類:一是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 它們是黨務公開的主力軍;二是黨的紀律檢查機關, 負責公開紀律檢查工作情況;三是黨的工作機關、黨委派出機關、黨委直屬事業單位、黨組等黨的組織。

值得注意的是, 過去關於黨務公開的檔主要是對地方和基層黨組織黨務公開工作進行部署和規範, 《條例》把黨的中央組織也納入其中;同時, 此前, 對黨組、黨委直屬事業單位等是否需要實行黨務公開有不同態度, 《條例》都將其納入, 基本上涵蓋了黨的各級各類組織, 有利於實現黨務公開工作全覆蓋、無死角。

就黨務公開的內容而言, 《條例》對各個主體公開的事項進行了詳細規定。 值得關注的是, 《條例》規定, 黨的基層組織應當公開換屆選舉、黨組織設立、發展黨員、民主評議、召開組織生活會、保障黨員權利、黨費收納使用管理以及黨組織自身建設情況, 這有利於發揚黨內民主、強化黨內監督。 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應當公開的內容中包含了社會廣泛關注的內容,

比如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發生在群眾身邊、影響惡劣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情況;對黨員領導幹部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犯罪進行立案審查、組織審查和給予開除黨籍處分情況;對黨員領導幹部嚴重失職失責進行問責情況。 這些內容的納入, 都有利於充分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有利於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

在黨務公開的方式上, 《條例》規定要注意優先使用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重點新聞網站等黨的媒體進行發佈, 還要建立和完善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 探索建立統一的黨務資訊公開平臺。 此外, 《條例》還規定了一些黨務參與形式,

比如黨員旁聽黨委會議、党的代表大會代表列席黨委會議、黨內情況通報反映、黨內事務諮詢、重大決策徵求意見、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和社會聽證等制度。 這些都更有利於構建更加全面完善的黨務公開體系。

當然, 公開還需要加強監督和保障, 《條例》中規定了一系列這方面的措施。 比如從加強上級對下級監督的角度規定了黨務公開的工作報告、考核評議、督促檢查等制度, 同時對責任追究作出了規定, 這些都有利於黨的組織壓實責任、落實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 推進黨務公開, 制定這部《條例》就是我們党的一項新作為。 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依法度。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意見》提出,到建黨100周年時,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相信在未來幾年裡,不斷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必將為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党打下堅實基礎。

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依法度。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意見》提出,到建黨100周年時,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相信在未來幾年裡,不斷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必將為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党打下堅實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