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薛翠月(辛集鎮五街)患難與共見真情 好媳婦撐起一片天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她叫薛翠月, 今年66歲, 家住辛集鎮五街。 她和丈夫林小鎖於1969年結為夫妻, 組建起一個家庭, 之後生育兩個女兒, 現全家8口人。

說起她的家庭故事, 既充滿了溫馨與快樂, 也充滿了坎坷與磨難。

25年前, 她的丈夫林小鎖因患腦血栓半身不遂, 嘴不能說話, 手不能幹活, 生活不能自理, 兩個女兒一家人過得開開心心、知足常樂!

在丈夫林小鎖生病前, 薛翠月和大多數家庭婦女一樣, 一邊忙著孝敬公婆, 照顧著兩個上學的孩子;一邊料理家務, 下地幹活, 丈夫在外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工作, 日子雖有點緊巴, 但也沒有太也為了減輕家庭負擔, 輟學出去打工。 面對這樣的家庭狀況, 她咬牙硬撐著, 用柔弱的肩膀擔起了家庭的重責, 一邊盡好妻子的職責, 一邊當好母親的角色。 如今, 二十多年過去了, 她的丈夫病情穩定、精神良好;兩個女兒勤儉孝順,

外孫活潑可愛。 多的奢望, 只盼著兩個成績都很優秀的孩子將來學有所成, 一家人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誰也沒想到她的丈夫突患疾病住院, 經確診是重度腦血栓, 導致半身不遂, 不能說話, 生活更是不能自理。

薛翠月

在最初的幾天裡, 白天的時候薛翠月臉上掛著笑容服侍丈夫, 忙裡忙外;但到了夜裡, 幾乎整夜整夜不能入睡。 想到往日健壯的丈夫虛弱地躺在病床上, 她心如刀絞;想到兩個女兒驚恐無助的眼神, 她茫然失措;想到以後的生活, 她更是一籌莫展。 就在這樣的幾個不眠之夜裡, 她想明白了一件事, 哭沒有用、愁也沒用, 只有挺起來、扛起來。 雖然家裡出了變故, 但是只要有她在, 這個家就不會散。 過去丈夫是她和孩子的天, 現在她要成為丈夫和孩子的天, 她暗暗下決心, 一定要盡心盡力地照顧好丈夫和孩子。

在出院後的第一年, 丈夫的情緒波動很大, 原來性格很溫和的一個人變得任性而暴躁, 有時拒絕吃飯;有時拒絕吃藥;有時明明已經坐得很累了,

卻固執的不肯休息。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 她都含笑面對, 好言相勸、耐心安撫。 她知道丈夫心裡的苦, 只能更加細心地照顧他。 漸漸地, 丈夫的情緒穩定了, 對她的照料也主動配合了, 食欲增加了, 病情也有所好轉, 雖然還是不能言語, 但是可以攙扶著站立起來了。

在丈夫生病後的頭三年裡, 她幾乎沒出過家門。 每天早上, 照顧丈夫起床、洗漱、吃飯、喝水, 然後安頓好丈夫躺下, 就去刷鍋洗碗、收拾屋子, 清洗丈夫頭天晚上失禁弄髒的衣褲或被褥。

半身不遂患者最忌諱的就是得褥瘡。 為了避免丈夫患褥瘡, 她給丈夫準備了幾套鬆軟的被褥和衣物, 發現髒了、濕了就馬上換洗。 忙碌當中,

她還要隨時觀察丈夫的表情, 見丈夫坐累了就扶他躺下、平躺累了再側臥, 臥累了再扶著坐起來。 這樣的動作, 每天都要重複十幾次。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三年過去了, 二十多年過去了, 她的丈夫一塊褥瘡都沒得過。

薛翠月

丈夫住院看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 負債累累。居委會瞭解到她家裡的情況,幫她找了份清掃街道的工作。每天早上,她在服侍丈夫穿衣、洗漱、吃飯、排便等各項事情後,便出去清掃街道。工作時放心不下家裡的丈夫,她便幹會兒活,就回家去看看,料理完丈夫的事再回街道繼續清掃,每天都要這樣跑上三、四個來回。

沒辦法支付高額醫藥費,她開始學習簡單的護理和輸液,自己在家裡照顧丈夫;沒有辦法給女兒物質上太多,她教給孩子們勤儉持家的本領。最近幾年,年紀越來越大,她不再外出幹活,就守著家、守著丈夫。她的兩個女兒孝順體貼,幫忙料理家務、照顧父親,雖然現在已經成家立業,仍然像沒有離開過家似的,隔三差五回家幫忙照顧父親,送米送面,三頭二百哩接濟家裡。

薛翠月

作為一個平凡的家庭婦女,薛翠月盡她所能撐起了一個家,丈夫現在可以慢慢行動,可以體諒她、支持她;兩個女兒孝順老兩口,外孫子承歡膝下。雖然他們曾經飽受風雨,經歷苦難,但是現在他們家庭和諧,夫妻和睦,女兒孝順,一家人相親相愛。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組建一個和睦的家庭,首要的就是夫妻恩愛、母慈子孝。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成為一家人即是緣分,無論經歷什麼意外和苦難,我們都要始終如一、共渡難關。薛翠月也正是憑著這份決心和毅力,給丈夫和孩子撐起了一個溫馨和睦的家,發揮出了女性特有的善良、慈愛與堅強,她的家人為她驕傲,我們也為她自豪。

夫妻本是同林鳥,病苦來時不離分。她用26年的不離不棄,她用26年的任勞任怨,回答了什麼叫做患難與共。這就是她,一個以隱忍和自強,承擔了命運的考驗,用瘦弱的身軀為家人撐起了一片晴天的“普通家庭婦女”。

負債累累。居委會瞭解到她家裡的情況,幫她找了份清掃街道的工作。每天早上,她在服侍丈夫穿衣、洗漱、吃飯、排便等各項事情後,便出去清掃街道。工作時放心不下家裡的丈夫,她便幹會兒活,就回家去看看,料理完丈夫的事再回街道繼續清掃,每天都要這樣跑上三、四個來回。

沒辦法支付高額醫藥費,她開始學習簡單的護理和輸液,自己在家裡照顧丈夫;沒有辦法給女兒物質上太多,她教給孩子們勤儉持家的本領。最近幾年,年紀越來越大,她不再外出幹活,就守著家、守著丈夫。她的兩個女兒孝順體貼,幫忙料理家務、照顧父親,雖然現在已經成家立業,仍然像沒有離開過家似的,隔三差五回家幫忙照顧父親,送米送面,三頭二百哩接濟家裡。

薛翠月

作為一個平凡的家庭婦女,薛翠月盡她所能撐起了一個家,丈夫現在可以慢慢行動,可以體諒她、支持她;兩個女兒孝順老兩口,外孫子承歡膝下。雖然他們曾經飽受風雨,經歷苦難,但是現在他們家庭和諧,夫妻和睦,女兒孝順,一家人相親相愛。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組建一個和睦的家庭,首要的就是夫妻恩愛、母慈子孝。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成為一家人即是緣分,無論經歷什麼意外和苦難,我們都要始終如一、共渡難關。薛翠月也正是憑著這份決心和毅力,給丈夫和孩子撐起了一個溫馨和睦的家,發揮出了女性特有的善良、慈愛與堅強,她的家人為她驕傲,我們也為她自豪。

夫妻本是同林鳥,病苦來時不離分。她用26年的不離不棄,她用26年的任勞任怨,回答了什麼叫做患難與共。這就是她,一個以隱忍和自強,承擔了命運的考驗,用瘦弱的身軀為家人撐起了一片晴天的“普通家庭婦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