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鋼琴套路深,看看這些,千萬不要被套路了!

套路一:級別要高 錯!

學鋼琴的孩子經常會被別人問到“幾級了呀”。 事實上, 鋼琴級別只能說明擁有這級別的人能夠熟練彈奏某些曲子,

和英語的級別是完全不一樣的。 比如業餘鋼琴4級的人練兩個月也能彈熟6級的曲子。

我們需要明白, 考級只是通過定目標來勉勵自己的一種方式, 而不是為了滿足虛榮心。 所以, 不要僅僅為了考級而練琴。

國內文化課教育已經是應試教育了, 所以請儘量別讓鋼琴教育變成了“應級教育” 。

套路二:技巧得炫 錯!

“技巧夠, 但缺音樂感”是國外很多老師給中國琴童的評語。 不可否認, 彈奏技巧很重要, 但同一首曲子, 李雲迪能得蕭邦賽冠軍, 我們彈得再熟練也不能, 差在哪裡?

音樂注重的是表達情感。 一場演奏會, 人們只會被音樂的情緒、色彩、對比感染, 而絕不是速度與技巧。 有時就算錯幾個音, 但只要情緒飽滿, 就遠勝過沒錯音但缺乏感染力的演奏。

套路三:練琴時間要長 錯!

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在琴房悶足10個小時就一定能成為鋼琴演奏家的。 音樂需要一定的內涵與感悟, 是演奏者豐富感情積澱的一種宣洩。 如只是單純的硬練, 也只能是純粹提升技巧而已。

李雲迪在德國進修時, 每天練4小時琴, 其餘時間散步、看書、和別人交流學習、偶爾也上上網。 而只一味的跟人家拼時間、硬練、就無疑於“題海戰術”。

套路四:必須成為鋼琴家 錯!

學音樂的人很多,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家”。 所以, 不要把目標定得不適合自己, 也不要盲目與別人攀比。

學音樂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學會享受藝術從而享受生活, 還有得到通過練琴培養出來的獨立自主的精神和毅力等。 但無論為了什麼而學、學成什麼樣了, 都不要做考級和虛榮心的奴隸。

套路五:肢體語言要練習 錯!

肢體語言不是單純靠老師口頭上的講述來培養的, 比如“你頭再低一些, 眼睛閉起來……”等等。

一切要做到發自內心的、不由自主的感受和陶醉, 所表現的肢體細節才能感染聽者。 也就是說, 只有演奏者能真正瞭解樂曲了, 能發自肺腑地去在琴上‘歌唱’了, 就會有好的肢體語言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