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韓國海試低調奢華泰國新艦,從此淪為“低端戰艦”製造大國

在韓國海域海試中的泰國海軍新型護衛艦

在上世紀80年代末為本國海軍建造完成了“蔚山”級護衛艦之後, 韓國在自產2000噸級“低端戰艦”方面的熱情迅速降低(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日本,

在建造完“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之後 , 日本一度也不再考慮建造4000噸級以下的戰鬥艦只了)。 轉而建造KDX-1(“廣開土大王”級)、KDX-2(“忠武公李舜臣”級)和KDX-3(“世宗大王”級)驅逐艦, 而且一級比一級大。 但在“天安”艦事件發生後, 韓國以“應對朝鮮近海潛艇和小型艦艇”為藉口, 重啟了2000~3000噸級護衛艦的設計建造。 並且以上世紀90年代後期出售給孟加拉(不確切的消息是因為交付韓國海軍自用後發現諸多問題而廉價出售的)的2000噸級護衛艦為藍本, 建造了2300噸級的“仁川”級護衛艦。 不久之後, 位於韓國東海岸的造船廠建造了2800噸級的“大邱”級護衛艦。 出售給泰國的新型護衛艦, 正是以“大邱”級為基礎設計建造的。

“入水儀式”上的“大邱”號護衛艦

基於泰國海軍的需求, 韓國造船廠為其配備了裝有“隱形外殼”的76毫米奧托·梅萊拉緊湊型艦炮、Mk41垂直發射系統、瑞典的“海長頸鹿”對空/對海搜索雷達等歐美國家的電子設備和艦載武器。 動力系統則可能與“大邱”級相似,

是少見的燃—柴—電混合動力, 即柴油機和燃氣輪機都是發電機, 而推進則完全由電動機負責, 理論上說, 這樣的動力模式對於靜音航行和加速性能都有一定説明。

此次泰國海軍新型護衛艦的競標, 韓國企業在與中、法、德、日等國造船企業的競爭中奪得訂單, 著實是一件不大容易的事情。 客觀地說, 在3000噸級護衛艦方面, 韓國的方案起碼看上去“技術指標”的亮點是最多的, 尤其是採用了電推進動力包。 而韓國畢竟屬於西方國家陣營, 因此與歐美的電子系統和艦載武器也比較容易“匹配”, 加上報價便宜和其他的一些可能的利益輸送, 中標也是情理之中的。

中國造船企業後來獲得了阿爾及利亞的訂單, 就是C28A型護衛艦,

此後又在C28A的基礎上推出了更大且更先進的3000噸級外貿型護衛艦, 今後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是毫無疑問的。 不過, 在如今世界大多數國家海軍只消受得起“低端戰艦”的大背景下, 究竟是以樸實的“可靠性”還是看上去“高大上”的“技術指標”贏得訂單, 或許是一個未有窮期的命題……

中國出售給阿爾及利亞的C28A型護衛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