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麼傷害耳朵,你中招了嗎?

您會清潔耳朵嗎?

這個命題看起來不值得回答。

隨手拿的火柴?手指?還是百年不變的挖耳勺?最多的應該是棉簽了吧。 尤其是洗澡後, 大家用棉簽吸收水分, 一方面可以清理耳中的耳垢, 另一方面還可以吸收掉耳中殘留的水分, 防止耳內潮濕。

您也這麼做嗎?停止吧!

多數情況下, 耳垢會緩慢地從耳道內向耳道口移動, 在空氣中乾燥而結成黃色薄片, 通過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 不斷脫落排出耳外, 不會有堵塞耳道的問題, 也不會因耳垢多了而影響聽力。 問題就在於我們總是不相信自己的身體機能能自主解決問題。

隨便用棉簽掏耳, 細菌就非常容易侵蝕到耳道裡, 而且養成了耳朵一癢就挖耳的習慣, 卻不知這樣極易產生炎症。

耳垢到底是什麼?

耳垢又名耵聹, 是外耳道軟骨皮膚所具有的耵聹腺的淡黃色粘稠分泌物, 耵聹在空氣中乾燥後呈薄片狀;有的耵聹如黏稠的油脂,

俗稱"油耳"。 若耵聹逐漸凝聚成團, 阻塞於外耳道內, 即稱耵聹栓塞。

棉簽挖耳朵的危害

1.棉簽過大反而將耳垢推向深處

棉簽比外耳道體積大, 進入外耳道的時候, 棉簽經常會觸碰到外耳道皮膚, 因此我們經常會感受到刺痛的感覺, 雖然棉簽的確能帶出一部分耵聹(耳垢)碎屑, 但也必然會把一部分耵聹推向耳道深處。

2.用力過猛造成耵聹栓塞

如果挖耳用力過猛或者使用棉簽時被撞擊了胳膊, 棉簽會對外耳道的皮膚甚至是鼓膜造成損傷, 這點比耵聹栓塞還常見。 如果只是單純損傷外耳道皮膚, 保持耳朵乾燥, 一周左右可以癒合;如果損傷了鼓膜, 甚至需要手術修補。

3.外耳道異物

一些木杆棉簽做工低劣,

掏耳朵時容易出現棉球掉落, 甚至是杆部折斷在外耳道裡。

如何正確清理

1.使用鹽水清洗

將鹽水灌入滴耳器, 然後將鹽水滴入耳道內部, 輕輕晃動頭部, 讓鹽水在耳朵內部搖晃均勻, 起到殺菌的作用。 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2.橄欖-雙氧水法

每週一次在睡覺之前用滴耳器往耳道裡滴入三滴嬰兒油或者橄欖油, 用手指輕輕按壓耳屏2-3次, 用棉球塞上耳道。 第二天早晨用雙氧水沾濕手指, 擦擦耳道, 雙氧水會起泡泡湧出, 把已經軟化的耳垢帶出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