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西省促進大資料發展應用相關政策解讀

為促進我省大資料產業的發展和應用, 由省經信委牽頭起草的《山西省大資料發展規劃(2017-2020年)》《山西省促進大資料發展應用的若干政策》和《山西省促進大資料發展應用2017年行動計畫》, 經省政府第14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于本月正式印發實施。 這些規劃和政策的實施, 將為我省大資料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持。 3月30日下午,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 就我省大資料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進行了深入解讀。

1. 發展大資料我省有優勢

首先, 地理環境較為適宜。 山西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冬季寒冷且漫長, 夏季雨水集中且短暫, 春秋季溫度適宜, 全省晝夜溫差較大, 有利於大規模減少大型資料中心的製冷能耗, 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其次, 煤電能源充足富集。 大資料中心的運行, 對電力需求和依賴特別明顯, 對耗電的規模和供電可靠性要求很高。

山西省擁有充足豐富的煤電資源, 能夠滿足雲計算資料中心能耗保障需要, 實現煤-電-資料鏈條的轉換和延伸。

此外, 我們還具有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 較為完整的資訊產業鏈和豐富的資料資源。 基礎設施方面, 截至2016年底, 全省伺服器總規模達20余萬台, 陽泉(百度)、呂梁等雲計算資料中心項目相繼建設運營;通過實施“寬頻山西”建設, 互聯網省際出口頻寬已達到8560G, 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埠1583萬個, 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1.7%, 光纖使用者寬頻占比達到84.7%;在大資料產業鏈方面, 形成了電子設備製造、LED、太陽能光伏、數字音視頻、傳統行業資訊化整體解決方案等產品集群。 一批骨幹企業在網路安全、電磁防禦、電子專用設備、微電子組裝、高清安防監控、LED封裝、光伏電池和元件製造、虹膜生物識別等領域具備核心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資料資源方面,

全省備案的政務門戶網站超過1200個, 省級政府部門門戶網站覆蓋率基本達到100%, 市級政府部門門戶網站覆蓋率達到80%, 公安、社保、醫療、教育、環保、國土等部門建成各類業務資料庫超過70個, 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臺、信用資訊共用平臺、12358價格監管平臺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等政務服務系統已為公眾提供服務, 公安警務雲、旅遊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中小企業大資料應用平臺等重點行業領域大資料應用也在不斷深化。

2 .大資料發展規劃有特色

在國務院印發《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之後, 很多省市都在積極謀劃佈局大資料發展。

所以, 在起草我省的大資料規劃時, 充分考慮了我省的產業特色和發展基礎, 在發展目標方面, 立足於省情, 設置了合理的規劃目標;在大資料應用方面, 注重與我省資源型經濟轉型升級的有機結合;在吸引大資料產業落地方面, 盡可能優於或等於其他省、市(尤其是周邊省、市), 特別是提出了具有我省特色的用電方面的優惠政策。

資料中心是大資料發展的基礎設施支撐, 用電是資料中心最大的成本支出, 電價也一直是企業核心關注的內容。 為降低資料中心的用電成本, 《山西省促進大資料發展應用的若干政策》在用電方面提出了兩條優惠措施, 一是支援資料中心參與電力直接交易,

鼓勵風光發電參與交易, 最大限度降低用電成本。 二是對大型及特大型資料中心設定了0.35元/千瓦時的目標電價。 達不到設計目標電價的, 由省、市、縣參照資料中心當年繳納稅費的地方留存部分給予相應支援;不足部分由資料中心所在地市級人民政府承擔。 通過直供電結合資金補貼的方式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3. 發展目標明確措施得力

《發展規劃》概括為“五大目標、六大任務、四大工程及六項措施”。

“五大目標”就是:從整體佈局全省資料中心和產業鏈條出發, 實現大資料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大資料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資料資源分享開放逐漸深化、大資料示範應用成效顯現、大資料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六大任務”就是:全面統籌部署, 構築大資料發展新格局;強化網路支撐,夯實大資料發展新基石;推動開放共用,構建政務服務新機制;促進深度融合,培育經濟社會升級轉型新動能;強化創業創新,形成產業發展新支柱;防範安全風險,建立大資料安全新支撐。

“四大工程”包括:實施“雲聚山西”工程,加快大資料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推動建設大資料基地,構建全省一體化的“智慧山西”大資料中心;實施“雲惠山西”工程,努力推動大資料發展應用。重點是深化大資料在公共安全、文化旅遊、工業、農業、能源、健康醫療、精准扶貧、交通物流、電子商務及金融等領域的示範應用;實施“雲殖山西”工程,促進大資料產業快速發展。重點是立足我省產業基礎,形成大資料產品和服務體系,構建完善大資料產業鏈;實施“雲安山西”工程,提高大資料發展應用安全保障水準。重點是不斷完善大資料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健康穩定發展。

“六項措施”包括:加強組織協調、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法規制度標準、積極招商引智、加強合作交流和建立考核激勵機制。

4 .大資料應用資訊安全有保障

全省構建一體化的“智慧山西”大資料中心,開發全省資料統一開放平臺、資料共用交換平臺和省級政務雲平臺。制定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資料資原始目錄和標準規範,優先推動醫療、衛生、環境、交通、旅遊、文化、品質、氣象等政府資料進駐平臺,向社會開放。在《山西省促進大資料發展應用的若干政策》中,對個人資訊安全提出了三點措施:一是原則上各政務部門新建的資訊化系統在政務雲平臺上部署,不再審批政務雲平臺之外新建資訊系統,各部門已有的資訊平臺和系統逐步遷入政務雲平臺;二是對各部門資料資源開放共用工作進行審查,倒逼建立資料資源開放共用負面清單和責任清單;三是加強資訊公開共用考核工作,將政務資訊公開共用納入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範圍。通過以上措施推動實現基礎資料向公眾開放,鼓勵使用大資料技術挖掘應用政府資料資源。

在大資料發展應用安全保障方面,我省將實施“雲安山西”工程,全力打造“大資料安全五大盾牌”,確保我省大資料健康穩定發展。大資料安全監管盾牌,建設省資訊安全和大資料監控平臺,對濫用資料、竊取和售賣企業與個人資訊、侵犯隱私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大資料安全防護盾牌,構建政府、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評測機構一體化大資料安全防護體系。大資料安全信任盾牌,建立跨部門協同管理的網路資訊安全信任體系,為各級政務部門的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等營造安全的應用環境;大資料安全技術保障盾牌,大力推廣應用安全可信產品和服務,提升雲計算、大資料等基礎網路資訊系統關鍵設備安全可靠水準;大資料安全應急盾牌,建立健全我省網路與資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

構築大資料發展新格局;強化網路支撐,夯實大資料發展新基石;推動開放共用,構建政務服務新機制;促進深度融合,培育經濟社會升級轉型新動能;強化創業創新,形成產業發展新支柱;防範安全風險,建立大資料安全新支撐。

“四大工程”包括:實施“雲聚山西”工程,加快大資料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推動建設大資料基地,構建全省一體化的“智慧山西”大資料中心;實施“雲惠山西”工程,努力推動大資料發展應用。重點是深化大資料在公共安全、文化旅遊、工業、農業、能源、健康醫療、精准扶貧、交通物流、電子商務及金融等領域的示範應用;實施“雲殖山西”工程,促進大資料產業快速發展。重點是立足我省產業基礎,形成大資料產品和服務體系,構建完善大資料產業鏈;實施“雲安山西”工程,提高大資料發展應用安全保障水準。重點是不斷完善大資料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健康穩定發展。

“六項措施”包括:加強組織協調、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法規制度標準、積極招商引智、加強合作交流和建立考核激勵機制。

4 .大資料應用資訊安全有保障

全省構建一體化的“智慧山西”大資料中心,開發全省資料統一開放平臺、資料共用交換平臺和省級政務雲平臺。制定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資料資原始目錄和標準規範,優先推動醫療、衛生、環境、交通、旅遊、文化、品質、氣象等政府資料進駐平臺,向社會開放。在《山西省促進大資料發展應用的若干政策》中,對個人資訊安全提出了三點措施:一是原則上各政務部門新建的資訊化系統在政務雲平臺上部署,不再審批政務雲平臺之外新建資訊系統,各部門已有的資訊平臺和系統逐步遷入政務雲平臺;二是對各部門資料資源開放共用工作進行審查,倒逼建立資料資源開放共用負面清單和責任清單;三是加強資訊公開共用考核工作,將政務資訊公開共用納入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範圍。通過以上措施推動實現基礎資料向公眾開放,鼓勵使用大資料技術挖掘應用政府資料資源。

在大資料發展應用安全保障方面,我省將實施“雲安山西”工程,全力打造“大資料安全五大盾牌”,確保我省大資料健康穩定發展。大資料安全監管盾牌,建設省資訊安全和大資料監控平臺,對濫用資料、竊取和售賣企業與個人資訊、侵犯隱私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大資料安全防護盾牌,構建政府、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評測機構一體化大資料安全防護體系。大資料安全信任盾牌,建立跨部門協同管理的網路資訊安全信任體系,為各級政務部門的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等營造安全的應用環境;大資料安全技術保障盾牌,大力推廣應用安全可信產品和服務,提升雲計算、大資料等基礎網路資訊系統關鍵設備安全可靠水準;大資料安全應急盾牌,建立健全我省網路與資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