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新Cell!新技術識別癌症免疫療法潛在靶點

本質上來說, 這些靶點是一類被稱為抗原的分子, 它們會出現在腫瘤細胞和其他惡性或受損細胞的表面。

斯坦福大學的分子和細胞生理學以及結構生物學教授K. Christopher Garcia博士認為,

免疫療法的整個基礎依賴於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上特定抗原的識別。 然而, 目前, 我們知道的腫瘤抗原非常少, 並且也沒有發現新抗原的好方法。

在這一研究中, 利用多年的結構和蛋白質工程研究,

Garcia教授帶領的團隊試圖更好地理解免疫細胞究竟是如何“看到”抗原的。 基於此, 他們開發出了一種鑒定抗原的新技術。

新技術如何工作?

在人體中, 一種被稱為T細胞的免疫細胞負責在體內“巡邏”, 以識別和對抗外來入侵者或突變細胞。 在T細胞的表面, 有一類可結合一個或多個腫瘤細胞或其他有害細胞特定抗原的受體。 當受體找到它們的“匹配抗原”, 抗原會充當T細胞殺死不健康細胞的分子指令。 不過, 由於匹配的受體-抗原對(receptor-antigen pair)很難通過實驗獲得, 因此, 很多受體依然無法被識別出來。 它們被稱為孤兒受體(orphan receptor)。

在這一研究中, Garcia教授和他的同事們設計的篩選方法借助了2種資源:1)在結腸癌腫瘤中發現的孤兒T細胞受體;2)大量的白細胞抗原序列。

具體來說, 使用酵母作為載體, 研究小組掃描了大約4億白細胞抗原序列。 這些序列都有可能與來自結腸癌組織樣本的20種孤兒受體匹配。 最終, 有4種受體找到了它們的匹配抗原。

Garcia教授解釋道:“受基因型的限制, 受體只會與攜帶匹配基因型的抗原相結合。 通過我們的技術, 我們明確鑒定出了4種受體對應的2種人類抗原。 ”

研究成果意義何在?

研究人員稱, 目前, 關於T細胞看見和攻擊的最重要的抗原類型, 學界有所爭論。 較為流行的一種觀點是, T細胞受體是與新抗原(neoantigen)、突變的或癌細胞特有的抗原(antigens that are mutated or uniquely part of a cancer)發生反應, 而不是與癌細胞和健康細胞都有的自身抗原(self-antigen)發生反應。

然而, 出乎意料的是, 這項新研究鑒定出的2種抗原中的其中一個是自身抗原。 此外, 研究還表明, 2名患者共用了這一自身抗原。

Garcia教授說:“發現其中一個抗原是非突變的、共用的自身抗原(non-mutated, shared self-antigen), 這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意味著, 如果我們篩選更多的T細胞受體, 我們可能會發現許多共用抗原。 理論上說, 當我們設計一種靶向這類抗原的免疫療法,

它可能會對很多患者都有效。 ”

不過, Garcia教授強調, 這背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即, 如何產生針對這種抗原(健康細胞和癌細胞共用的抗原)的抗腫瘤免疫力?“現在, 我們還沒有答案, 但是很多人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這也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我們必須弄清楚, 如何局部攻擊腫瘤, 而不傷害宿主的其他部分。 ”他說。

參考資料:

New technique could reveal immunotherapy targets, study finds

Antigen Identification for Orphan T Cell Receptors Expressed on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