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深化改革,如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丨 關鍵之年關鍵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是改革開放40周年, 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進入新時代, 貫徹新理念、聚焦新目標、落實新部署。 站在更高的歷史方位上展望2018年: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打好“三大攻堅戰”, 經濟之聲推出系列述評《關鍵之年關鍵點》, 今天推出第六篇:深化改革, 如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點擊音訊收聽:

過去, 一支口紅從巴黎上市之後, 坐船來到中國上海要在港口等待5個月的時間, 才能通過所有的審批手續, 進入中國市場。 如今, 同樣的一支剛剛在外國上市的口紅, 只要5天時間, 就可以走完從進港到櫃檯的全部程式。 來自墨西哥的牛油果、來自泰國的榴槤、來自南非的葡萄柚,

你知道它們從進港到我們的餐桌, 需要多長時間嗎?是1天。 這些都是自貿區帶來的福利。 從最初的“一枝獨秀”到今天的“多點開花”, 步入關鍵之年, 自貿區將誕生更多的制度創新、政策創新。

自貿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十九大報告提出,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在關鍵之年的關鍵點上,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作出部署。 會議不僅提出要在開放的範圍和層次上進一步拓展, 更要在開放的思想觀念、結構佈局、體制機制上進一步拓展。

以開放促改革, 開放的版圖不斷擴大。 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明確賦予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 有序放寬市場准入, 並繼續精簡負面清單。

今年公佈的2017版外商投資目錄, 外資限制措施從2015年前的180條減少到目前的63條, 總計縮減了65%。

國家發改委外資投資處處長袁峰:在這個基礎上, 再大幅放寬市場准入, 這充分說明新一輪開放力度之大,

充分表明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決心。

2013年9月, 上海自貿區掛牌。 截至目前, 上海自貿試驗區新註冊企業4.8萬家, 月均註冊企業數量是掛牌前的5倍, 實到外資167億美元, 相當於掛牌前20多年總和的兩倍。

中國美國商會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

將中國作為首要投資目的地的受訪企業比例達到五年來最高。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何墨池:今年我們聽到了中國很多的開放政策承諾, (包括)對內外資企業的一視同仁。 歐洲企業當然非常歡迎和關注這些政策, 這也將極大促進歐洲企業更多在華投資的意願。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說,未來應該讓越來越多省份擁有自貿區,擁有新的改革平臺。

張建平:現在11個省份擁有自貿試驗區還不夠,希望後面能繼續擴大,自貿試驗區要加快複製推廣進程。

自貿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新高地,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張“新名片”。步入關鍵之年,期待自貿區有更多的制度紅利,作為“盤活改革開放全域的棋眼”,成為輻射全國、輻射“一帶一路”、輻射全球市場的重要增長機遇和創新機遇。

預告

系列述評《關鍵之年關鍵點》廣播版

在經濟之聲播出

明日請關注

第七篇

《精准施策,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

往期精彩

記者:洛佳瑩 播音:鴻 昊

責編:張慧娟 編審:劉志軍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說,未來應該讓越來越多省份擁有自貿區,擁有新的改革平臺。

張建平:現在11個省份擁有自貿試驗區還不夠,希望後面能繼續擴大,自貿試驗區要加快複製推廣進程。

自貿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新高地,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張“新名片”。步入關鍵之年,期待自貿區有更多的制度紅利,作為“盤活改革開放全域的棋眼”,成為輻射全國、輻射“一帶一路”、輻射全球市場的重要增長機遇和創新機遇。

預告

系列述評《關鍵之年關鍵點》廣播版

在經濟之聲播出

明日請關注

第七篇

《精准施策,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

往期精彩

記者:洛佳瑩 播音:鴻 昊

責編:張慧娟 編審:劉志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