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立志脫貧 走出困境

西部決策網-西部大開發訊(王博)如今隨著鄉村公路的日趨完善, 農村公路到戶越來越方便, 在家裡就可以坐收生活中的所有必需品。

商洛市鎮安縣米糧鎮月明村四組, 有位65歲的老“貨郎”, 這個因肺癌切除左肺的老人, 言談舉止間絲毫感覺不到他與困境、疾病、遭遇不測這幾個詞有關聯, 應該是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齡, 卻天天奔走在鄉間的小道上, 還立志明年一定脫貧, 他就是王訓榮。

病魔戰勝不了花甲老人毅力

這幾天, 村上幾戶人家操辦喜事, 王訓榮一天要到距離八九裡遠的鎮上跑上幾趟, 烤火的煤炭、糧油蔬菜等貨大家都托他拉回來, 各戶收穫的魔芋、核桃等山貨讓他代賣出去, 一天下來除去三輪車的油錢, 他說能掙個三四十塊錢辛苦費, 就很滿足了。

前幾年, 王訓榮的兒子因患白血病身故, 女兒也嫁在外地, 他和同齡的老伴身體都有重疾在身, 生活一下子變得清苦、無望。 自去年實施精准扶貧後, 王訓榮家被評定為貧困戶, 這個早年的高中畢業生覺得自己臉上也沒啥光彩, 他說不能一直靠政府救助, 自己要想辦法掙錢致富, 立志要儘快脫貧, 走出困境。

王訓榮說自己現在過了外出務工年齡, 也沒有特別的技能, 思前想後, 東拉西湊換了輛新三輪, 給鄉里鄉親們送點貨, 收點農產品販賣, 自己還能“奔”幾年。

嚴冬擋不住花甲老人的信譽

冬天天剛亮, 王訓榮都出去跑了一趟了, 他說前天有戶電話過來說有幾十斤魔芋要賣, 他得一早去收回來,

再不去, 人家魔芋都爛了。

下午五點多, 天色漸漸暗下來時, 王訓榮又從鎮上拉了幾袋烤火煤送到戶上。 時間長了, 大家都習慣了讓他捎貨帶貨, 一個電話, 他就能準時的送到每家每戶的門口。

稱王訓榮為“貨郎”不一定準確, 這個三十年前消失的謀生職業,

現在早已被人忘卻, 時代的大潮中, 很多行業都是來了去, 去了來, 但是, 勤奮努力、自強自立的精神卻不分年齡, 不分地域, 是不變的永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