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公考10人搶一崗位,京外“雙一流”和大學生村官首次納入招考範圍

緊跟著國考的步伐, 昨日, 2018年度北京市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上演”。 16區71個考點、1722個考場迎來近4.6萬名考生, 拼搶4249個公務員職位, 平均競爭比為10.8:1, 遜于國考的40:1。

從考題來看, 總體難度不大。 在國考行測中未涉及的十九大報告內容在第一題就高調亮相,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考點。 同時, 考題京味兒十足, 申論中主題和材料全部取材於北京自身。

據北京市主考部門介紹, 此次京考招錄人數4249個, 共有51458名考生確認參加考試, 而實際到場人數45849人, 參考率達到89.1%。 從上午的行測題來看, 考生普遍反映難度不大, 發生的時政大事都有涉及。

某教育機構專家指出, 政治類考題出題數量頗多, 像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北京市總體規劃、北京市黨代會等重大事件都有涉及, 同時, 對新出臺的環保法也有所考查。 “從總體來看,

這套試卷對於考生細節的把握要求較高, 時間陷阱頻繁出現, 是否能夠又快又准定位資料成為此次考試的關鍵所在。 ”

從下午進行的申論考試來看, 今年的京考申論, 無論是從主題選取還是材料選取, 都透露著濃濃的北京味兒。 主題圍繞城市建築來談,

體現的是打造宜居城市、宜居之都的城市發展目標。 從材料選取來看, 選取的案例都是北京市的案例, 從節能建築到修建避難場所, 從老舊社區改造到整治仲介, 鮮活的案例源於生活, 都是北京人身邊的事。 “申論題目凸顯了民生情懷。 今年的京考雖然選取的是建築, 但最終落腳幸福。 無論是老舊社區改造、仲介整治, 還是避難場所修建, 都是為民眾提供舒適、安全、有溫度的建築空間。

這樣的命題取向凸顯政府執政為民、著力改善民生的執政情懷。 這也是近幾年申論考試的一大特點。 ”某考試機構專家分析道, 今年京考的主題不是聚焦于單一的領域, 而是涉及社會、文化、生態各個方面, “這更要求考生在作文時要有更大的視野、更多的角度思考社會問題,

這也是公務員考試越來越側重于考生實際工作能力的最好證明。 ”

記者瞭解到, 與往年相比, 此次公考對考錄政策有所調整, 一是調整了報考人員範圍, 將列入“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公佈的名單為准)範圍的京外院校本科以上優秀畢業生納入了招考範圍,

從報名情況看, 取得了良好效果, 報名人數較往年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此外, 參加北京市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專案前無工作經歷的人員, 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後兩年內, 可以應屆高校畢業生的身份報考。 同時, 北京市公務員主管部門進一步明確“市級機關在招考公務員時, 如無特殊情況, 要面向具有兩年以上(含兩年)基層工作經歷人員進行招考;區級機關無特殊情況應不限基層工作經歷;街道、鄉鎮機關, 垂直管理部門的基層隊、站、所等各基層單位無特殊情況應主要招錄應屆畢業生”。 另外, 今年北京市首次公佈區級單位職位面向殘疾人招考, 並且職位數量也比往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並且職位數量也比往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