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種行為把孩子的專注力破壞殆盡,這些蠢事家裡不止一個人在做

自從寶貝上了幼稚園, 一般一個月會開一次家長會, 這次老師在談論到孩子的問題時, 很鄭重地對媽媽說, “菡菡最近的專注力很差, 我在前面講故事或者帶領大家學習邏輯狗的時候, 她就會偷偷跑走, 有時候也會交頭接耳的說話, 影響身邊的小朋友正常的學習活動”, 這個問題讓菡媽感覺到了嚴重性, 孩子的專注力差的話, 以後上小學可怎麼辦呢?

小孩子專注力差, 就是玩什麼都沒有耐心, 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 比如說她想捏橡皮泥, 結果媽媽費力地把所有顏色都拿出來了, 她隨便地捏了一條小蛇就放棄了, 然後就想看書, 一個故事還沒聽完, 就又想看電視了, 幹什麼都沒有長性, 養成習慣後, 就會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 隨便做小動作, 還做作業時, 一會要吃零食, 一會要喝水, 一會又要求媽媽陪同, 總之, 學習成績不提高, 還會拖班級後腿,

老師也會非常討厭這樣的孩子。

可也有的孩子專注力非常好, 比如畫畫, 能夠保持一個小時不動地方, 專注地畫完一幅畫, 或者看書的時候, 非常安靜, 能夠把整本書都看完, 還能給你複述出故事的大概, 為什麼孩子的專注力有如此大的差距呢?這根家庭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呢。 如果父母總是這樣做, 就會無形地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不停地對孩子進行噓寒問暖

有的孩子在專心地玩一件玩具或者看一本書, 奶奶走過來, “要不要尿尿?”、“要不要吃水果呀?”、“累不累呀, 走, 我帶你出去玩一會吧”, 孩子的注意力不停地被打斷, 理由就是這些所謂的為孩子好, 其實, 這是在惡意地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建立, 孩子正在專心地做一件事的時候, 家長儘量不要去打擾, 孩子會有自己的需求, 比如渴了、餓了、累了, 他們就會主動向周圍的人求助, 如果沒有發出這種信號, 家長最好不要主動打斷孩子。

買太多的玩具和書籍

很多媽媽都有這種思維, 我小的時候根本沒有玩具和書, 所以有了孩子後,

就不停地滿足孩子, 家裡的玩具一大堆, 書架上也 全都是書, 幾乎讓孩子月月都能讀到新書, 以前的書可能看過一次兩次就不喜歡了, 其實, 過多的玩具對孩子來說並不好。 一個孩子, 通過把不同形狀的積木塞到對應的小孔中, 她可能會重複無數次, 也可能一個上午就玩這一個玩具, 可是孩子卻樂此不疲, 有專家表示,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 最主要的聯繫就是重複, 不停地重複一個遊戲, 重複讀一本書, 孩子就會在細節中體會不同的樂趣, 每次玩的時候都有新的體驗, 孩子的智力和思維能力也會在這種重複中鍛煉出來, 同時, 也會對孩子的專注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孩子總是接觸新鮮事物, 對她的專注力鍛煉沒有一點好處,
反而養成孩子喜新厭舊的壞毛病, 媽媽們一定要注意。

強行干涉孩子的興趣和行為

三歲的小欣在拿著小剪刀剪畫紙, 一張一張地剪, 她想剪出來一個可愛的小狗, 面前已經有一大堆剪掉的廢紙了, 媽媽走過來, 覺得她在浪費紙張, 並且在一張彩色紙上畫出了小狗的曲線,讓她按照這個曲線去剪,可是小欣卻放下剪刀不玩了,感覺特別沒意思,一次專注力就讓這樣讓媽媽破壞了,其實,有時候家長的強行干涉,是在給孩子設定框框架架,讓孩子在大人的世界裡找樂趣,這樣做,孩子根本不買單,如果嫌棄浪費,乾脆就別買彩紙,買了還干涉孩子,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給孩子一個煩躁的環境

專注力的培養,其實是需要安靜環境的,你看一些蒙台梭利的幼稚園,在培養孩子專注力這一方面,都是在安靜的環境下進行的,孩子不被嘈雜的環境所打擾,才能讓思維無限的延伸。經常看到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在家感到煩悶,打開電視機,手機也開著視頻,讓孩子在桌子上畫畫或者玩玩具,這樣感覺很熱鬧,可是孩子根本沒辦法集中注意力,也就無從談論專注力的建立和培養了。

並且在一張彩色紙上畫出了小狗的曲線,讓她按照這個曲線去剪,可是小欣卻放下剪刀不玩了,感覺特別沒意思,一次專注力就讓這樣讓媽媽破壞了,其實,有時候家長的強行干涉,是在給孩子設定框框架架,讓孩子在大人的世界裡找樂趣,這樣做,孩子根本不買單,如果嫌棄浪費,乾脆就別買彩紙,買了還干涉孩子,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給孩子一個煩躁的環境

專注力的培養,其實是需要安靜環境的,你看一些蒙台梭利的幼稚園,在培養孩子專注力這一方面,都是在安靜的環境下進行的,孩子不被嘈雜的環境所打擾,才能讓思維無限的延伸。經常看到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在家感到煩悶,打開電視機,手機也開著視頻,讓孩子在桌子上畫畫或者玩玩具,這樣感覺很熱鬧,可是孩子根本沒辦法集中注意力,也就無從談論專注力的建立和培養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