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從貝子廟到額爾敦十三敖包,感受“佛系”的錫林浩特

我是馬瑪麗, 關注旅行很久的馬瑪麗。

欄目推薦:【城市覓語】探索“謎”一樣的大小城市/【住賞酒店】用“賞”的態度住酒店/【公共空間】逛逛那些“公共”博物館吧/【食客說】與美食的二三事/【攻略略談】純粹實用好用乾貨分享/【旅行物語】發現旅途小“物”/【馬瑪麗旅行志】聊聊我愛的旅行的樣子。

而最近, 我們旅行圈裡“佛系旅行”也火了起來!去哪兒無所謂, 行程機酒隨意訂, 吃啥都可以, 玩也行, 不玩也行!簽證拒了也沒事兒,

去能去的地方, 走能走的路, 一切隨緣。

既然這樣, 那我們就真的“佛系”一回吧!去冰雪草原錫林郭勒盟, 來一場博古通今的佛系之旅。

佛系之旅就不得不提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的貝子廟。 貝子廟是藏傳佛教聖地。 它的規模, 歷來被稱為錫林郭勒盟地區第一大寺, 是錫林郭勒盟佛教文化的一大寶庫, 享有“北國名刹”聲譽。

相傳, 當年選擇的廟址為一塊吉祥寶地。

有一百多年的興盛時期, 喇麻最多時達1200人, 當時, 廟裡的上層喇麻與西藏拉薩和山西五臺山等地的宗教上層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並常常跋山涉水徒步到拉薩等地朝拜、取經。 後來隨著滿清王朝的覆滅貝子廟開始逐漸衰敗。

如今的貝子廟早已是另一番模樣了,前面修建了寬闊的廣場,供市民休息娛樂。華燈初上的夜晚,昏暗的燈光照亮這座不算太大的城市,唯有貝子廟的斑駁紅牆,沉穩內斂,行人依舊可以可以感受它的厚重歷史和神秘宗教氛圍。

在貝子廟背面,拾級而上,便是錫林郭勒盟的額爾敦十三敖包。敖包的數目不盡相等,有的是單獨一個,有的是7個或13個敖包組成的敖包群;蒙古族祭祀敖包並崇拜有加。

傳說,如成吉思汗削山成敖包,或是由河水沖天而流等等,這些傳說體現了寺廟選址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座山面水。貝子廟的背面就是現在的旅遊勝地——十三敖包山,這也是藏傳佛教或蒙古族建築的一個重要標誌——敖包。十三敖包的十三,被認定為敖包神,是神靈所局和享祭之地。其中,一是指它的四面、四方,即四面八方;二是指天與地;三是指三時,即過去、現在、將來。由此,發現貝子廟的選址採用了典型的蒙古式的選址方式,同時也在廟結內加入了蒙古的祭祀載體——敖包。

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額爾敦十三敖包祭祀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各地喇嘛、牧民等均在淩晨4,5點鐘天未亮到達,開始祭祀。擺祭品:烤全羊、牛等,虔誠地燒香、許願;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習俗,在祭祀活動開始後,人們在神聖的敖包前奉獻哈達、奶酒、酥油等食品來祈求平安、家鄉風調雨順。

我看到了穿著蒙古袍子的大叔,虔誠的撫摸著敖包前懸掛的經幡,口裡念念有詞,還不斷的將牛奶擠出來,奉獻給神靈。我看了奔跑的小朋友,他們跟著大人們轉圈,踮起腳用小手去撫摸經幡,滿臉歡笑。

如今,隨著敖包祭祀活動越來越被人所知,很多遊客會專程來這裡參加這場盛會,因為是是佛教旅遊勝地,所以信佛的人會比較多。你會看到了許多穿著現代服裝的年輕人,他們也趕來參加祭祀活動,傳統的習俗在他們身上並沒有消失。

從貝子廟到額爾敦十三敖包,感受佛系的錫林浩特。

【關於作者馬瑪麗】

知名媒體從業者、潛水攀岩騎行滑雪等極致戶外愛好者。遊歷數十個國家,及中國各大主要省份。搜狐旅遊自媒體、樂途專欄作者多家知名旅遊網站旅行家;非知名酒店體驗師;濟南城超級食客。

感謝認真閱讀的你,各種諮詢閒聊請移步

微信公眾號:馬瑪麗

【版權聲明】

本遊記圖文均屬馬瑪麗原創,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任何網站、媒體或個人轉載、連結、轉貼、複製,或利用其它方式下載使用。

如今的貝子廟早已是另一番模樣了,前面修建了寬闊的廣場,供市民休息娛樂。華燈初上的夜晚,昏暗的燈光照亮這座不算太大的城市,唯有貝子廟的斑駁紅牆,沉穩內斂,行人依舊可以可以感受它的厚重歷史和神秘宗教氛圍。

在貝子廟背面,拾級而上,便是錫林郭勒盟的額爾敦十三敖包。敖包的數目不盡相等,有的是單獨一個,有的是7個或13個敖包組成的敖包群;蒙古族祭祀敖包並崇拜有加。

傳說,如成吉思汗削山成敖包,或是由河水沖天而流等等,這些傳說體現了寺廟選址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座山面水。貝子廟的背面就是現在的旅遊勝地——十三敖包山,這也是藏傳佛教或蒙古族建築的一個重要標誌——敖包。十三敖包的十三,被認定為敖包神,是神靈所局和享祭之地。其中,一是指它的四面、四方,即四面八方;二是指天與地;三是指三時,即過去、現在、將來。由此,發現貝子廟的選址採用了典型的蒙古式的選址方式,同時也在廟結內加入了蒙古的祭祀載體——敖包。

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額爾敦十三敖包祭祀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各地喇嘛、牧民等均在淩晨4,5點鐘天未亮到達,開始祭祀。擺祭品:烤全羊、牛等,虔誠地燒香、許願;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習俗,在祭祀活動開始後,人們在神聖的敖包前奉獻哈達、奶酒、酥油等食品來祈求平安、家鄉風調雨順。

我看到了穿著蒙古袍子的大叔,虔誠的撫摸著敖包前懸掛的經幡,口裡念念有詞,還不斷的將牛奶擠出來,奉獻給神靈。我看了奔跑的小朋友,他們跟著大人們轉圈,踮起腳用小手去撫摸經幡,滿臉歡笑。

如今,隨著敖包祭祀活動越來越被人所知,很多遊客會專程來這裡參加這場盛會,因為是是佛教旅遊勝地,所以信佛的人會比較多。你會看到了許多穿著現代服裝的年輕人,他們也趕來參加祭祀活動,傳統的習俗在他們身上並沒有消失。

從貝子廟到額爾敦十三敖包,感受佛系的錫林浩特。

【關於作者馬瑪麗】

知名媒體從業者、潛水攀岩騎行滑雪等極致戶外愛好者。遊歷數十個國家,及中國各大主要省份。搜狐旅遊自媒體、樂途專欄作者多家知名旅遊網站旅行家;非知名酒店體驗師;濟南城超級食客。

感謝認真閱讀的你,各種諮詢閒聊請移步

微信公眾號:馬瑪麗

【版權聲明】

本遊記圖文均屬馬瑪麗原創,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任何網站、媒體或個人轉載、連結、轉貼、複製,或利用其它方式下載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