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球獲諾貝爾獎人數統計,美、英、德三國竟占總人數70%

諾貝爾獎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科學獎勵系統, 獲獎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人類科學研究 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準。 但相對于科學成果的彙聚, 諾貝爾獎更應該是一種象徵, 其意義 更在於激勵人類在智力探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不斷創新。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的發明人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900年創立的。 每一項的獎金大約是800萬瑞典克朗(約611萬元人民幣)。

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 。 在世界範圍內, 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

下圖為瑞典國王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日本學者大隅良典頒獎。

在諾貝爾獎設立的一百多年裡,

諾貝爾獎共授予了881位個人和23個團體。

下面是我們統計截止到2016年各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 因為諾貝爾和平獎的評比爭議較大, 這次排名未包括和平獲得者人數。

在諾貝爾獎設立一百多年中, 美國324人, 英國108人, 德國73人, 佔據諾貝爾獎獲得者總數的70%!

接下來排在第四位的是法國, 累計49人, 排在第五位的是日本, 累計30人。 我國有兩位獲得諾貝爾獎, 就是莫言和屠呦呦, 排在第21位。

儘管我們不能用是否獲得諾貝爾獎來衡量一個科學家乃至於一個國家的科研水準, 但畢竟諾貝爾獎依然有別人不能替代的分量。

諾貝爾獎對於中國的意義:

其實中國向來是不缺乏優秀人才的, 可是為什麼中國人卻得不了諾貝爾獎了???這是個讓人深思的問題。 相對來講, 中國的科學標準就顯得比較刻板。 過分注重“確證”和理論的“可靠”。

在實驗上易於忽視全面、系統地進行實驗的重要性 , 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經常有一些獲諾貝爾獎的東西其實首先是中國人發現的。 但是最後拿獎的卻是外國人, 因為他們在大量全面的實驗的基礎上得出了重要的結論, 這樣的科學價值遠比發現要來的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