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單車戰爭未結束|封面

融資、燒錢模式難解, 站隊、競合盤根錯節, 摩拜和ofo還得打

記者 屈運栩 周淇雋

中國互聯網細分行業的頭部公司合併潮, 自2015年下半年湧起, 終於沖到了共用單車兩大頭部玩家摩拜和ofo面前。 然而, 這一次, 所有當事方感到史無前例的棘手。 接近摩拜和ofo的多名核心人士對財新記者異口同聲作答:個中複雜一言難盡。

摩拜和ofo, 可謂中國崛起最快的互聯網公司。 兩年多時間內, 包括騰訊、阿裡巴巴、滴滴、美團點評等互聯網公司, 以及紅杉、高瓴、華平、弘毅、金沙江、真格、創新工廠等一眾投資機構蜂擁紮入, 投資人名單超過35家,

兩家公司的估值均被快速撐大至25億美元上下。

創始人、戰略或財務投資人之間股權錯綜複雜, 站隊和競合利益盤根錯節, 致使這單眾目睽睽之下的合併案, 短期內很難達成終局。 投資人近年屢試不爽的先打再合、止損退出的套路, 這一次受阻, 根源在於站在自行車背後的中國互聯網終極勢力們, 在場景之爭上已經到了不留退路的地步。

阿裡怎麼能坐看“騰訊系”再次收割共用單車場景?如若任由滴滴主導摩拜和ofo合併, 滴滴的網約車單量加上單車單量, 日交易量將直逼電商霸主淘寶, 無論從大資料、支付場景等任何角度看, 都會是阿裡在中國市場的不二勁敵。

閱讀全文請訂閱《財新週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