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互聯網下鄉 土特產上線,看會澤電商扶貧如何風生水起

“我們公司主營會澤鹽水石榴、蔬菜、野生菌等農特產品。 2016年, 通過互聯網實現銷售額6000余萬元。 ”會澤縣珞妮山莊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燕說, 公司通過互聯網向全國各地銷售會澤農特產品, 取得了不錯效益, 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互聯網訂單。

高位推動電商扶貧模式

電商扶貧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精准扶貧十大工程之一, 作為一種新手段、新方法, 備受關注和青睞。 會澤縣工業經貿和科技資訊化局副局長陳晏平說:“會澤縣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讓電商扶貧迎風起舞, 並成為精准扶貧的一把‘新利器’。 ”

禾農公司生產的農特產品通過互聯網銷售全國各地。

2016年, 會澤縣成立了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農村淘寶專案建設領導小組等組織機構, 制定了《會澤縣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會澤縣阿裡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意見方案, 將電子商務作為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來抓, 以實施阿裡巴巴農村淘寶專案為抓手, 深入推進電商扶貧模式, 全面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

構建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

新建成的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

2016年, 會澤縣與阿裡巴巴村村通硬化路, 渝昆高速、213線國道途經會澤, 會澤通用機場、渝昆高鐵會澤段等重大交通設施將啟動建設。 除傳統的道路運輸市場外, 菜鳥物流等物流企業在會澤建立物流站。 全縣建立26個郵政營業網點和123個村郵便民服務站, 郵路總長4029公里。 會澤禾農公司等一些企業投入鉅資,

開發自主產品APP銷售平臺。 圓通、中通、匯通、申通、韻達、順風等民營快遞企業入駐會澤。 網路管道實現行政村村村通光纖、村村覆蓋4G網路。 建成供銷“萬村千鄉”市場配送中心8個、470個農家店和農資店。 今年, 國資商城會澤縣分公司正在推進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 會澤縣初步形成遍佈城鄉的資金流、資訊流、實物流“三流合一”的服務轉運交接體系和郵件攬收、投遞配送體系, 為電子商務建設“商品流”打通了物流通道。

不斷培訓壯大特色產業

會澤有什麼東西可以“觸網”?換句話說, 會澤能拿出些什麼網路銷售產品?

農戶送農特產品到珞妮山莊。

陳晏平告訴記者, 會澤正充分依託獨特的資源優勢, 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 不斷壯大畜牧、核桃、馬鈴薯、蔬菜四大主導產業和水產、水果、花卉、中藥材四個特色產業, 同時加強以捲煙、鉛鋅、磷化工、新能源、綠色食品加工、建築建材為主導的工業產業, 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 把會澤打造為特色鮮明、產品獨特的互聯網大‘賣’家。 在發展農特產品上,會澤正全面開展高原特色農產品標準化規範體系建設,狠抓農產品品質源頭監管,推行農業標準化技術,推進“三品一標”認證。會澤鹽水石榴、樂業辣椒等農特產品深受網路消費者的喜愛。

阿裡巴巴農村淘寶會澤服務中心倉儲的農資物品。

扶強龍頭 示範推動

會澤積極培育和壯大電子商務經營主體,促進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共同發展。全縣已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357戶,有34戶電子商務備案企業、個體戶,從業人員已達1000人以上,主要線上上交易水果、休閒旅遊食品、酒水、民族服飾、斑銅等。會澤成立了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目前有73個企業會員。雲南禾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會澤縣珞妮山莊商貿有限公司等企業成為電了商務的龍頭示範企業。

走進位於會澤縣城東郊的雲南禾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廠區優美的環境和整齊的廠房。公司將現代資訊技術融入到農業生態研究與開發中,自主建立了OTO網路銷售系統,與沃爾瑪、吉瑪特等大型超市建立長期的供銷關係。公司2015年實現網路銷售額2000萬元,2016實現6000多萬元。公司採取“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和電商銷售扶貧模式,帶動農戶1.5萬余戶農戶增收致富。2016年8月,禾農公司被農業部辦公廳公佈為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實踐案例。

工作人員在給土特產打包。

農村電商的“瘋狂”

“站在風口上,連豬都能飛。”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意思是說,只要抓住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的趨勢,就能在互聯網領域分一杯羹。

阿裡巴巴菜鳥物流會澤站站長王思勇說:“每天可接收發至縣內的包裹1500餘件,可向縣外發出包裹160多件。”金鐘街道以禮社區的李興波成為會澤農村淘寶合夥人後,在網上銷售瑪咖、松子、七彩洋芋、天麻、三七等農特產品,年銷售收入在50萬左右。李興波說,隨著不斷積累的口碑效應,不論是“買”還是“賣”,他的淘寶店生意都在穩步上升。農村淘寶充分發揮了“網貨下鄉”和“農產品上線”的雙向流通功能。

打好包,待發貨。

韻達快遞公司的負責人沈紹榮是一位退伍軍人,他從事快遞行業已有6年時間。沈紹榮說,會澤往外發得最好的就是娜姑軟籽石榴,每年中秋節前夕光是韻達公司就發出去10噸左右,其次樂業辣椒、瑪咖發得多一點。

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劉光信

在發展農特產品上,會澤正全面開展高原特色農產品標準化規範體系建設,狠抓農產品品質源頭監管,推行農業標準化技術,推進“三品一標”認證。會澤鹽水石榴、樂業辣椒等農特產品深受網路消費者的喜愛。

阿裡巴巴農村淘寶會澤服務中心倉儲的農資物品。

扶強龍頭 示範推動

會澤積極培育和壯大電子商務經營主體,促進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共同發展。全縣已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357戶,有34戶電子商務備案企業、個體戶,從業人員已達1000人以上,主要線上上交易水果、休閒旅遊食品、酒水、民族服飾、斑銅等。會澤成立了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目前有73個企業會員。雲南禾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會澤縣珞妮山莊商貿有限公司等企業成為電了商務的龍頭示範企業。

走進位於會澤縣城東郊的雲南禾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廠區優美的環境和整齊的廠房。公司將現代資訊技術融入到農業生態研究與開發中,自主建立了OTO網路銷售系統,與沃爾瑪、吉瑪特等大型超市建立長期的供銷關係。公司2015年實現網路銷售額2000萬元,2016實現6000多萬元。公司採取“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和電商銷售扶貧模式,帶動農戶1.5萬余戶農戶增收致富。2016年8月,禾農公司被農業部辦公廳公佈為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實踐案例。

工作人員在給土特產打包。

農村電商的“瘋狂”

“站在風口上,連豬都能飛。”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意思是說,只要抓住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的趨勢,就能在互聯網領域分一杯羹。

阿裡巴巴菜鳥物流會澤站站長王思勇說:“每天可接收發至縣內的包裹1500餘件,可向縣外發出包裹160多件。”金鐘街道以禮社區的李興波成為會澤農村淘寶合夥人後,在網上銷售瑪咖、松子、七彩洋芋、天麻、三七等農特產品,年銷售收入在50萬左右。李興波說,隨著不斷積累的口碑效應,不論是“買”還是“賣”,他的淘寶店生意都在穩步上升。農村淘寶充分發揮了“網貨下鄉”和“農產品上線”的雙向流通功能。

打好包,待發貨。

韻達快遞公司的負責人沈紹榮是一位退伍軍人,他從事快遞行業已有6年時間。沈紹榮說,會澤往外發得最好的就是娜姑軟籽石榴,每年中秋節前夕光是韻達公司就發出去10噸左右,其次樂業辣椒、瑪咖發得多一點。

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劉光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