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順打造全國中藥材基地

龍溪鎮佛堂嶺村坐落在平順縣東南山區, 是一個有著500多年種植黨參傳統的小山村。 曾因市場波動、組織化程度不高、種植技術落後等因素, 一度整村黨參種植面積銳減至10畝。 而如今, 全村198戶, 戶戶種植黨參, 面積達300餘畝, 僅此一項每年可收入120萬元, 人均增收2000元, 成了遠近聞名的黨參村。

網路配圖

佛堂嶺村的事例只是平順縣發展中藥材產業的一個縮影。 作為全國重點扶持的兩大中藥材基地之一, 平順立足資源優勢, 全鏈條發展中藥材產業, 聚全力傾情打造全國一流中藥材基地。 目前, 平順縣中藥材種植戶2.5萬戶, 其中貧困戶8000余戶、1.58萬余人, 農民人均藥材收入1600餘元, 中藥材產業已成為平順農民群眾增收的主要管道。

平順縣海拔高差大、小氣候多樣, 植物類藥材300多種, 大宗中藥材67種, 堪稱“天然的藥材寶庫”。 西漢學者劉向在《別錄》中記載“人參出上黨東山谷中”即指平順東寺頭、虹梯關一帶的黨參。

道地潞黨參已被列為全縣主導產業, 種植面積近8000萬畝。 目前, 全縣中藥材種植和野生撫育面積達到50.34萬畝, 年產各類中藥材達1800多萬公斤, 總收入2.16億元, 圍繞以GAP、GMP、GSP為核心的中藥材規範化全鏈條產業標準, 劃分四個不同種植園區, 形成了全域化、差別化、規模化、規範化的種植體系, 成了名正言順的中藥材種植大縣。

全鏈條發展是平順縣發展中藥材產業的一大特色。 在科研環節, 攜手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及山西大學、山西農大等科研院所, 引進全國野生連翹和黨參品種建成種植資源圃, 深研篩選;在種植環節, 每個鄉鎮建立標準化試驗示範推廣基地500餘畝, 選育推廣適宜平順種植的中藥材品種;在銷售環節,

建立了“1部、10站、50個聯繫點”的中藥材網格化收購體系, 確保農戶中藥材“種得出, 賣得快”;在倉儲環節, 建設了全國四大倉儲基地之一的振東倉儲基地, 確保農戶種植中藥材“應收盡收”;在精深加工環節, 引進培育了振東集團、眾燊製藥等一批中藥材企業, 研發生產了潞黨參口服液、連翹茶等精深加工產品, 提高中藥材的附加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