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媒體發展的未來之道在哪裡?“2017絲路高峰論壇”給出答案

高峰論壇讓共同體在節目製作、頻道改版、市場運營、商業融合等方面與多個國家、地區的媒體機構展開深度合作。 這也有利於共同體以更加靈活多樣的商業合作模式, 攜手共同體的其他成員和夥伴, 一起打造一個開放、平等、互利、共贏的區域國際影視合作平臺。

2017年12月14日、15日, 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指導, 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主辦,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承辦, 旨在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影視領域專業合作的“2017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本次論壇以“融合創新共贏發展”為主題, 內容包括高峰論壇、國際合作專案發佈、“媒體融合”及“國際合拍”分論壇、共同體成員推介日、“金絲帶”優秀電視節目評選結果發佈等多項重要活動, 來自全球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家電視媒體機構的專業內人士應邀參加。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是中國向全世界發出的美好邀約。 如何為促進不同文化間的融合發展和交流互鑒做出更多貢獻, 不僅是媒體人的光榮使命, 也是必須履行的責任擔當。

正是秉持著這樣一份願景, 本次論壇遍邀全球多個媒體機構共同參與,

在短短兩天內設置了多個專業分論壇深入討論行業發展的現狀與未來, 並收穫了眾多簽約成果。

關於媒體未來的發展問題, 聽聽大咖們怎麼說

時至今日, 網路和數位化技術的迅猛發展, 推動著一個媒體融合時代的加速到來。 而傳播媒介由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移, 也已成為全球傳媒行業的共同選擇。

正是基於這一客觀現實, “2017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高峰論壇”本著聚集行業智慧, 直面發展難題的初衷, 邀請了包括西安廣播電視臺副台長趙和平、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泛文化中心總經理何冀兵、RAKUTEN VIKI版權與合作副總裁SARAHKIM、日本株式會社NICONICO製作人高橋熏、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與ABU節目局新媒體部負責人HAMDHOONRASHAD共同參與,

為融合發展的理論研究、政策機制和實踐發展搭建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

關於舉辦此次論壇的目的和意義,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表示,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四年來,

得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積極支援和回應, 也帶動沿線各國在政治、經濟、科教文衛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 特別是在文化合作方面, 各類絲綢之路文化年、媒體年、藝術節、影視橋也拉近了沿線各國人民心與心的距離。

而媒體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 能夠自2016年成立“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 並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就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績, 聯合拍攝、播出了眾多堪稱精品的影視節目, 在實現多領域合作的基礎上, 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實了民意基礎。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

關於媒體發展趨勢的問題,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認為傳統的媒體業務如何面對這個新興媒體的挑戰,並充分把握這樣的機遇,應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傳媒一直以來扮演著最重要的資訊傳播載體的角色,如何用現代技術對傳媒的力量加以提升?

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資訊化的手段,包括大型的資料庫、包括語義分析、包括人工智慧等等一系列新興技術體系的導入,把“一帶一路”建立成一個擁有高新技術手段的“一帶一路”,而傳媒也要在這樣的一條資訊高速路上發揮出相應的作用。通過各方媒體的共同努力,去探討新技術、新理念、新平臺和新模式,共同打造新絲路上的這條資訊高速路。

為探索成功的影視國際化合作之路,此次高峰論壇上也為中外影視製作的合作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契機,並邀請在國際合拍領域有著豐富經驗和眾多作品的權威人士分享見解。

CCTV9(記錄頻道)副總監汪飛舟、北京京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尤小剛、奧地利Pre TV公司總經理尼古拉斯·維賽克、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李向東、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中駿、蘇州歐瑞動漫有限公司總裁錢鋒、美國A+E亞洲地區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區詠卿、澳大利亞野熊公司總經理邁克爾·蒂爾等國內外大咖齊聚“國際合拍”分論壇,就如何看待文化差異對國際合拍的影響、如何預估國際合拍的未來前景等等問題各抒己見,給出了關於行業現狀及發展形勢的真知灼見。

用更多簽約成果打造一個更為國際化的區域合作平臺

在本次高峰論壇上,各方與共同體的實效成果也收穫頗豐。來自哈薩克、英國、韓國等多個國家的媒體機構紛紛在現場簽約加入共同體;也有來自國內的西安廣播電視臺、亞太通信衛星、雲數無線、北京紀實頻道等成為共同體新成員。而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Asia-pacificBroadcasting Union)、亞洲-太平洋地區廣播發展機構(Asia-Pacific Institute For Broadcasting Development)均已成為共同體的支持夥伴,絲路國際衛視聯盟成為共同體合作夥伴。

除此之外,高峰論壇還促成了共同體與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即將展開的“金絲帶”短視頻聯合制作專案的深入合作;

與東盟資訊港深化互聯互通、加強資訊合作;與美國的索尼影視簽署有關合作拍攝電視劇《星際驚魂》的協議。

而作為南非西開普省文化部部長代表的南非開普敦電視臺副台長麥克·阿爾德里德,還向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贈予了“2017南非文化金鑰匙表彰證書”。

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以下簡稱ABU)節目局新媒體部負責人HAMDHOONRASHAD說,作為全球最大的廣播機構聯盟,ABU覆蓋全球一般以上人口,涵蓋70多個國家的280名成員。

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其中43個是其成員國,ABU能夠促進他們之間的合作,並通過媒體、電視、廣播、數位平臺的倡議把他們彙集到一起,促進其相互間的合作互惠。ABU正在探索藝術和科技之間的交匯,這種交匯的實現必須依靠跨平臺的媒體內容的不斷創新。

在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之下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可能性也是無限的,機遇是無止境的。目前ABU已與共同體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希望利用這一機會促進參與國和各大州之間的深入合作和共同發展。

高峰論壇讓共同體在節目製作、頻道改版、市場運營、商業融合等方面與多個國家、地區的媒體機構展開深度合作。這也有利於共同體以更加靈活多樣的商業合作模式,攜手共同體的其他成員和夥伴,一起打造一個開放、平等、互利、共贏的區域國際影視合作平臺。

傳承千年“絲路”精神,為推動文化共融發展打開新篇章

2000多年前,張騫在出使西域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絲綢之路”,也由此打開了中西方貿易與文化交流的一扇大門。

在當今全球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下,資訊傳播形式也正在發生著劇烈的變革,新媒體不僅在逐漸消解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間的邊界,同時也消解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與社群之間、產業與產業之間的邊界,正在實現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由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聯合多家國際媒體發起,“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正式成立於2016年8月。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由成立之初的29個國家、地區的41家成員,發展壯大至47個國家、地區的85家成員及夥伴。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中國文化的傳統與創新、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都可以通過新媒體這一方式呈現在世界面前。通過持續創新的方式打破傳統媒體的邊界,在融合的基礎上實現發展與共贏,才能不斷增強中國影視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董事長、總裁薛繼軍

正如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董事長、總裁薛繼軍所言:“一帶一路”建設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紀工程。這個偉大倡議提出四年來,正在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

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始終秉承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堅持共商、共建、共用,深化全方位原則,願與一切前來的國家、地區電視媒體以及區域性、國際性組織積極合作。

今天的高峰論壇是一次契機,搭建更多合作平臺、開闢更多合作管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讓合作更加包容、合作基礎更加堅實,傳承絲綢之路精神薪火,啟動多樣文明中的優秀傳統,進而促進參與國家和諧共融、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

關於媒體發展趨勢的問題,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認為傳統的媒體業務如何面對這個新興媒體的挑戰,並充分把握這樣的機遇,應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傳媒一直以來扮演著最重要的資訊傳播載體的角色,如何用現代技術對傳媒的力量加以提升?

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資訊化的手段,包括大型的資料庫、包括語義分析、包括人工智慧等等一系列新興技術體系的導入,把“一帶一路”建立成一個擁有高新技術手段的“一帶一路”,而傳媒也要在這樣的一條資訊高速路上發揮出相應的作用。通過各方媒體的共同努力,去探討新技術、新理念、新平臺和新模式,共同打造新絲路上的這條資訊高速路。

為探索成功的影視國際化合作之路,此次高峰論壇上也為中外影視製作的合作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契機,並邀請在國際合拍領域有著豐富經驗和眾多作品的權威人士分享見解。

CCTV9(記錄頻道)副總監汪飛舟、北京京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尤小剛、奧地利Pre TV公司總經理尼古拉斯·維賽克、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李向東、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中駿、蘇州歐瑞動漫有限公司總裁錢鋒、美國A+E亞洲地區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區詠卿、澳大利亞野熊公司總經理邁克爾·蒂爾等國內外大咖齊聚“國際合拍”分論壇,就如何看待文化差異對國際合拍的影響、如何預估國際合拍的未來前景等等問題各抒己見,給出了關於行業現狀及發展形勢的真知灼見。

用更多簽約成果打造一個更為國際化的區域合作平臺

在本次高峰論壇上,各方與共同體的實效成果也收穫頗豐。來自哈薩克、英國、韓國等多個國家的媒體機構紛紛在現場簽約加入共同體;也有來自國內的西安廣播電視臺、亞太通信衛星、雲數無線、北京紀實頻道等成為共同體新成員。而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Asia-pacificBroadcasting Union)、亞洲-太平洋地區廣播發展機構(Asia-Pacific Institute For Broadcasting Development)均已成為共同體的支持夥伴,絲路國際衛視聯盟成為共同體合作夥伴。

除此之外,高峰論壇還促成了共同體與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即將展開的“金絲帶”短視頻聯合制作專案的深入合作;

與東盟資訊港深化互聯互通、加強資訊合作;與美國的索尼影視簽署有關合作拍攝電視劇《星際驚魂》的協議。

而作為南非西開普省文化部部長代表的南非開普敦電視臺副台長麥克·阿爾德里德,還向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贈予了“2017南非文化金鑰匙表彰證書”。

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以下簡稱ABU)節目局新媒體部負責人HAMDHOONRASHAD說,作為全球最大的廣播機構聯盟,ABU覆蓋全球一般以上人口,涵蓋70多個國家的280名成員。

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其中43個是其成員國,ABU能夠促進他們之間的合作,並通過媒體、電視、廣播、數位平臺的倡議把他們彙集到一起,促進其相互間的合作互惠。ABU正在探索藝術和科技之間的交匯,這種交匯的實現必須依靠跨平臺的媒體內容的不斷創新。

在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之下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可能性也是無限的,機遇是無止境的。目前ABU已與共同體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希望利用這一機會促進參與國和各大州之間的深入合作和共同發展。

高峰論壇讓共同體在節目製作、頻道改版、市場運營、商業融合等方面與多個國家、地區的媒體機構展開深度合作。這也有利於共同體以更加靈活多樣的商業合作模式,攜手共同體的其他成員和夥伴,一起打造一個開放、平等、互利、共贏的區域國際影視合作平臺。

傳承千年“絲路”精神,為推動文化共融發展打開新篇章

2000多年前,張騫在出使西域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絲綢之路”,也由此打開了中西方貿易與文化交流的一扇大門。

在當今全球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下,資訊傳播形式也正在發生著劇烈的變革,新媒體不僅在逐漸消解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間的邊界,同時也消解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與社群之間、產業與產業之間的邊界,正在實現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由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聯合多家國際媒體發起,“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正式成立於2016年8月。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由成立之初的29個國家、地區的41家成員,發展壯大至47個國家、地區的85家成員及夥伴。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中國文化的傳統與創新、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都可以通過新媒體這一方式呈現在世界面前。通過持續創新的方式打破傳統媒體的邊界,在融合的基礎上實現發展與共贏,才能不斷增強中國影視產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董事長、總裁薛繼軍

正如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董事長、總裁薛繼軍所言:“一帶一路”建設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紀工程。這個偉大倡議提出四年來,正在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

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始終秉承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堅持共商、共建、共用,深化全方位原則,願與一切前來的國家、地區電視媒體以及區域性、國際性組織積極合作。

今天的高峰論壇是一次契機,搭建更多合作平臺、開闢更多合作管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讓合作更加包容、合作基礎更加堅實,傳承絲綢之路精神薪火,啟動多樣文明中的優秀傳統,進而促進參與國家和諧共融、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