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抓住孩子“天文敏感期”,培養孩子大興趣

發現了第二個太陽系?父母為什麼要告訴孩子?

最近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一顆新行星開普勒90i, 但這顆行星溫度非常高, 約426.7攝氏度。 天文學家還指出, 開普勒90系統跟我們的太陽系類似, 同樣有8顆行星, 但比我們的太陽系體積更大更熾熱。

這一發現讓我們對浩瀚的宇宙充滿更多想像——是否在宇宙的某個地方, 存在一個跟地球相似的星球?是否存在跟人類差不多的生物?的確讓人興奮和期待啊!

▷5, 6歲, 是孩子接觸天文的最佳年齡

寶寶出生後, 就對世界充滿強烈的好奇。 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 也會用15釐米的視力觀察著這個世界。 到稍大後, 寶寶們會觀察周圍的一切, 一切都是那麼新鮮有趣。 到孩子們稍大後, 他們會向父母提出各種問題, 這便是好奇心。 值得一提的是, 6歲前, 孩子比其他年齡的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心, 但5, 6歲的孩子們, 才開始對科學和宇宙感興趣,

所以5, 6歲常常被譽為“天文敏感期”。 受心智和思維發展的影響, 越年幼的孩子, 過於抽象和虛幻的東西引不起孩子更多的興趣。 但5, 6歲的年齡, 不偏不倚地, 開始能感受到一些真實卻又飄渺的東西, 那就是天文宇宙和科學。

美國的天文科普繪本常常建議小朋友6歲閱讀,

這是因為他們關注到了兒童的思維發展階段。 另外, 人們常常看到, 年幼的孩子學東西很快, 那是因為孩子的大腦很開放, 有什麼接受什麼, 還因為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 所以父母們抓住孩子“天文敏感期”, 保護孩子對天文宇宙的好奇, 能培養孩子對天文的濃厚興趣。 當然, 5, 6歲後的孩子也能培養天文愛好, 但可能父母需要付出更多。

▷培養孩子興趣的最佳方法:抓住好奇心

古老的心理學實驗中有個趣味故事。 說一隻猴子被關進籠子裡, 有個搞怪的傢伙當著猴子的面, 通過一提一拔的動作把籠子的鎖打開了。 由於這個人具有詼諧表情和滑稽的動作, 引起了籠子裡的猴子巨大的好奇。

待這個傢伙走開後, 猴子也學著一提一拔地開鎖, 還反復地模仿那個人的詼諧表情和滑稽的動作。 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後, 鎖“啪”一聲被打開, 猴子欣喜若狂, 更加堅定了詼諧表情和滑稽的動作有某種奇妙的力量, 能攻克一切困難。 從此以後, 這只猴子但凡遇到困難就做出詼諧表情和滑稽的動作, 成為動物園的超級諧星。

知名天文學家哥白尼, 毫無疑問就是利用好奇養成巨大興趣的典型。 哥白尼小時候, 看到一位老師操作一個新奇的“怪物”, “怪物”實際上是按日影定時刻的儀器, 小哥白尼非常好奇, 主動要求老師也給他造一個“怪物”……這個“怪物”就在小哥白尼心裡像一個永不停歇的興趣發動機, 從此小哥白尼對天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不僅常常詢問老師各種天文問題, 還自己學習天文知識。 最終提出了“太陽中心說”, 改變了人類宇宙觀。

所以, 好奇心成就大興趣, 巨大興趣又能反過來驅動孩子學習。 這絕對是一個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好辦法。

▷宇宙天文學, 是最容易培養孩子興趣的方向

在2017年8月,美國日全食,美國的父母們沒忘記趁機給孩子們“培養了一下興趣”。有些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不僅自製天文望遠鏡,還給家裡農場的牛塗上不同顏色,看日食時牛牛們的反應。天體物理學家馬里奧.利維奧說,人有一種好奇心叫知識性好奇,這種好奇常常鍾情於科學奧秘,能讓人帶著愉快的狀態,期待知識的讚賞。當孩子們在學習到新的科學奧秘知識時,會遵循多巴胺獎賞路徑。即孩子學習宇宙天文知識,能給孩子帶來愉悅情緒,引起巨大的興趣。

我家兒子也正處在“天文敏感期”。幾個月前,孩子的爸爸給他買了個專業的天文望遠鏡,孩子從一開始看到那根長長的棍子便很興奮。因為興奮和好奇心,孩子非常有耐心地跟他爸爸拼裝望遠鏡的各種零件。扛著粗大的望遠鏡出門時,孩子也自告奮勇地要自己背。第一次觀察完月亮回家時,兒子很興奮地跟我描述月球上面的紋路和山脈。後來,孩子經常會問我們一些有關月亮、星星之類的問題,還讓我們找火箭發射的視頻給他看,孩子看完一個又一個,常常停不下來。

後來我們還給他買了宇宙天文方面的繪本和書籍。有一天,他興奮地跟我說了他長大後的計畫,雖然他還只是幼稚園的孩子——要帶爸爸媽媽和妹妹到火星旅行!因為他知道科學家說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並且火星的地表下有大量的冰水,大氣中含有少量的氧,是未來人類移民外星的首選。接著他還規劃了自己的人生,雖然他這個“人生規劃”有些幼稚,但讓我很自豪:

1、要愛護眼睛,不能看太多”超人打怪獸“,這是成為宇航員的第一步;

2、努力學習,包括學習如何開火箭、如何種菜、如何做飯,他認為到了火星需要自己種菜和做飯。

感謝孩子的“天文敏感期”!

▷作為父母,為什麼我們要培養孩子一項興趣?

有興趣的孩子,人生會更快樂、更有意義。即使是一個小嬰兒,也懂得追尋有趣的東西,讓自己更愉快。1971年,美國兒童心理學家Peter D Eimas 邀請來一群幾個月大的小嬰兒,並在他們嘴上放“安撫奶嘴”,當然這些“安撫奶嘴”的另一頭連著實驗設備,記錄寶寶們吮吸的頻率。一開始,寶寶們吮吸的頻率一般,時間長了,寶寶們覺得無聊,頻率還降低了。接著實驗室播放讓人覺得有趣的聲音,實驗人員發現,寶寶們吮吸奶嘴的頻率驟然提高,表情也變得愉快。追尋有趣,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興趣,能讓孩子人生更快樂、更有意義。作為父母,我們幫孩子找到了能給他們的人生帶來源源不斷快樂的興趣,真的會倍感欣慰啊!

培根說,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利用好奇的萌芽,孩子未來能擁有學識豐富又快樂的人生。

本文關鍵字:天文敏感期、興趣培養、好奇心、早期教育、家庭育兒

幼兒說(微信公眾號:bb-edu),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專愛淘國外心理學家們有價值的育兒知識。

在2017年8月,美國日全食,美國的父母們沒忘記趁機給孩子們“培養了一下興趣”。有些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不僅自製天文望遠鏡,還給家裡農場的牛塗上不同顏色,看日食時牛牛們的反應。天體物理學家馬里奧.利維奧說,人有一種好奇心叫知識性好奇,這種好奇常常鍾情於科學奧秘,能讓人帶著愉快的狀態,期待知識的讚賞。當孩子們在學習到新的科學奧秘知識時,會遵循多巴胺獎賞路徑。即孩子學習宇宙天文知識,能給孩子帶來愉悅情緒,引起巨大的興趣。

我家兒子也正處在“天文敏感期”。幾個月前,孩子的爸爸給他買了個專業的天文望遠鏡,孩子從一開始看到那根長長的棍子便很興奮。因為興奮和好奇心,孩子非常有耐心地跟他爸爸拼裝望遠鏡的各種零件。扛著粗大的望遠鏡出門時,孩子也自告奮勇地要自己背。第一次觀察完月亮回家時,兒子很興奮地跟我描述月球上面的紋路和山脈。後來,孩子經常會問我們一些有關月亮、星星之類的問題,還讓我們找火箭發射的視頻給他看,孩子看完一個又一個,常常停不下來。

後來我們還給他買了宇宙天文方面的繪本和書籍。有一天,他興奮地跟我說了他長大後的計畫,雖然他還只是幼稚園的孩子——要帶爸爸媽媽和妹妹到火星旅行!因為他知道科學家說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並且火星的地表下有大量的冰水,大氣中含有少量的氧,是未來人類移民外星的首選。接著他還規劃了自己的人生,雖然他這個“人生規劃”有些幼稚,但讓我很自豪:

1、要愛護眼睛,不能看太多”超人打怪獸“,這是成為宇航員的第一步;

2、努力學習,包括學習如何開火箭、如何種菜、如何做飯,他認為到了火星需要自己種菜和做飯。

感謝孩子的“天文敏感期”!

▷作為父母,為什麼我們要培養孩子一項興趣?

有興趣的孩子,人生會更快樂、更有意義。即使是一個小嬰兒,也懂得追尋有趣的東西,讓自己更愉快。1971年,美國兒童心理學家Peter D Eimas 邀請來一群幾個月大的小嬰兒,並在他們嘴上放“安撫奶嘴”,當然這些“安撫奶嘴”的另一頭連著實驗設備,記錄寶寶們吮吸的頻率。一開始,寶寶們吮吸的頻率一般,時間長了,寶寶們覺得無聊,頻率還降低了。接著實驗室播放讓人覺得有趣的聲音,實驗人員發現,寶寶們吮吸奶嘴的頻率驟然提高,表情也變得愉快。追尋有趣,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興趣,能讓孩子人生更快樂、更有意義。作為父母,我們幫孩子找到了能給他們的人生帶來源源不斷快樂的興趣,真的會倍感欣慰啊!

培根說,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利用好奇的萌芽,孩子未來能擁有學識豐富又快樂的人生。

本文關鍵字:天文敏感期、興趣培養、好奇心、早期教育、家庭育兒

幼兒說(微信公眾號:bb-edu),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專愛淘國外心理學家們有價值的育兒知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