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訪 | 第七版《辭海》常務副主編巢峰:火山口上的“編舟記”

他或許是辭書界最年長的主編———即便已89歲高齡, 即便身處醫院, 仍在為修訂中的第七版《辭海》忙碌。

日前度過自己“80歲生日”的大型綜合性詞典《辭海》, 其風雨歷程與社會意義, 如同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標誌性縮影, “全面反映了人類文明優秀成果, 系統展現了中華文明豐碩成就”。

而這一葉載人遨遊于中華文明浩浩海洋中的扁舟, 凝聚著一代又一代辭海人的智慧與辛勞, 也凝練出“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許一字空”的辭海精神。

近日, 本報記者專訪了辭書界元老、第七版《辭海》常務副主編巢峰。

我老了,

但《辭海》不會老

記者走進華東醫院病房時, 巢峰老先生去做檢查了, 未在病房。

只見到, 他病床一側的小幾上, 一份文稿正攤開著, 邊上有一疊報紙相伴, 再加上那枚壓在文稿上的有些年頭的放大鏡, 它們構成了某種靜默的訴說。

不一會, 它們的主人步入病房, 身形瘦小, 精神不錯。 他告訴記者, 看報是他多年的習慣, 攤開的文稿是他正在看的一封和他探討《辭海》的來信。

甫一開口, “辭海”兩字就那麼自然地登場了。 這不禁令記者感慨:在《辭海》80多個春秋的風雨歷程中, 巢峰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另一方面, 巢峰投身出版界60多載, 《辭海》仿佛已經成了他職業生涯的另一種說法。

今年89歲高齡的巢峰, 自1978年起長期擔任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總編等職,

經歷了四個版本《辭海》的修訂編纂出版工作。 就像他自己深情告白的:“這麼多年來, 我的生命就是跟編纂《辭海》交織在一起的。 我老了, 但我相信《辭海》不會老。 ”

上觀新聞:年前, 《大辭海》出版暨《辭海》出版80周年座談會在《辭海》誕生地上海舉辦。 置身於這個回望和前瞻《辭海》命運的大會, 您是否特別感慨?

巢峰:是的。 當時我就說了, 《辭海》“80歲”, 這對我們“辭海人”來說, 是值得自豪、很有意義的大事。

上觀新聞:您所感受到的自豪和意義來自哪裡?

巢峰:中國每年出版幾十萬種書中, 有多少是有近百年歷史、定期修訂、長銷不衰的?《辭海》是經過幾代作者、編者字斟句酌、一絲不苟地編纂和修訂, 才取得了今天這樣的成績。 1936年, 第一版《辭海》在上海問世,

到目前一共出了六版, 累計發行630萬套。

這麼多年來, 讀者對《辭海》一往情深, 稱它為“無聲的老師, 沒有圍牆的大學”。 “對不對, 查《辭海》”, 這是《辭海》出版至今獲得讀者信任的口碑, 可算是“有口皆碑”。

上觀新聞:“有口皆碑”來自於幾代“辭海人”嘔心瀝血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 作者隊伍裡彙聚了許多熠熠生輝的名字, 如物理學家錢偉長、數學家蘇步青、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生物學家談家楨、歷史學家周穀城、戲曲大師周信芳等。

巢峰:像《辭海》這樣一部包羅萬象的辭書, 的確是傾注了我們幾代專家學者和編輯出版工作者的心血, 從而確立了它在中國和華人世界的權威性。 很多大型工具書, 出版任務完成後, 它的作者隊伍和編輯出版隊伍就解散了,

而《辭海》的作者隊伍和編輯出版隊伍都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性。 應該說, 中國的知識份子以參加編纂《辭海》為榮, 而且, 一代傳至一代。

就像坐在火山口上

《辭海》被譽為歷史和時代的大事記、檔案館和里程碑。 這和確定於1981年的“十年一修”規則緊密相關。

80年來, 在舒新城、陳望道、夏征農、陳至立等歷任主編的主持下, 《辭海》已有六個版本面世, 第七版正在編纂之中。 在其基礎上編纂的《大辭海》也已出齊38卷5000余萬字, 填補了我國特大型綜合性辭典的空白。

晚年時, 回首自己四度經歷的《辭海》繼承與發展、堅守與創新的歷史, 巢峰意味深長地總結說:“不同版本的《辭海》, 以紙質出版物的形式, 反映著中國和世界的變化和發展,

就像在近現代歷史道路旁, 豎立了一個個里程碑。 ”

上觀新聞:接手《辭海》修訂編纂工作時, 您提出了“十年一修”的意見。 因為, 您認為“只有通過不斷修訂, 才能修正錯誤, 推陳出新, 逐步接近真理。 而每次修訂, 我們就像坐在火山口上, 稍有疏失, 就可能犯大錯誤。 ”

巢峰:《辭海》的一次次修訂和編纂, 既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過程, 也是一個修正錯誤、探索真理的過程。 它不是“天書”, 不可能不犯錯誤。 儘管我們盡了最大努力, 但各版《辭海》都難免存有錯誤。 它的生命力就在“十年一修”。

如果時間是歷史和時代的步伐, 那麼, 《辭海》就是歷史和時代的腳印。 時間不停往前走, 《辭海》的腳步也必須緊跟前沿踏實前進。 1981年, 我們確定了《辭海》“十年一修”的規則。 這意味著每十年,這本集單字、普通詞語、百科名詞術語以及地名、人名、機構名稱於一體的綜合性大辭典,都要進行修訂,有保留、有修改、有新增、有刪除。

舉個例子,第六版《辭海》比第五版增加200余萬字,新增詞目12300餘條,條目修訂超過1/3。新詞彙、新概念、新思想在書中的不斷出現,讓每一版《辭海》都有著它所在時代的特徵、亮點和烙印,進而,具有了文化上的象徵意義。

上觀新聞:時代發展到今天,社會變化日新月異,《辭海》仍十年一修,是否顯得慢了點?

巢峰:《辭海》收詞,在反映生活和時代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詞彙的知識性與穩定性。知識有個經受時間考驗與沉澱的過程,需要社會承認。當然,在資訊時代,十年一修,確實不能充分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為此,今天辭海編輯部也很注重《辭海》非紙質版的打造。

將於2019年出版的第七版《辭海》定位是“守正出新”。“守正”是要嚴格遵循辭書編纂規律,“出新”是指緊跟時代步伐,吸收最新的知識成果和發現。第七版《辭海》在形式上將分為紙質版與非紙質版。每個紙質版本都是歷史和時代的大事記、檔案館和里程碑。而非紙質版則是《辭海》又一種生命力的延續,它的特點是及時傳遞最新資訊,還可以與讀者互動。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上觀新聞:聽說您書櫃中珍藏著所有版本的《辭海》,您對哪一版情有獨鍾?

巢峰:我最喜歡1979年版。因為,它編纂最難,而品質甚高。

上觀新聞:難在哪裡?

巢峰:1979年版《辭海》是修訂時間最短的。1978年10月初,上級緊急指示,要求新版《辭海》在1979年9月前出版,向建國30周年獻禮。

時間不足一年。後來,又發現最大的困難並不是時間,而是對許多問題無法界定。那時,《關於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還沒有起草,“階級鬥爭”、“路線鬥爭”怎麼寫?康生、謝富治怎麼寫?孔子、海瑞等歷史人物怎麼寫?對於這些問題的界定,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上觀新聞:這些具體的界定,事關重大。

巢峰:當時,主編夏征農派了副主編羅竹風專程去北京請示,羅竹風在北京分別請教了20幾位領導和學者,他們每個人都說了一些意見,但都僅供參考。

怎麼辦?我說,還是《國際歌》中的那句話,“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我們自己起草一個辦法。於是,由我起草了《處理〈辭海〉稿件的若干意見》,一共8條39款。成稿後,一個夜晚,羅竹風和我去了夏老家,我講一條,三個人一起討論,夏老拍板。當時夏老說,“如果有錯誤,我這個主編負責。”

“意見”出來以後,說實話我們心裡七上八下的。好在,時任國家出版局代局長的陳瀚伯看到這份“意見”後,親自寫了按語,把它刊登在1979年第六期《出版工作》上,供各出版單位參考。這樣,我們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陝西南路上的燈火通明

從1978年年底至1979年8月,在編纂1979年版《辭海》的日子裡,上海陝西南路25弄裡的三幢小樓夜晚總是燈火通明。

這燈光,燃起了許多作者、編者經歷“文革”十年後重返工作的萬丈激情,也照映出《辭海》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跡。一方面,接到編纂任務距其出版時間不足一年,任務急;另一方面,參加過《辭海》修訂的作者與編者在“文革”中散失頗多,人難找。但最終,任務完成僅僅用了“兩個一百天”。一百天召集作者寫詞條,一百天編輯審核校對出書。

“兩個一百天”,完成1300萬字、10.65萬詞條《辭海》的編纂。這個速度,令親身參與者和關注此事者都覺得是個奇跡。

上觀新聞:您還記得當年夜色裡陝西南路上的燈火通明嗎?

巢峰:記得,記得。當時,每晚燈光都亮到12點以後,沒有休假,連春節都在加班,大家拼命地要把《辭海》修訂完成。

那些專家學者“文革”中挨批挨鬥,一旦有了用武之地,那種熱情簡直難以形容。為什麼?多年沒工作了,現在終於能工作了,那是最大的幸福。

上觀新聞:今天聽您這樣說來,當年知識份子的工作激情猶令人感佩不已。

巢峰:當時我任出版社副總編兼《辭海》辦公室主任,就是後勤部長,大事小事都得幹,燒飯的師傅,我去請,烤火取暖的煤炭,我去弄。

編《辭海》是個大工程,為了協調工作,我想了個主意,在食堂一面牆上貼了一張很大的“工作進度表”。把各學科工作的進度分成若干階段,每完成一個階段,就插上一面小紅旗,紅旗天天變化。這樣,一百多個學科的進度一目了然。

這下好了,大家都端著飯碗看進度表,誰先進,誰落後,一目了然。落在後面的學科,晚上他們辦公室的燈准是最後一個熄。

上觀新聞:這樣你追我趕的編纂出版過程中,讓您難忘的事肯定很多吧?

巢峰:那些事至今歷歷在目,即使對一些細小情節,我也記得清清楚楚。

比如,書印好了,在裝訂過程中發現了一個錯誤。“反饑餓”的“餓”錯成了“俄”。責任編輯要寫檢討,但我想他一個人檢討壓力太大,就對他說,我主持具體工作,我有責任,我們兩個人一起檢討。於是,我們在黑板上寫了檢討,還被扣罰了一個月獎金。

那個錯誤怎麼辦?我帶了十幾個人,用黑色圓珠筆把“俄”字改成“餓”字。8萬套,改了整整兩天。好在,“俄”改成“餓”,改動不大,不顯眼。

上觀新聞:聽說當年這版《辭海》的銷售都可以用“轟動”來形容了,這真是對“辭海人”最好不過的回饋了。

巢峰:因為紙張供應緊張,1979年版《辭海》第一次就印刷了8萬套。結果,沒有幾天就全部發出去了。當時,一般人的月工資是36元,《辭海》縮印本定價22.2元,並不便宜。但因為供不應求,《辭海》的黑市價居然賣到原價的一倍。面對長長的讀者隊伍,上海工具書店甚至出臺了新婚夫婦憑結婚證買一部《辭海》的“土政策”。

還有讀者直接給編輯部寄來了22.2元錢,說自己跑了十幾個地方都沒有買到《辭海》,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請編輯部幫忙。有段時間,因為讀者來信太多,出版社還專門安排了兩三個人來處理讀者信件。

上觀新聞:這些充滿歷史印記的故事,生動而深刻地印證了一種說法———回望《辭海》問世以來的世事滄桑,仿佛觸摸著中國文化前行的脈搏。

巢峰:《辭海》的歷史,就是中國文化歷史的一個縮影。

半路出家的“插班生”

曾經,有人這樣做過統計:《辭海》從發稿到印刷成書,所有文字都需經過5審5校。2000萬字的文稿,如果由一個人看上5遍,每天看1萬字計,需要20多年。這樣的數字,是浩瀚、是氣度,也是辛勤的勞作———這就是辭海人生。

8年前,媒體報導《辭海》第六版出版總結表彰大會時這樣寫道:正是無數專家學者前赴後繼的傾心傾力,才積澱出《辭海》今天所享有的口碑和聲譽。

90多歲高齡的《辭海》副主編石美鑫教授,曾在監護室裡,接著臨時心臟起搏器,審讀修訂稿;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葉祥奎老先生,在醫院發出病危通知時,仍念念不忘《辭海》收詞工作;上海水產大學伍漢霖教授為了趕進度,赴美探親時,還帶著魚類學書稿遠渡重洋……

一代接著一代的學者,編纂一版又一版《辭海》,凝練出一種力透紙背的辭海精神———一絲不苟、字斟句酌、作風嚴謹。

上觀新聞:作為一位資深辭海人,您怎麼解讀辭海精神?

巢峰:“一絲不苟、字斟句酌”、“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許一字空”,編輯出版隊伍要以出版事業為榮,一干到底,成名成家。出版單位要有嚴謹的精神、嚴格的作風、嚴明的紀律、嚴肅的制度,工作中對每個資料、每個引文都要逐一核對,對每個標點、每個符號都要認真推敲。馬虎草率、粗製濫造,是最為令人鄙視和唾棄的作風。

編纂一部大辭典,真正是“板凳要坐十年冷”,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哲學大辭典》《經濟大辭典》《法學大辭典》等等,所用時間都在十年以上,而《中國歷史大辭典》的編纂出版時間竟達21年之久。

上觀新聞:為了《辭海》,您坐了幾十年冷板凳。有人稱呼您為《辭海》元老,有人比喻您為《辭海》守望者,而您自己的說法則很好玩———半路出家的《辭海》“插班生”。

巢峰:我這個半路出家的“插班生”,真是說來話長。1954年,我從江蘇調到上海,在華東新聞出版局工作,開始了出版生涯。1958年,因為出版社缺人,我從出版局調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擔任副總編,負責編審經濟讀物。

我審閱的第一部稿件是王亞南的《資本論研究》,審這樣的稿件,不懂政治經濟學不行。可我14歲參加革命,初中唯讀了3個月。這迫使我捧起了《資本論》和政治經濟學方面的讀物。每審一部書稿,我都是先看參考書,再看《資本論》,再看書稿。這種“現炒現賣”的方法還算有效。

後來,我就開始寫政治經濟學和出版、編輯等方面的文章。

上觀新聞:這段經濟學經歷又怎麼會將您引至《辭海》人生的?

巢峰:“文革”結束後,上海恢復文聯、社聯活動,我成為了經濟學會的第一召集人。從而,市委宣傳部和出版局任命我為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到辭書出版社後,我碰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編纂1979年版《辭海》。

巢峰
曾長期擔任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總編等職,經歷了四個版本《辭海》的修訂編纂出版工作。

文/黃瑋

這意味著每十年,這本集單字、普通詞語、百科名詞術語以及地名、人名、機構名稱於一體的綜合性大辭典,都要進行修訂,有保留、有修改、有新增、有刪除。

舉個例子,第六版《辭海》比第五版增加200余萬字,新增詞目12300餘條,條目修訂超過1/3。新詞彙、新概念、新思想在書中的不斷出現,讓每一版《辭海》都有著它所在時代的特徵、亮點和烙印,進而,具有了文化上的象徵意義。

上觀新聞:時代發展到今天,社會變化日新月異,《辭海》仍十年一修,是否顯得慢了點?

巢峰:《辭海》收詞,在反映生活和時代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詞彙的知識性與穩定性。知識有個經受時間考驗與沉澱的過程,需要社會承認。當然,在資訊時代,十年一修,確實不能充分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為此,今天辭海編輯部也很注重《辭海》非紙質版的打造。

將於2019年出版的第七版《辭海》定位是“守正出新”。“守正”是要嚴格遵循辭書編纂規律,“出新”是指緊跟時代步伐,吸收最新的知識成果和發現。第七版《辭海》在形式上將分為紙質版與非紙質版。每個紙質版本都是歷史和時代的大事記、檔案館和里程碑。而非紙質版則是《辭海》又一種生命力的延續,它的特點是及時傳遞最新資訊,還可以與讀者互動。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上觀新聞:聽說您書櫃中珍藏著所有版本的《辭海》,您對哪一版情有獨鍾?

巢峰:我最喜歡1979年版。因為,它編纂最難,而品質甚高。

上觀新聞:難在哪裡?

巢峰:1979年版《辭海》是修訂時間最短的。1978年10月初,上級緊急指示,要求新版《辭海》在1979年9月前出版,向建國30周年獻禮。

時間不足一年。後來,又發現最大的困難並不是時間,而是對許多問題無法界定。那時,《關於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還沒有起草,“階級鬥爭”、“路線鬥爭”怎麼寫?康生、謝富治怎麼寫?孔子、海瑞等歷史人物怎麼寫?對於這些問題的界定,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上觀新聞:這些具體的界定,事關重大。

巢峰:當時,主編夏征農派了副主編羅竹風專程去北京請示,羅竹風在北京分別請教了20幾位領導和學者,他們每個人都說了一些意見,但都僅供參考。

怎麼辦?我說,還是《國際歌》中的那句話,“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我們自己起草一個辦法。於是,由我起草了《處理〈辭海〉稿件的若干意見》,一共8條39款。成稿後,一個夜晚,羅竹風和我去了夏老家,我講一條,三個人一起討論,夏老拍板。當時夏老說,“如果有錯誤,我這個主編負責。”

“意見”出來以後,說實話我們心裡七上八下的。好在,時任國家出版局代局長的陳瀚伯看到這份“意見”後,親自寫了按語,把它刊登在1979年第六期《出版工作》上,供各出版單位參考。這樣,我們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陝西南路上的燈火通明

從1978年年底至1979年8月,在編纂1979年版《辭海》的日子裡,上海陝西南路25弄裡的三幢小樓夜晚總是燈火通明。

這燈光,燃起了許多作者、編者經歷“文革”十年後重返工作的萬丈激情,也照映出《辭海》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跡。一方面,接到編纂任務距其出版時間不足一年,任務急;另一方面,參加過《辭海》修訂的作者與編者在“文革”中散失頗多,人難找。但最終,任務完成僅僅用了“兩個一百天”。一百天召集作者寫詞條,一百天編輯審核校對出書。

“兩個一百天”,完成1300萬字、10.65萬詞條《辭海》的編纂。這個速度,令親身參與者和關注此事者都覺得是個奇跡。

上觀新聞:您還記得當年夜色裡陝西南路上的燈火通明嗎?

巢峰:記得,記得。當時,每晚燈光都亮到12點以後,沒有休假,連春節都在加班,大家拼命地要把《辭海》修訂完成。

那些專家學者“文革”中挨批挨鬥,一旦有了用武之地,那種熱情簡直難以形容。為什麼?多年沒工作了,現在終於能工作了,那是最大的幸福。

上觀新聞:今天聽您這樣說來,當年知識份子的工作激情猶令人感佩不已。

巢峰:當時我任出版社副總編兼《辭海》辦公室主任,就是後勤部長,大事小事都得幹,燒飯的師傅,我去請,烤火取暖的煤炭,我去弄。

編《辭海》是個大工程,為了協調工作,我想了個主意,在食堂一面牆上貼了一張很大的“工作進度表”。把各學科工作的進度分成若干階段,每完成一個階段,就插上一面小紅旗,紅旗天天變化。這樣,一百多個學科的進度一目了然。

這下好了,大家都端著飯碗看進度表,誰先進,誰落後,一目了然。落在後面的學科,晚上他們辦公室的燈准是最後一個熄。

上觀新聞:這樣你追我趕的編纂出版過程中,讓您難忘的事肯定很多吧?

巢峰:那些事至今歷歷在目,即使對一些細小情節,我也記得清清楚楚。

比如,書印好了,在裝訂過程中發現了一個錯誤。“反饑餓”的“餓”錯成了“俄”。責任編輯要寫檢討,但我想他一個人檢討壓力太大,就對他說,我主持具體工作,我有責任,我們兩個人一起檢討。於是,我們在黑板上寫了檢討,還被扣罰了一個月獎金。

那個錯誤怎麼辦?我帶了十幾個人,用黑色圓珠筆把“俄”字改成“餓”字。8萬套,改了整整兩天。好在,“俄”改成“餓”,改動不大,不顯眼。

上觀新聞:聽說當年這版《辭海》的銷售都可以用“轟動”來形容了,這真是對“辭海人”最好不過的回饋了。

巢峰:因為紙張供應緊張,1979年版《辭海》第一次就印刷了8萬套。結果,沒有幾天就全部發出去了。當時,一般人的月工資是36元,《辭海》縮印本定價22.2元,並不便宜。但因為供不應求,《辭海》的黑市價居然賣到原價的一倍。面對長長的讀者隊伍,上海工具書店甚至出臺了新婚夫婦憑結婚證買一部《辭海》的“土政策”。

還有讀者直接給編輯部寄來了22.2元錢,說自己跑了十幾個地方都沒有買到《辭海》,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請編輯部幫忙。有段時間,因為讀者來信太多,出版社還專門安排了兩三個人來處理讀者信件。

上觀新聞:這些充滿歷史印記的故事,生動而深刻地印證了一種說法———回望《辭海》問世以來的世事滄桑,仿佛觸摸著中國文化前行的脈搏。

巢峰:《辭海》的歷史,就是中國文化歷史的一個縮影。

半路出家的“插班生”

曾經,有人這樣做過統計:《辭海》從發稿到印刷成書,所有文字都需經過5審5校。2000萬字的文稿,如果由一個人看上5遍,每天看1萬字計,需要20多年。這樣的數字,是浩瀚、是氣度,也是辛勤的勞作———這就是辭海人生。

8年前,媒體報導《辭海》第六版出版總結表彰大會時這樣寫道:正是無數專家學者前赴後繼的傾心傾力,才積澱出《辭海》今天所享有的口碑和聲譽。

90多歲高齡的《辭海》副主編石美鑫教授,曾在監護室裡,接著臨時心臟起搏器,審讀修訂稿;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葉祥奎老先生,在醫院發出病危通知時,仍念念不忘《辭海》收詞工作;上海水產大學伍漢霖教授為了趕進度,赴美探親時,還帶著魚類學書稿遠渡重洋……

一代接著一代的學者,編纂一版又一版《辭海》,凝練出一種力透紙背的辭海精神———一絲不苟、字斟句酌、作風嚴謹。

上觀新聞:作為一位資深辭海人,您怎麼解讀辭海精神?

巢峰:“一絲不苟、字斟句酌”、“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許一字空”,編輯出版隊伍要以出版事業為榮,一干到底,成名成家。出版單位要有嚴謹的精神、嚴格的作風、嚴明的紀律、嚴肅的制度,工作中對每個資料、每個引文都要逐一核對,對每個標點、每個符號都要認真推敲。馬虎草率、粗製濫造,是最為令人鄙視和唾棄的作風。

編纂一部大辭典,真正是“板凳要坐十年冷”,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哲學大辭典》《經濟大辭典》《法學大辭典》等等,所用時間都在十年以上,而《中國歷史大辭典》的編纂出版時間竟達21年之久。

上觀新聞:為了《辭海》,您坐了幾十年冷板凳。有人稱呼您為《辭海》元老,有人比喻您為《辭海》守望者,而您自己的說法則很好玩———半路出家的《辭海》“插班生”。

巢峰:我這個半路出家的“插班生”,真是說來話長。1954年,我從江蘇調到上海,在華東新聞出版局工作,開始了出版生涯。1958年,因為出版社缺人,我從出版局調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擔任副總編,負責編審經濟讀物。

我審閱的第一部稿件是王亞南的《資本論研究》,審這樣的稿件,不懂政治經濟學不行。可我14歲參加革命,初中唯讀了3個月。這迫使我捧起了《資本論》和政治經濟學方面的讀物。每審一部書稿,我都是先看參考書,再看《資本論》,再看書稿。這種“現炒現賣”的方法還算有效。

後來,我就開始寫政治經濟學和出版、編輯等方面的文章。

上觀新聞:這段經濟學經歷又怎麼會將您引至《辭海》人生的?

巢峰:“文革”結束後,上海恢復文聯、社聯活動,我成為了經濟學會的第一召集人。從而,市委宣傳部和出版局任命我為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到辭書出版社後,我碰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編纂1979年版《辭海》。

巢峰
曾長期擔任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總編等職,經歷了四個版本《辭海》的修訂編纂出版工作。

文/黃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