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劉天放:北京“冬夢”飛起來,中國元素展風采

作者:劉天放

12月15日晚, 在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殘奧會會徽“飛躍”揭開神秘面紗, 正式亮相。 據悉,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一同徵集、一同發佈, 為同一設計師所設計, 在視覺語言上達到高度統一。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 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 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為一體, 呈現出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

從1896年現代奧運會創辦以來, 無論是夏奧會還是1924年才有的冬奧會, 每屆奧運會的組織者都為會徽的設計煞費苦心。 奧運會徽代表著舉辦城市的文化、氣度、個性、內涵,

會徽出臺更被視為奧運會開幕前的一件盛事。 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在觀看了首屆現代奧運會的會徽後就曾感慨:“這是用藝術在銘刻和記錄奧林匹克歷史”。 首個奧運會徽看起來並不時尚, 但古希臘繪畫風格, 將神聖而輝煌的古奧運與現代奧運連接, 可謂人心所向。

而北京2020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殘奧會會徽“飛躍”一亮相, 就備受好評, 還受到了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的首肯。 他在北京冬奧會會徽發佈儀式上發表的視頻祝辭中表示, 北京冬奧會會徽的揭幕, 對於中國乃至整個奧林匹克大家庭, 都是奧運之旅中的精彩里程碑。 會徽是雄心與夢想的象徵。 為了北京冬奧會的共同目標,

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們都會興奮不已、翹首以望。

“冬夢”的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 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 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 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 為會徽增添了節日歡慶的視覺感受。 而“飛躍”把漢字“飛”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滑行、沖向勝利的運動員形象, 象徵並激發運動員以堅強的意志作為精神的翅膀, 在冬奧賽場上放飛青春夢想。 上半部分線條剛勁曲折, 下半部分柔美圓潤, 寓意運動員經過頑強拼搏、歷經坎坷最終達到目標獲得圓滿成功。

根據奧林匹克憲章規定, 奧運會會徽是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藝術性標識——會徽必須帶有五環標誌,

然後再襯之以反映東道主歷史、地理、民族文化傳統等特點的主體圖案, 使人一眼就可看出奧運會舉辦的時間和地點。 從首屆奧運會至今, 歷屆奧運會徽可謂各具特色,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商業化趨勢明顯, 奧運會徽設計更趨多元化, 但展現奧林匹克精神、突出東道主的傳統一直延續。

北京冬奧會的“冬夢”以藍色為主色調, 寓意夢想與未來, 以及冰雪的明亮純潔。紅黃兩色源自中國國旗, 代表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 在“BEIJING 2022”字體的形態上汲取了中國書法與絲帶的特點, 增強了字體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 也體現了與會徽圖形的整體感和統一性。 除了突出奧運會, 還將東道組的文化融入其中, 使其富含中國的文化特色和風采。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 除了宗教這一古老而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外, 奧林匹克運動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歷史最為悠久的社會文化現象。 而中國自從2015年申奧成功後, 就一直在地為2020 冬奧會凝心聚力, 有條不紊地推進冬奧會的籌備。 隨著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殘奧會會徽“飛躍”神秘面紗的揭開, 北京冬奧會的工作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誠如巴赫先生所言:“會徽代表了北京冬奧會的願景, 把中國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全世界, 用獨特的方式把現代與傳統融合在一起。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