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你來說說,城市有哪些電梯病

家住校園社區的張先生反映, 社區好多業主將電動車、自行車推進電梯上樓, 擺放在樓梯過道中。 張先生表示電動車、自行車很占空間, 這些東西一進電梯, 裡面基本也站不了多少人了, “不著急的情況下還能等下一趟, 但是早上急著上班或者送孩子上學, 就很窩火。 ”對於這樣的行為, 社區其他一些業主也表示了不滿, 他們一致認為, 如果電梯遇到緊急情況, 這些東西容易阻擋大家的逃生路線。

頤景東社區由於臨街而建, 社區外門面房眾多, 部分商販在社區內租住房屋, 隨即出現了“住+倉”現象。 社區不少業主反映,

一些商販直接用電梯運送貨物, 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 社區物業表示, 原本為業主提供上下樓方便的客梯, 現已成為商販運送物品的貨梯, 並且有些人還會野蠻使用, 比如用貨物抵著電梯門阻止其關閉等, 這些野蠻使用行為致使電梯損壞率不斷上升。

社區由於人流量較大, 自然成了小廣告的重災區, 其中電梯更是小廣告發佈者青睞的福地。 家住金潤園的沈女士反映, 社區不少電梯轎廂都被貼上了裝修、換鎖的“牛皮癬”, 撕都撕不掉, 不僅影響整體美觀, 而且把電梯使用說明以及求助電話等有效資訊遮蓋, 一旦出現故障被困人將走投無路。

家住晉園社區的劉先生也表示, 社區電梯轎廂內的“牛皮癬”比比皆是,

其廣告內容也是豐富多彩, 涉及保潔、水電、傢俱、地板、疏通下水道等, 大多數業主都表示十分厭倦。 劉先生介紹, 他所在單位的電梯使用相對來說比較規範, 有人操作不當的時候, 安保人員會及時制止並有效疏通。

除了上述的幾種行為, 還有不少業主將垃圾隨手扔在電梯裡, 或在電梯裡“吞雲吐霧”, 甚至還有人為了等同伴把手伸出電梯外阻擋電梯閉合等, 這些行為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電梯的正常使用。

在我市各大商場, 由於商場內設置了兒童遊戲區, 還有各式餐飲和購物區, 吸引了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商場遊玩。 觀察者看到, 各大商場的扶梯邊上均沒有相關工作人員對乘坐電梯的市民進行監督和引導。

很多顧客對警示標誌熟視無睹, 放任自己的孩子獨自乘坐扶梯, 甚至在上面追跑打鬧, 安全意識淡薄。

在觀察者的注視下, 更有兩名兒童在扶梯上跑上跑下、追逐打鬧, 儼然把此地當成了遊樂場。 兩人不僅在扶梯上奔跑, 擠推他人, 更是蹲在扶手邊, 將吃完的棒棒糖棍棍往正在運轉的扶手裡塞。 全程中, 孩子的家長始終沒有出現, 也沒有任何商場工作人員上前制止。

針對電梯事故中發生危險和受到人身傷害的人員多是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況, 走訪中觀察者還注意到,商場各個電梯的出入口, 一般都張貼了乘梯注意事項及溫馨提醒, 其中明確提示了幼童應當由大人陪同搭乘, 然而多數家長並不留意,

兒童單獨乘坐電梯的現象還是頻繁出現。 很多家長還推著嬰兒車帶小朋友一起出來玩, 往往在搭乘扶梯時, 家長推著嬰兒車直接就跨在梯級上, 認為只要用身體頂住就行了, 殊不知自己已把小孩子置於危險境地。

《條例》積極回應這些現象, 比如規定, 乘客應當遵守電梯乘用規範, 安全乘用電梯, 不得超過額定載荷使用電梯;監護人應當履行對被監護人安全乘用電梯的監護義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