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週末走江南 丨 怎麼玩轉到杭州必遊景區——飛來峰和靈隱寺

景區內匾

在飛來峰和靈隱寺之間, 有著很有趣的一些關係。 大多數旅遊者來過之後, 都不大會去細分這兩個景點之間的關係,

總覺得這地方就是一個景點, 分兩次買票而已。

就這樣, 這兩個景點, 寺圍山, 山包寺, 購兩次門票, 才能一次全部看完。

飛來峰景區大門

2001年之後, 飛來峰景區的大門被掛上了寫有“靈隱寺”三個大字的金匾, 原來的“靈隱飛來峰”字樣, 則被挪到了大門的背面。

檢票進入之後, 可以直行, 見到的第一景就是“理公之塔”。 不過一般還是建議進門先往左前方前行, 約兩三百米後, 到達青林洞, 因為造型像老虎張開的大嘴, 又叫老虎洞。 這裡有三個觀看點, 一是洞上方的“西方三聖”:中間是阿彌陀佛, 佛的左邊是觀世音菩薩, 右邊是大勢至菩薩。 據說這是飛來峰造像中, 目前發現年代最久遠的石刻, 大概雕刻於北宋年間。 二是洞壁右上方有一組浮雕, 叫“盧舍那佛會”, 盧舍那佛屬於報身佛, 這組佛會的雕塑非常精細, 是飛來峰造型的代表。 三即是洞下方連著岩壁的石床, 據說是濟公和尚躺過的, 充滿了仙氣, 所以被叫做濟公床, 誰見了都想去摸上一把, 好像就真的摸到了濟公留下的靈氣。

青林洞

沿著折回的山峰下的小路走, 可以見到很多野藤。 因為年代久遠, 已經長成為參天大樹的模樣。 半途可以見到一根標誌性的枝蔓, 造型就像是少了中間一點的心字。 於是, 遊客就將自己站到心字的中間位置, 拍出一張完整的心字型照片。

心字藤

前行二十來米, 又是一個小山洞, 名叫玉乳洞, 因為石灰岩在雨水的侵蝕下, 不斷下滴, 就形成了一點點乳頭的造型。 阿彌陀佛, 不要有歪念, 反正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這是雕刻佛像最多的一個山洞。 一旁有尊石像的右手被摸得, 據說是財神, 誰信誰摸,

無非好玩, 討個吉利。 只是這也是陋習, 怎麼著都是把石像的原貌給破壞了。

玉乳洞

繼續前行, 就是前面提到過的“理公之塔”, 這是為紀念1600多年前, 東晉年間來到這裡開山建寺的高僧------慧理和尚的。 如今留下來的七層石塔, 是明朝留下來的建築, 屬於飛來峰景區內難得的歷史原物了。

理公之塔

隔壁不遠,是一塊比較寬闊的崖壁,上面雕刻了不少大型的石刻,有釋迦牟尼像、彌勒佛像等,最底下已經被敲掉腦袋的石刻,名叫白馬馱經,說的是佛教在東漢年間傳入中國時,兩位印度高僧竺法蘭和攝摩騰用白馬馱經來洛陽的故事。

龍弘洞口的崖壁石刻群

龍弘洞又叫觀音洞,裡面雕刻有唯一的一尊送子觀音像。從前,當地人為求得子孫昌盛,都會來這裡參拜,所以石像已經被煙熏得黑黑的。好在現在已經被禁止了,得以讓石像保存得更為完好。在邊上還有一個石洞,名叫一線天,主要就是在洞裡抬頭往上看時,可以看到一點亮光。

一線天

繼續沿著大路往裡走,可以看到溪澗對岸,有一組大型的彌勒佛像群雕,雕刻於西元1000年。這是一組整個飛來峰造像群中,面積最大雕塑群,造型生動,保護得也較為完整,實屬難得。

彌勒佛群雕像

再往前不遠,可以看到兩座亭子,其中一座叫冷泉亭。“冷泉”兩個字有唐朝白居易所題,“亭”字確實幾百年後,由蘇東坡後加的。白蘇兩位大文豪能在靈隱寺門口,留下這一組提名,也是為這一方山水,增添了無窮的文雅之氣。

冷泉亭

冷泉亭的斜對面,就是著名的靈隱寺。真是不到眼前,找不到寺院的大門,夠“隱”的。如今寺院大門是不開的只從兩旁小門進出。進去之前,得去邊上再次買票。再看寺院的大門,雖然是關閉的,但可以通過鐵柵欄看到大門上方題寫的匾額,一塊是康熙皇帝所題的“雲林禪寺”,下麵這塊“靈鷲飛來”,說的是對面的飛來峰是從印度的靈鷲山飛來的。

靈隱寺大門

寺院的結構基本相似,靈隱寺的主殿大雄寶殿很大氣,據說只比北京天安門低了一米,達36.6米,看上去很有氣勢。再往後還有一座藥師殿、靈隱寺文物展覽館、藏經樓等。另外,在出口處,不妨轉一轉目前國內最大的五百羅漢堂,全部用青銅鑄造,每個高一米,重達一噸。

大雄寶殿

景區的主要概況就基本如此,參觀結束後,沿著大路原路返回。

理公之塔

隔壁不遠,是一塊比較寬闊的崖壁,上面雕刻了不少大型的石刻,有釋迦牟尼像、彌勒佛像等,最底下已經被敲掉腦袋的石刻,名叫白馬馱經,說的是佛教在東漢年間傳入中國時,兩位印度高僧竺法蘭和攝摩騰用白馬馱經來洛陽的故事。

龍弘洞口的崖壁石刻群

龍弘洞又叫觀音洞,裡面雕刻有唯一的一尊送子觀音像。從前,當地人為求得子孫昌盛,都會來這裡參拜,所以石像已經被煙熏得黑黑的。好在現在已經被禁止了,得以讓石像保存得更為完好。在邊上還有一個石洞,名叫一線天,主要就是在洞裡抬頭往上看時,可以看到一點亮光。

一線天

繼續沿著大路往裡走,可以看到溪澗對岸,有一組大型的彌勒佛像群雕,雕刻於西元1000年。這是一組整個飛來峰造像群中,面積最大雕塑群,造型生動,保護得也較為完整,實屬難得。

彌勒佛群雕像

再往前不遠,可以看到兩座亭子,其中一座叫冷泉亭。“冷泉”兩個字有唐朝白居易所題,“亭”字確實幾百年後,由蘇東坡後加的。白蘇兩位大文豪能在靈隱寺門口,留下這一組提名,也是為這一方山水,增添了無窮的文雅之氣。

冷泉亭

冷泉亭的斜對面,就是著名的靈隱寺。真是不到眼前,找不到寺院的大門,夠“隱”的。如今寺院大門是不開的只從兩旁小門進出。進去之前,得去邊上再次買票。再看寺院的大門,雖然是關閉的,但可以通過鐵柵欄看到大門上方題寫的匾額,一塊是康熙皇帝所題的“雲林禪寺”,下麵這塊“靈鷲飛來”,說的是對面的飛來峰是從印度的靈鷲山飛來的。

靈隱寺大門

寺院的結構基本相似,靈隱寺的主殿大雄寶殿很大氣,據說只比北京天安門低了一米,達36.6米,看上去很有氣勢。再往後還有一座藥師殿、靈隱寺文物展覽館、藏經樓等。另外,在出口處,不妨轉一轉目前國內最大的五百羅漢堂,全部用青銅鑄造,每個高一米,重達一噸。

大雄寶殿

景區的主要概況就基本如此,參觀結束後,沿著大路原路返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