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臺灣腔是怎麼從北京話演變而來的

臺灣腔就是臺灣人說話的腔調, 是一種“口音”, 而不是“方言”, 而臺灣話特指台語, 又叫臺灣閩南語, 是由福建漳州和泉州兩地的閩南人帶入臺灣的。

那麼, 臺灣腔到底是啥?其實它有自己的名字, 臺灣地區現在叫它“國語”, 其實質是漢民族共同語, 屬於現代標準漢語之一, 相當於臺灣地區的“普通話”。

對於臺灣國語, 我們並不陌生, 早在兩岸全面通郵、通航、通商之前, 臺灣國語和內地人民就先“通上話”了。 《新白娘子傳奇》、《包青天 》、《婉君》等台劇在大陸幾乎家喻戶曉:臺灣腔配音的《聰明的—休》、《機器貓)、《柯南》、《灌籃高手》、《蠟筆小新》等日本動畫片。 成為70後、80後、90後共同的童年同憶。 青春靚麗的臺灣歌手, 也將臺灣國語帶了過來, 內地的年青一代很樂意接受這種柔和悅耳、表現力豐富的口音, 不知不覺也開始模仿, 臺灣腔成了一種時尚。 而這個時尚, 竟至今仍未過時。

交流上毫無障礙的兩岸人,

在語言上互相吸收了大量對方的詞彙, 臺灣國語和普通話在詞彙上越來越不分彼此。 臺灣國語與普通話究竟是什麼關係?百度百科上“臺灣腔”詞條下對臺灣腔的定義主要有兩句話:臺灣腔, 臺灣地區發音特點的方言臺灣腔是普通話與閩南語結合的產物, 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 形成於1945年之後。 第一句明顯不對。 第二句的觀點是普通話1945年到了臺灣, 跟台語結合, 才形成了臺灣國語。 可實際上, 臺灣的國語推行在先(1945年臺灣光復後), 內地的普通話確立在後(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

1924年, 國語統一籌備會決定, 以漂“亮的北京語音”為標準。 但也宜酌古准今, 多來幾個‘又讀”’為原則, 對《國音字典》進行增修。 這次增修, 按照北京話 通讀法的標準,

在四大問題上做了糾正。 1928年《增修國音字典》初稿完成, 同時編完初稿的還有《國語同音字典》和《國音常用字匯》。

其中, 教育部正式公佈於1932年5月出版《國音常用字匯》, 這是第一套由官方公佈的, 以口語語音為漢語共同浯語商標準的音系, 在整個民國的語言規範、乃至整個中國語言規範歷史中都有深遠的影響。 概括來講, 《國音字典》在官話音和其他的方音中選擇了官話音, 從而確立了國語“老國音”。 而《國音常用字匯》, 則是在官話音內部的口語音和讀音中選擇了口語音(北京音), 由此確立國語“新國音”。

“老國音”是對“讀書音”的繼承, “新國音”是對“口語 ”的體現。 新國音取代了老國音。 成為全球華人沿用至今的現代漢語標準語音系。

今天的普通話和臺灣國語, 都是在繼承新國語系統的基礎和各自結合新的文化環境, 進行重新審音, 同時在詞彙、語法上對民國時的國語做出一定調整, 而形成的兩套現行漢民族共同語, 與海外華語同為現代標準漢語。

一般情況下,

方言是隨著人口遷徙逐漸形成的, 可以說, 方言歷史就是一部移民史。 那麼國語是不足隨著移民到了臺灣的呢?有人認為, 臺灣國語之所以會跟內地普通話那麼接近, 是由下現在島上部分居民都是由國民政府退守臺灣時帶去的說國語的內地人, 鄉音無改, 並傳給了下一代。

但實際上, 1945—1949年期間, 隨國民政府移居太瓦灣的大陸人, 只占當時灣人口總數的14%, 其中來自非官話區的居多, 能講標準國語的只有少數。 這些五湖四海不問省份的新移民, 住在相對集中的區域, 被稱為“外省人”。 以他們自然狀態下的影響力, 不足以讓臺灣國語達到如此高的普及度。 更重要的原因是政治與政策推手。 1945年臺灣光復後, 在臺灣推行國語便成為當時的國民政府一項十分重要且棘手的上作。 因為當時的臺灣語紛雜。

很少有人能聽懂來自祖國大陸的國語。自明代以來,大量來自漳州、泉州的閩南人以及一部分廣東的客家人,逐漸反客為主,取代原住民,成了島上的主要居民。閩南和客家語,便成了臺灣長期以來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而數量稀少的原住民,許多年輕人連母語都不會說了,聽說讀寫全是日語。接管這樣一個被嚴重日化、百廢待興的臺灣,國民政府首先要做什麼?

於是,轟轟烈烈的“國語運動”在臺灣拉開了帷幕。教育部派出魏建功等語言專家,作為第一批國語普及人員奔赴臺灣。在師資嚴重匱乏的隋況下,獨自而對這些大多數只能看懂日文,母語又是中國最古老的兩種方言的臺灣居民,要教會他們說國語.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然而,短短20年後,國語便在臺灣普及,堪稱奇跡!

“普通話”這個名詞是1955年推出的,經過一些補充,如今其完整定義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漢民族共同語。與民國時的國音相比,普通話做了一些小調整。比方說,普通話的標準音,是1953年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採集的,它比北京話更平穩,沒有北京話裡過度兒化、省字等現象。同時,北京作為外來人口眾多的大都市,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大量湧入北京的五湖四海的鄉音,尤其是人們鄉音難改的“方言普通話”,沖淡了北京城區北京話的“京味兒”。

1949年至今中央台歷代播音員口音的變化就是例證。同時,普通話也吸收了大量各地方言的熱詞,例如來自閩語的“打拼”,來自粵語的“埋單”“搞定”等。

臺灣國語聽上去跟北京話風格迥異,有些語音卻保留了已經被普通話廢棄的老北京讀音。比如臺灣國語把“和”讀作han。這個發音,早在1932年的《國音常用字匯》裡就收錄了。據語言學家徐世榮回憶,連詞“和”字發“han”音,是老北京人白滌洲的主張。白先生是滿人,世出蒙古白濟特氏,清朝時隸屬鑲藍旗下。1924年增修的《國音字典》傳到臺灣的老北京話“和” 字作為連詞讀“hdn”,曾是北京人的發音。民國時期出版的《國音常用字匯》將之收入其中。伴隨著1946年以來國語在臺灣島內的推廣普及,這個北京音傳遍了寶島。而在它的原產地,人們卻早已不聞此聲。

1946年4月2同,教育部往台設立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齊鐵恨從5月1日起,每天清晨7點,準時播講國語發音和國語課本。這位北京出生的國語讀音示範專員,就這樣透過電波,把一口娓娓動聽的“京片子”傳遍寶島,根植人心。

臺灣國語跟普通話經歷了不一樣的人生,那麼除了談到的幾點它們有哪些不同呢?在語音方而,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臺灣國語幾乎找不到輕聲和兒化音。 普通話的輕聲是一種“重輕型”的詞語音節,例如:商量、彆扭、包予、朋友,每個重音在前,後一個字變得短而輕。這種輕聲現象在古代漢語中是沒有的。而臺灣國語雙音節詞的重音類犁多是“中承型”,即重音在後。這和閩南話的情形一致。口語疊音稱謂詞更是特別,結尾不僅重讀,而且抑揚,第一個字部走低,聽起來特別可愛。比如:弟弟(d id i),妹妹(mei mei),爸爸(ba bi),等。

為什麼東北話和臺灣國語能夠隨意混搭,並且都特別受歡迎,又很容易模仿呢?我們知道,臺灣國語就是以北京音為標準的通用語嫁到臺灣後稍微換了個髮型,她的外表入鄉隨俗了,她的靈魂依然是北京話。而東北官話是最接近北京話的方言,東北許多地方,甚至本身就處於北京官話帶,這些地方的方言跟北京活就更接近了。

其實,再往遠了說,北京話也有好些是擱東北那疙瘩來的。所以,臺灣國語跟東北話是近親,自然相容度高,且可以隨意搭兩己。就像兩套積木,是同一個牌子同一個系列的,才容易組裝在一起。臺灣國語和東北話,對於普通話都是高度相容的。

感受它們幽默的前提是,你得聽得懂——不儀要聽懂它們表達的意思,還要特別熟悉普通話,這樣才能充分感受它們的個性,聽得出有違普通話語言習慣的荒誕之處。才覺得好笑。臺灣被閩南語帶跑了,說個“我有聽”,我們就覺得很好笑。如果直接聽閩南語.跟普通話完全對不上,也不覺得幽默。只有會講普通話的人,才容易被臺灣腔和東北話帶跑。因為它們跟普通話 !有一些微妙的差別,而且規律明確,只要看一場電影,自己就能編好多帶口音的話。

麻麻你今天做飯好好呲哦,你造嗎?——我不造,你造吧,可勁兒造!

超磕磣的誒!

你這損色,好討人厭了啦!

因為當時的臺灣語紛雜。

很少有人能聽懂來自祖國大陸的國語。自明代以來,大量來自漳州、泉州的閩南人以及一部分廣東的客家人,逐漸反客為主,取代原住民,成了島上的主要居民。閩南和客家語,便成了臺灣長期以來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而數量稀少的原住民,許多年輕人連母語都不會說了,聽說讀寫全是日語。接管這樣一個被嚴重日化、百廢待興的臺灣,國民政府首先要做什麼?

於是,轟轟烈烈的“國語運動”在臺灣拉開了帷幕。教育部派出魏建功等語言專家,作為第一批國語普及人員奔赴臺灣。在師資嚴重匱乏的隋況下,獨自而對這些大多數只能看懂日文,母語又是中國最古老的兩種方言的臺灣居民,要教會他們說國語.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然而,短短20年後,國語便在臺灣普及,堪稱奇跡!

“普通話”這個名詞是1955年推出的,經過一些補充,如今其完整定義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漢民族共同語。與民國時的國音相比,普通話做了一些小調整。比方說,普通話的標準音,是1953年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採集的,它比北京話更平穩,沒有北京話裡過度兒化、省字等現象。同時,北京作為外來人口眾多的大都市,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大量湧入北京的五湖四海的鄉音,尤其是人們鄉音難改的“方言普通話”,沖淡了北京城區北京話的“京味兒”。

1949年至今中央台歷代播音員口音的變化就是例證。同時,普通話也吸收了大量各地方言的熱詞,例如來自閩語的“打拼”,來自粵語的“埋單”“搞定”等。

臺灣國語聽上去跟北京話風格迥異,有些語音卻保留了已經被普通話廢棄的老北京讀音。比如臺灣國語把“和”讀作han。這個發音,早在1932年的《國音常用字匯》裡就收錄了。據語言學家徐世榮回憶,連詞“和”字發“han”音,是老北京人白滌洲的主張。白先生是滿人,世出蒙古白濟特氏,清朝時隸屬鑲藍旗下。1924年增修的《國音字典》傳到臺灣的老北京話“和” 字作為連詞讀“hdn”,曾是北京人的發音。民國時期出版的《國音常用字匯》將之收入其中。伴隨著1946年以來國語在臺灣島內的推廣普及,這個北京音傳遍了寶島。而在它的原產地,人們卻早已不聞此聲。

1946年4月2同,教育部往台設立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齊鐵恨從5月1日起,每天清晨7點,準時播講國語發音和國語課本。這位北京出生的國語讀音示範專員,就這樣透過電波,把一口娓娓動聽的“京片子”傳遍寶島,根植人心。

臺灣國語跟普通話經歷了不一樣的人生,那麼除了談到的幾點它們有哪些不同呢?在語音方而,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臺灣國語幾乎找不到輕聲和兒化音。 普通話的輕聲是一種“重輕型”的詞語音節,例如:商量、彆扭、包予、朋友,每個重音在前,後一個字變得短而輕。這種輕聲現象在古代漢語中是沒有的。而臺灣國語雙音節詞的重音類犁多是“中承型”,即重音在後。這和閩南話的情形一致。口語疊音稱謂詞更是特別,結尾不僅重讀,而且抑揚,第一個字部走低,聽起來特別可愛。比如:弟弟(d id i),妹妹(mei mei),爸爸(ba bi),等。

為什麼東北話和臺灣國語能夠隨意混搭,並且都特別受歡迎,又很容易模仿呢?我們知道,臺灣國語就是以北京音為標準的通用語嫁到臺灣後稍微換了個髮型,她的外表入鄉隨俗了,她的靈魂依然是北京話。而東北官話是最接近北京話的方言,東北許多地方,甚至本身就處於北京官話帶,這些地方的方言跟北京活就更接近了。

其實,再往遠了說,北京話也有好些是擱東北那疙瘩來的。所以,臺灣國語跟東北話是近親,自然相容度高,且可以隨意搭兩己。就像兩套積木,是同一個牌子同一個系列的,才容易組裝在一起。臺灣國語和東北話,對於普通話都是高度相容的。

感受它們幽默的前提是,你得聽得懂——不儀要聽懂它們表達的意思,還要特別熟悉普通話,這樣才能充分感受它們的個性,聽得出有違普通話語言習慣的荒誕之處。才覺得好笑。臺灣被閩南語帶跑了,說個“我有聽”,我們就覺得很好笑。如果直接聽閩南語.跟普通話完全對不上,也不覺得幽默。只有會講普通話的人,才容易被臺灣腔和東北話帶跑。因為它們跟普通話 !有一些微妙的差別,而且規律明確,只要看一場電影,自己就能編好多帶口音的話。

麻麻你今天做飯好好呲哦,你造嗎?——我不造,你造吧,可勁兒造!

超磕磣的誒!

你這損色,好討人厭了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