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喜迎團代會 建功新時代丨關愛留守

今年25歲的陳敏, 是一名年輕的“童伴媽媽”。 當說起加入“童伴計畫”的初衷時, 她笑著告訴我們, 自己所在的自貢市富順縣獅市鎮馬安村,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 作為重點試點村, 對“童伴計畫”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工作, 自己出於興趣, 便也去瞭解了一下。 因為自己本身也在帶小孩, 當她深入瞭解到這個項目之後, 覺得十分的有意義, 便毫不猶豫的加入了。

12月22日, 四川省第十四次團代會就要正式召開了。 陳敏說, 自己很榮幸能夠作為一名團代表來參會, 同時也希望自己在今後的日子裡, 能夠把童伴關愛工作做得更好, 讓“自己的孩子們”都能感受到媽媽般的溫暖。

每種色彩, 都應該盛開

每個孩子, 都值得被寵愛

還有更多更多的像陳敏一樣的“童伴媽媽”

她們為愛而聚, 為愛而行

只為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

她們都來自

“童伴計畫”

2015年10月, 團省委聯合省民政廳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跨界合作, 創新實施為期3年的“童伴計畫”專案試點,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目前已覆蓋全省21個市(州)165個村。

專案以關注和解決留守兒童的現實需求為重點, 同時涵蓋病殘兒童、失學兒童、孤兒、服刑人員子女等特殊困難兒童群體的實際需求。

1

一個人——童伴媽媽

“童伴計畫”專案以每村選聘1名當地婦女作為“童伴媽媽”, 將所在村全部孩子的福利、安全、健康都納入到其服務範疇, 其主要職責是及時發現問題、遞送資訊, 並協調資源給予解決。

2

一個家——童伴之家

試點村建立“童伴之家”作為實體活動陣地,

通過日常開放以及定期組織主題活動為全村兒童成長助力。

3

一條紐帶——縣鄉村三級資訊遞送和回饋機制

專案村所在縣建立多部門參與的聯動機制, 形成有效的、直達兒童身邊的服務網路, 保障兒童福利政策的落實和兒童權利的保護。

“童伴計畫”四大優勢

1

“精 准”

童伴媽媽通過建檔走訪等方式為每一個留守兒童建立包括家庭、生活、性格、學習、健康等需求等專案的個性化基礎檔案和關愛檔案, 確保關愛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2

“及 時”

積極回應“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救助保護機制”, 童伴媽媽能第一時間發現留守兒童存在家庭變故、遭遇困難甚至脫離監護、遭受不法侵害等情況並能及時報告, 通過覆蓋縣級各部門的橫向聯動機制聯合相關部門及時解決問題。

3

“專 業”

引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南開大學等大量高校、社工機構、社會組織和公益人士等專業力量和智力資源支撐項目科學運行,探索建立包括招募、培訓、督導、測評在內的一整套規範管理體系,童伴媽媽定期接受專業技能培訓和實地督導。

4

“落 地”

以“村”為最基本單位,堅持關愛保護力量本土化,並為培育農村一線社工作出有益探索。

“童伴計畫”採取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按比例共同投入的公益PPP模式,三年內財政資金投入500萬、中國扶貧基金會投入1000萬共同支持首批100個試點村運行。

2017年運用“互聯網”思維模式,與騰訊大成網密切合作,開展實地體驗走訪、公益路演、“99公益日”、樂捐網路眾籌等方式,有效提升專案社會知曉度,獲得一致好評,募集資金近53萬元,打通資源整合新管道。

“童伴計畫”於2016年1月正式實施,實施至今累計覆蓋21個市(州)53個縣165個村,165位“童伴媽媽”累計走訪兒童9.2萬人次,幫助解決兒童福利需求3.1萬餘例,包括協助兒童返校781例,協助兒童戶籍登記1425例,協助大病兒童救助410例,協助申請臨時救助兒童841例,協助服刑人員子女幫扶873例。“童伴之家”開展活動8900餘次,參加兒童達25.9萬人次,家長9.1萬人次。

“童伴”相行他們的成長不孤單

少先隊員“手把手”互助活動

依託“五同手把手”互助活動,鼓勵少先隊員為留守兒童小夥伴給予關心和幫助,預計2017年完成城鄉結對1萬人。

萬名漢藏少先隊員通過“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結對子,40余萬城鄉少先隊員以“共建美麗新四川”為主題成為“手把手”夥伴,833個農村留守兒童集中的中小學與高校、企業結對。五年來,心手相牽同成長,少先隊員們互助友愛更團結。

五年來,整合460余萬資金為災區、民族和貧困地區捐建隊室、紅領巾書屋等陣地,給基層學校爭取到數十萬元的桌椅、校服、鼓號隊設備等物資。

“大手牽小手”團員志願服務結對工作

以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8個市為重點區域,採取就近就便的原則,組織動員27個高校團委、19個企業團委分別與55個重點縣區團委進行結對,結對團組織圍繞情感關懷、課業輔導、生活照料、心理疏導等方面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關愛服務。

大手牽小手,留守不孤單

對於留守兒童來說

陪伴是最溫暖的守護

關愛留守兒童

還他們健康快樂的童年

是社會的責任

我們

一直在行動

......

3

“專 業”

引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南開大學等大量高校、社工機構、社會組織和公益人士等專業力量和智力資源支撐項目科學運行,探索建立包括招募、培訓、督導、測評在內的一整套規範管理體系,童伴媽媽定期接受專業技能培訓和實地督導。

4

“落 地”

以“村”為最基本單位,堅持關愛保護力量本土化,並為培育農村一線社工作出有益探索。

“童伴計畫”採取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按比例共同投入的公益PPP模式,三年內財政資金投入500萬、中國扶貧基金會投入1000萬共同支持首批100個試點村運行。

2017年運用“互聯網”思維模式,與騰訊大成網密切合作,開展實地體驗走訪、公益路演、“99公益日”、樂捐網路眾籌等方式,有效提升專案社會知曉度,獲得一致好評,募集資金近53萬元,打通資源整合新管道。

“童伴計畫”於2016年1月正式實施,實施至今累計覆蓋21個市(州)53個縣165個村,165位“童伴媽媽”累計走訪兒童9.2萬人次,幫助解決兒童福利需求3.1萬餘例,包括協助兒童返校781例,協助兒童戶籍登記1425例,協助大病兒童救助410例,協助申請臨時救助兒童841例,協助服刑人員子女幫扶873例。“童伴之家”開展活動8900餘次,參加兒童達25.9萬人次,家長9.1萬人次。

“童伴”相行他們的成長不孤單

少先隊員“手把手”互助活動

依託“五同手把手”互助活動,鼓勵少先隊員為留守兒童小夥伴給予關心和幫助,預計2017年完成城鄉結對1萬人。

萬名漢藏少先隊員通過“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結對子,40余萬城鄉少先隊員以“共建美麗新四川”為主題成為“手把手”夥伴,833個農村留守兒童集中的中小學與高校、企業結對。五年來,心手相牽同成長,少先隊員們互助友愛更團結。

五年來,整合460余萬資金為災區、民族和貧困地區捐建隊室、紅領巾書屋等陣地,給基層學校爭取到數十萬元的桌椅、校服、鼓號隊設備等物資。

“大手牽小手”團員志願服務結對工作

以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8個市為重點區域,採取就近就便的原則,組織動員27個高校團委、19個企業團委分別與55個重點縣區團委進行結對,結對團組織圍繞情感關懷、課業輔導、生活照料、心理疏導等方面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關愛服務。

大手牽小手,留守不孤單

對於留守兒童來說

陪伴是最溫暖的守護

關愛留守兒童

還他們健康快樂的童年

是社會的責任

我們

一直在行動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