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福州“三管齊下”造“新西湖”,湖體更大水質更清!

湖體擴容

除黑臭源

注入活水

我市 “三管齊下”

打造更加清新的“大西湖”

今年5月, 我市打響西湖周邊“水質保衛戰”, 摸排管網、封堵非法排污口、修復截汙渠等工作快速推進。

來自市水務集團的消息稱, 目前西湖周邊99處門口截汙工程已提前完成, 湖體擴容工程也已全面鋪開, 加上生態補水常態化, 一個更加清新的“大西湖”正漸漸形成。

大型機械開展24小時湖底挖掘作業。

湖體擴容

挖湖擴面同步進行

芳沁路旁的西湖水面上, 停著幾艘絞吸船。 “別以為它們停著不動, 其實正在進行24小時水下作業。 ”市水務集團鼓

除黑臭源

99處門口截汙提前完成

“這是一處雨汙混流管, 有5個社區的混流污水流入錢塘巷雨水管, 經截流改造, 現已實現雨汙分流。 ”昨日上午, 華林橫巷錢塘巷口一處雨水井旁, 福州市水務管網維護有限公司現場管理員魏冬福和片區施工員鄭積劍正仔細做著複查工作。

經過近4個月改造, 他們兩支小分隊已完成所負責的門口截汙任務, 比原定完成時限提前15天。

為徹底阻斷黑臭源頭, 我市開展了西湖周邊“一點一策”的源頭整治。 市水務管網公司負責99家社區和餐飲、部隊等單位的污染源整治(包括水上別墅直排西湖污水截汙)。

99個黑臭源整治, 分成12個工程包。 從接下任務那一刻起, 魏冬福和鄭積劍就在一線駐紮。 “前期排查、制定整改方案我們都全程參與, 不僅屏西河、銅盤河、梅峰河等周邊水體走了個遍, 相關社區、單位、餐飲店等也都全部排查了。 ”魏冬福說, 有了前期的一線經驗, 他們開展整治駕輕就熟。

雖然心裡有底, 但遇到的難題並不少, 減少對交通的影響和對市民的干擾等方方面面的細節都是施工時必須考慮的。

“施工基本都避開高峰期, 採取‘晝伏夜出’。 ”鄭積劍告訴記者, 因為是門口截汙, 不少工程地點位於社區周邊, 為方便市民出行, 他們都是按改造完畢第一時間修復路面的原則進行施工, “施工前我們也都會提前告知市民, 大家都很支援, 讓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位於北大路附近的果品公司宿舍因污水直排, 被列入改造範圍, 但按原先的方案, 要把污水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道, 需要橫跨北大路2個車道埋設一根長35米的新污水管。 “這裡車流量大, 破路勢必對交通造成很大影響。 ”鄭積劍說, 經多次優化方案, 最後讓新管道從人行道上“走”, 在最近處對接北大路污水管,

避免了大面積占道, 也讓施工時間節省了一半。

注入活水

每秒補水約6立方米

“雨後路過西湖, 空氣特別清新, 景色也美。 ”昨日上午, 在西湖沿湖棧道散步的市民林女士說, 近來她發現西湖的水質更清、更靈動了。

其中的“奧秘”, 就是源源注入的活水。 隨著西湖清淤、截汙工程的推進, 市建委按西湖專項補水方案, 開展常態化補水工作。

“通過文裡山泵站, 基本能實現西湖左海2天換一次水, 增加西湖左海補水量和增強西湖左海水體交換。 ”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工作人員說, 文山裡泵站的開機時間也進行了延長, 在晚上10點前, 銅盤河、屏西河和西湖左海水體均有活水流動。

此外, 西湖左海周邊內河上的5個水閘改造已全部完成。

“通過對水閘的調控, 左海公園湖體的補水流量增加, 每天約有14萬立方米的補水量進入左海並流入西湖。 另外, 通過對水閘調控, 西湖上游屏西河的生態補水流量也有所增加, 每天可增加西湖生態補水量7.2萬立方米以上。 ”該名工作人員說, 這樣相當於每秒有約6立方米的水注入西湖左海, 後期等水閘和截汙渠全部修好後會減少補水量。

福州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轉載需獲授權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莫思予 葉義斌

新媒體編輯 聞兵

監製 趙金華柳丹

想瞭解更多關於福州的那些事?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福州日報

微信公眾號

福州人都關注

掌上福州

蘋果手機版

看新聞都用它

掌上福州

安卓手機版

看新聞都用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