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為什麼斐濟少癌症,巴馬多長壽?每天吃點它,阻斷致癌物

轉彎路口一直是事故多發的地帶, 人體中也有這樣的彎道, 是很多疾病甚至腫瘤的高發地帶, 尤其是消化道。

「 本期專家 」

人體的胃裡有個非常的危險彎道——胃竇小彎側, 全球2/3的胃癌都發生在胃竇小彎側, 為什麼如此高發?

一方面, 胃竇小彎側是兩種不同黏膜的交接處, 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濃度就會比較高, 更易受損;另一方面, 胃竇小彎側是胃部縱行肌和斜形肌的交接點, 毛細血管的血液不是特別充分, 所以非常脆弱, 很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傷害, 誘發癌症。

很多家庭都強調飲食要“趁熱吃”, 殊不知食物溫度超過60℃就會損傷胃黏膜, 造成充血、水腫、蛋白變性, 增加癌症風險。

高溫飲食, 誘發癌前病變

太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飲食溫度過高。 節目中一觀眾喝的綠茶溫度有66.8℃, 幾乎可以涮熟牛百葉。 長此以往, 可能誘發嚴重的炎症反應。

國外學者研究也有發現:食物溫度超過70℃,

會直接損傷食道、胃。 達到80℃, 會導致黏膜組織壞死。 若連續25天食用高溫食物, 食管上皮就會出現不典型增生, 也就是癌前病變。

進食前, 控制溫度

熱水從咽部到胃部, 只需5s左右, 食物很難降溫, 我們能控制的環節就是口腔。 茶水和食物的溫度應該保持在35-40℃,

最好不超過45℃。 那麼如何控制食物溫度?大醫生對常見食物的降溫速度進行了測試。

以40℃為安全線, 食物降溫時間如下:

涮肉:90s。

涮菜、麵條:夾起後晾30s。

豆腐:3分鐘。 最好夾斷成兩半晾涼吃, 不要一口吞。

烤紅薯:從外到內一層層吃。

白米粥:從上到下吃。

敏感部位, 感知安全溫度

人體的不同部位對溫度感知的敏感度有所差異。 手背、手腕內側感知溫度較為敏感, 不燙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胃裡的食物排空時, 容積大於50ml, 但吃飽時胃部容積大約有1500ml, 此時胃部會不停的蠕動, 消化時間越長, 損傷的可能性越大。

食物進入賁門後, 胃就會開始蠕動, 不停的收縮、舒張、攪拌。 此時胃竇小彎側不僅會受到機械性的擠壓摩擦, 而且食物中的一些有害物物質也容易對它造成化學性損傷。

除此之外, 幽門螺旋桿菌駐紮在幽門部位, 也極易損傷胃健康, 我國成人中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可高達60-70%。

斐濟, 不僅是度假聖地, 而且癌症患者非常少, 他們喜食一種神奇的食物, 有病可以治病, 沒病還可以防病。

杏 仁

富含維生素, 尤其是維生素C, 可以阻斷致癌物——亞硝酸胺的合成。

富含蛋白質, 可以參與到胃黏膜修復, 預防胃癌。 臨床上醫生也會建議胃下垂患者吃一些肉、牛奶等高蛋白飲食, 輔助康復。

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的排氣量可達到500ml。但網路上有人說“放屁越多,身體越好越長壽”,這是真的嗎?

“長壽菌”影響壽命

巴馬是有名的長壽之鄉,研究發現,巴馬長壽老人中的“長壽菌”含量特別高,甚至比常人高出100倍,可以增加壽命,也會增加排氣量。

嬰兒出生時,能從母體中得到大量的長壽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長壽菌越來越少。很多60歲以上的老年人開始出現各種疾病,與腸道的“長壽菌”的減少有密切的關係。

腸道菌群數量非常多,分為有益菌、有害菌、中間菌。這個“長壽菌”就是我們常說的益生菌(有益菌),它能粘附在腸內上皮細胞的刷狀緣上,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物學屏障,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並吸收身體的大部分營養。

其中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和壽命息息相關。歐美和日本的微生態調查也表明,長壽老人糞便中的有益菌數量,尤其是雙歧桿菌,跟中、青年人是差不多的。

▲缺乏益生菌的危害

益生菌含量預測

屁,其實是腸道益生菌的一種表達方式,益生菌吸收的營養越多,排出的氣體就越多,也就是說每天的排氣量可以預測益生菌的數量。

從醫生角度來說,每天排10個左右或十幾個屁,屬於比較健康的狀態。

腸道細菌、黏膜都是很好的保護屏障,但若人體內的氣體過多,黏膜會吸收這些“有毒氣體”,再進入血液,危害健康。

如果三天沒有排氣、排便,一定要及時就診查看,以防腸道異常有堵塞。

隨著年齡的增長,益生菌會逐漸凋亡,影響機體健康,如何延緩益生菌的消亡?

人體從外界攝入的益生菌,被稱為“過路菌”,可以接替人體本身的益生菌的工作,從減少緩人體自身益生菌的損失。但過路菌不會在體內久留,工作完後就會被排出體外,所以需要經常補充。

1、益生菌乳製品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益生菌營養品”,並非都有效,得看“配料成分表”。儘量選擇保質期短,要求低溫冷藏的乳酸菌產品,因為細菌本身也有壽命,時間越長,細菌也會死亡,對身體的貢獻也就會變小。

2、外源性益生菌

對於腸道工作不是特別理想的人,尤其是缺乏益生菌的中老年人,可以補充益生菌製劑。

經臨床研究表明,服用益生菌2~4周有效,可改善便秘、腹瀉等多種腸道疾病。隨著服用益生菌時間的延長,益生菌的有效性越明顯。

3、運動促進腸道活動

準備瑜伽墊或躺在床上,枕頭墊在腹部,趴10分鐘,隨後身體分別向左、向右晃動,可以促進腸道運動,幫助消化吸收。但得在飯後至少1小時進行。

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的排氣量可達到500ml。但網路上有人說“放屁越多,身體越好越長壽”,這是真的嗎?

“長壽菌”影響壽命

巴馬是有名的長壽之鄉,研究發現,巴馬長壽老人中的“長壽菌”含量特別高,甚至比常人高出100倍,可以增加壽命,也會增加排氣量。

嬰兒出生時,能從母體中得到大量的長壽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長壽菌越來越少。很多60歲以上的老年人開始出現各種疾病,與腸道的“長壽菌”的減少有密切的關係。

腸道菌群數量非常多,分為有益菌、有害菌、中間菌。這個“長壽菌”就是我們常說的益生菌(有益菌),它能粘附在腸內上皮細胞的刷狀緣上,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物學屏障,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並吸收身體的大部分營養。

其中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和壽命息息相關。歐美和日本的微生態調查也表明,長壽老人糞便中的有益菌數量,尤其是雙歧桿菌,跟中、青年人是差不多的。

▲缺乏益生菌的危害

益生菌含量預測

屁,其實是腸道益生菌的一種表達方式,益生菌吸收的營養越多,排出的氣體就越多,也就是說每天的排氣量可以預測益生菌的數量。

從醫生角度來說,每天排10個左右或十幾個屁,屬於比較健康的狀態。

腸道細菌、黏膜都是很好的保護屏障,但若人體內的氣體過多,黏膜會吸收這些“有毒氣體”,再進入血液,危害健康。

如果三天沒有排氣、排便,一定要及時就診查看,以防腸道異常有堵塞。

隨著年齡的增長,益生菌會逐漸凋亡,影響機體健康,如何延緩益生菌的消亡?

人體從外界攝入的益生菌,被稱為“過路菌”,可以接替人體本身的益生菌的工作,從減少緩人體自身益生菌的損失。但過路菌不會在體內久留,工作完後就會被排出體外,所以需要經常補充。

1、益生菌乳製品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益生菌營養品”,並非都有效,得看“配料成分表”。儘量選擇保質期短,要求低溫冷藏的乳酸菌產品,因為細菌本身也有壽命,時間越長,細菌也會死亡,對身體的貢獻也就會變小。

2、外源性益生菌

對於腸道工作不是特別理想的人,尤其是缺乏益生菌的中老年人,可以補充益生菌製劑。

經臨床研究表明,服用益生菌2~4周有效,可改善便秘、腹瀉等多種腸道疾病。隨著服用益生菌時間的延長,益生菌的有效性越明顯。

3、運動促進腸道活動

準備瑜伽墊或躺在床上,枕頭墊在腹部,趴10分鐘,隨後身體分別向左、向右晃動,可以促進腸道運動,幫助消化吸收。但得在飯後至少1小時進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