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鄉村旅遊開發,如何才能留住“鄉愁”?

在全國鄉村旅遊建設如火如荼的時候, 一組資料卻讓很多人陷入了沉思:最近10年, 90萬個村落徹底消失!於是如何留存心中的鄉愁寄託?也成為了如何規避鄉村旅遊開發弊端的出路。

人們為什麼會有鄉愁呢?就是因為社會工業化急遽發展, 日益交融互動, 效率速度優先的現代社會, 給我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 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空氣污染, 食品安全等。 於是安詳穩定, 恬淡自足的故鄉, 就成了城市人魂牽夢繞的地方, 回歸鄉里, 落葉歸根也成了人們的選擇和期望。 但是我們心中的鄉愁寄託, 依然是鄉村延續的最大任務, 鄉村的生活價值仍在, 因為傳統的鄉村生活不會完全消亡, 那是因為鄉村文化中溫暖人性柔化欲, 求的基因仍然強大, 其對人性、人際、人居、人文和人天的思考值得我們借鑒, 是我們當下生活急需的。

可是現在經過過度的“旅遊手段”加工過的”鄉愁“, 看起來真的讓人很”發愁“, 所以如何與時俱進, 尋找一條如何延續鄉愁的旅遊開發之路, 依然任重道遠。 因為可以預見鄉村生活是未來鄉村旅遊, 甚至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終極目標, 根據旅遊發達國家的既有經驗和我國旅遊發展大勢來看,

鄉村生活的旅遊化是達成這一目標的有效路徑。

鄉村生活的旅遊化簡單的說就是全域旅遊的鄉村版, 是有別於城市的一種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 更是一種精神的追求。 我們的鄉村生活旅遊化的實踐其實一直都在默默進行, 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大致分為四代:

第一代是“農家樂”鄉村旅遊;

第二代是以民俗村、古鎮為代表的鄉村旅遊;

第三代是鄉村度假;

第四代將是鄉村生活, 以提高人的生命品質為終極追求的形態和階段, 這將是居住和旅遊一體, 生活和工作無間的生命狀態。

所以“看的見山, 望的見水, 留得住鄉愁”, 不僅僅國家對於鄉村旅遊發展制定的一種硬性指標, 也是一種如何兼顧發展與保護的前瞻性指導, 更是對於新的旅遊發展形勢下, 城市人對於渴望心靈回歸的一種情懷訴求。

湯俊, 現任北京創行合一規劃設計院執行院長

旅遊專案要規劃, 要方案, 要創意, 怎麼辦?

諮詢老師:bjtj1717

關注公眾號:創行合一休閒農業創意中心

北京創行合一規劃設計院專注休閒農業與美麗鄉村、旅遊景區、農場、民宿、農家樂等旅遊規劃與策劃設計,

實現資源的有效對接, 締造一個全方位的生態鏈互動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