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隨州人來看:在農村有些東西只能借不能還你知否?

在我國農村由於地理環境上的差異化, 素有“十裡同族, 不同俗”的說法, 各地的風俗習慣差異很大。 如果你是一個農村娃, 瞭解這些風俗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 尤其是農村的一些禁忌習俗需要特別的注意, 以免做錯了遭人白眼相待!惹的別人還不高興!

在有些人眼裡, 農村亂七八糟的規矩太多, 這也講究, 那也講究的, 稍稍不注意就會犯忌。 其實, 這些風俗講究, 只是農村傳承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 是農村人在心理上得到慰藉的一個理由罷了!為的是圖個吉利, 也是一種擺脫苦難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根本沒有什麼惡意。

我們都說“有借有還, 再借不難嘛!”。 但在農村禁忌習俗之中, 有些東西借了是不能還的, 不還, 主家也不會怪罪於你。 有哪些東西在農村借了不用還呢?現在有好多的年輕人壓根兒就不知道。 下麵幾樣東西, 借了不還沒關係!別人不僅不會找你要,

更不會說你不講信用!

第一, 拐杖

拐杖這東西, 一般人家用不著, 除非是家中有病人需要或者有殘疾人;不然, 誰家都不會準備拐杖, 因為拐杖是專門對一些行動不便, 或者出事故的人準備的。 如果, 家中因為有暫時的需要, 恰巧隔壁左右有用過的拐杖,

去找村民借, 被借者會很高興, 認為是把晦氣給送走了。 拐杖借了即便不需要了, 以後也不用還的。 這些規矩作為農村人都懂的, 也沒有人去還, 除非兩家有敵對思想!

第二, 藥罐

在農村借藥罐子的風俗是最普遍的, 有的地方, 一個村子中基本上沒有幾個藥罐子。

農村的藥罐子都是你借他借的, 借了也不用還。 以前, 一般人生病了, 需要用藥罐子熬藥, 即使現在農村, 藥罐子也還是存在的, 很多農村地方仍然用藥罐煎藥, 但一般都是哪家用了就放哪家, 除非有需要, 一般都不會去還。

第三是香火

這個不涉及還不還的問題, 香火壓根就不能借出去。 香火啥意思呢, 農村人說香火都懂得, 就是傳宗接代, 我自己家傳宗接代的東西, 怎麼能借出去呢!這不是說要自己家斷子絕孫了嗎!所以大家都得記著, 香火這個東西不能借出去, 借出去太不吉利了。

第四是老酵

就是酵母, 用來發麵的物品。 農村每家的女主人, 每次做面都會留下來一塊, 用玉米皮包好, 懸掛在房梁上或者屋簷下, 這樣不容易落灰, 下次和剛和好的面揉在一塊, 這樣就能自然醒面了, 等醒好了面在留下一塊, 迴圈使用。 往往一塊酵母最長的能用幾年的時間, 接頭是不能借的, 去借主人家也不會給, 別人把接頭借走了自己就沒發麵了。 這個有借的, 但是你最好別上門去借。你開了口,不給傷感情,給了主人自己傷心呐。

為啥呢!因為酵母是發麵用的,意味著“發發發”,這是好兆頭,借出去了不是觸黴頭嗎。

農村的各種習俗和禁忌,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實際上是表現了農村人對於平安、健康、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這些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農村風俗和習慣,將隨著農村的快速發展,隨著農村人的思想不斷變化而慢慢消失,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將漸漸地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但是你最好別上門去借。你開了口,不給傷感情,給了主人自己傷心呐。

為啥呢!因為酵母是發麵用的,意味著“發發發”,這是好兆頭,借出去了不是觸黴頭嗎。

農村的各種習俗和禁忌,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實際上是表現了農村人對於平安、健康、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這些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農村風俗和習慣,將隨著農村的快速發展,隨著農村人的思想不斷變化而慢慢消失,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將漸漸地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