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都法庭:穿行田間地頭的“走心”人

原題:三都法庭 穿行田間地頭的“走心”人

三都法庭的法官實地查看引發糾紛的羊圈。 覃柳面 攝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法院三都人民法庭,

轄三都、土博、裡高、百朋4個鄉鎮, 轄區面積1020.27平方公里, 13.97萬人, 以種植花草苗木、蔥花、青花梨、蓮藕等經濟作物為主, 觀光農業繁榮。

針對轄區面積較廣、人口較多、社會經濟活動活躍的情況, 三都法庭的幹警穿梭在田間地頭、村前屋後, 對群眾的矛盾糾紛“走心”, 用腳步、行動和耐心為轄區經濟“動起來”、社會秩序“穩下來”, 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用腳步拓展司法的維度

8月11日下午2時多, 室外的溫度接近攝氏40度, 但三都法庭庭長莫俊玲卻在蔥花地旁, 仔細檢查排水溝的修建情況。

今年5月, 家住三都鎮三都村的村民覃會, 認為自家蔥花地被同村覃秀家排出的水泡了, 便用混凝土將覃秀家的排水口堵住, 導致覃秀家下雨天遭受雨水浸泡。

兩家人因為排水問題矛盾激化, 多方調解都沒有效果。 6月24日, 覃秀將覃會告上法庭。

案情並不複雜, 但是農村的案子往往涉及鄰里關係、親戚關係等, 簡單的判決不僅解決不了矛盾, 還可能激化矛盾。 從立案到開庭審理到庭後調解, 莫俊玲已經來三都村5次了:第一次吃了兩家的閉門羹、第二次在爭吵聲中結束、第三次讓雙方強硬的態度有了鬆動、第四次兩家終於能坐下來好好談談、第五次才終於讓雙方達成修建排水溝的共識……

“法官, 那麼熱的天, 你還為了我家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跑一趟, 我都不好意思了, 我一定會儘快做完的。 ”覃秀聽到莫俊玲過兩天還要過來查看進展的時候, 立刻再三保證自己一定會儘快完工。

“人民法庭的案件, 一次調解成功的鳳毛麟角, 跑二三次很正常, 七八次的更不少!多跑、多走是在法庭辦案的訣竅。 ”莫俊玲深有感觸地說。

莫俊玲介紹, 幹警們踏遍了轄區的山山水水, 邀請當地基層組織參與該類案件的訴前、訴中的調查和調解, 及時對當事人進行心理干預等工作。 還選取典型家事案件, 進村入戶就地開庭, 利用集日、圩日, 進入鄉村開展針對性的法律宣講, 製作通俗易懂的宣傳手冊, 提高轄區群眾的法律意識。

近兩年, 三都法庭開展巡迴審判22次, 開展普法講座17場次, 惠及2000多人次。

用行動突破司法的難度

隔著一堵牆的鄰居, 卻因為一個羊圈, 造成了長達兩年的恩怨。 5月3日, 平日裡互相謾駡的三家人,

再次坐在一起談笑風生。

百朋鎮小山村的村民韋某, 依靠養殖山羊發展經濟, 但羊舍散發出的臭味, 對周圍鄰居的生活產生影響。 2015年9月9日, 鄰居李某、張某在韋某外出時, 將韋某的羊舍推倒, 韋某房屋和羊舍連接部分的瓦片被掀翻。 隨後, 3家人經常發生衝突, 鎮政府、村委、派出所多次調解, 均無果。

今年6月12日, 韋某起訴至三都法庭, 請求判令李某、張某恢復其房屋原狀, 賠償被推倒的羊舍損失8120元。

庭審當天, 大量村民前來旁聽, 雙方再次發生激烈爭吵。 在農村, 宗族之間關係緊密, 且糾紛由來已久, 審理稍有不慎, 雙方的矛盾就會在庭審中激化, 不利於村、鎮的穩定。

休庭後, 莫俊玲聯繫雙方當事人、當地村委、司法所,

一同進村調查, 發現韋某的羊舍沒有處理好排泄物, 高溫天氣下散發出的惡臭嚴重, 不僅是李某、張某, 其他圍觀的村民也多有不滿。 看似是3家人的糾紛, 實際上涉及周邊村民的生活環境。

莫俊玲特意帶領雙方當事人繞著羊圈周邊走, 韋某在下風向的李某和張某家, 聞到了羊圈散發的惡臭, 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對立的情緒有所消除。

莫俊玲借此機會, 勸誡韋某發展生產也要保護環境, 遵守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 多和鄰里溝通。 一起長達兩年的鄰里糾紛, 在莫俊玲法官的努力下得到了解決。

“老百姓都很樸素, 你事情辦得公正, 他就會心服口服, 多想想, 很多案子就會找到突破口, 多動動, 就會有新發現。 ”莫俊玲說, 巡迴辦案、夜間辦案……都是三都法庭的工作常態,法庭幹警心裡裝的是群眾的煩心事、不平事,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讓群眾感知法律的公平正義。

用耐心傳遞司法的溫度

三都鎮世界村地處偏遠,從三都法庭出發,需要兩個小時的路程,但為了一起離婚案,法官周弦已經是第四次來到這裡了。

在村裡人的觀念裡,毀人姻緣是被人戳脊樑骨的事情。當周弦到村裡尋找被告覃某時,不論是覃某的親人還是村幹部或是普通村民,都不願透露他的去向。為了尋找覃某,周弦不斷地打電話、進村進行法理解說,讓村民的態度有所轉變,告知了覃某的下落。

周弦多次往返於世界村和覃某所在的廣東,進行調解,讓這起離婚案件圓滿解決,而那些原本對法官避之不及的村民,看到法官辛勤的工作後,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群眾一開始不理解很正常,只要我們真誠地耐心地為群眾辦實事,他們慢慢地就會理解。”周弦說。

“1個法庭,5名幹警,476個村。我們紮根於基層,也服務於基層,用審判定紛止爭,用調解排憂解難,用宣講明理釋法,為轄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莫俊玲對於法庭工作有很深的感觸。

文/圖:桂 西 覃柳面

巡迴辦案、夜間辦案……都是三都法庭的工作常態,法庭幹警心裡裝的是群眾的煩心事、不平事,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讓群眾感知法律的公平正義。

用耐心傳遞司法的溫度

三都鎮世界村地處偏遠,從三都法庭出發,需要兩個小時的路程,但為了一起離婚案,法官周弦已經是第四次來到這裡了。

在村裡人的觀念裡,毀人姻緣是被人戳脊樑骨的事情。當周弦到村裡尋找被告覃某時,不論是覃某的親人還是村幹部或是普通村民,都不願透露他的去向。為了尋找覃某,周弦不斷地打電話、進村進行法理解說,讓村民的態度有所轉變,告知了覃某的下落。

周弦多次往返於世界村和覃某所在的廣東,進行調解,讓這起離婚案件圓滿解決,而那些原本對法官避之不及的村民,看到法官辛勤的工作後,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群眾一開始不理解很正常,只要我們真誠地耐心地為群眾辦實事,他們慢慢地就會理解。”周弦說。

“1個法庭,5名幹警,476個村。我們紮根於基層,也服務於基層,用審判定紛止爭,用調解排憂解難,用宣講明理釋法,為轄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莫俊玲對於法庭工作有很深的感觸。

文/圖:桂 西 覃柳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