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薊州法院六成以上家事案件以調解撤訴方式結案

天津北方網訊:“家事案件具有人身屬性, 在劍拔弩張的表像下還帶有濃濃的人情味, 我院在實踐中探索出一套專業化、人性化的多方聯動家事糾紛化解模式, 讓‘病態’婚姻家庭關係盡可能得到修復。 ”今天上午, 記者從薊州區法院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 該院六成以上家事案件以調解、撤訴方式結案。

薊州區法院新聞發言人李繼久介紹, 該院家事案件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徵:一是當事人大多是農民。 2014年至2016年家事案件總結案4553件, 其中有4307件案件當事人是農民。 其中多數人文化程度不高, 喜歡講直理且思想保守,

通常爭執比較激烈。 二是城鎮化進程中新問題凸顯。 近年來, 薊州區新城拆遷安置建設工程, 使得很多農業家庭獲得了房屋補貼和拆遷款項。 隨著財富的驟增, 夫妻之間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也受到了猛烈的衝擊, 打破了長期以來家庭的穩定, 以往賴以維繫的小農式婚姻家庭關係受到了嚴重考驗, 以致離婚案件呈低齡化趨勢發展, 中年群體離婚案件、析產繼承案件增長。 三是易產生連鎖反應。 由於家事糾紛往往牽連到親屬中若干個小家庭, 因此一個案件處理不好, 極易引發連鎖反應。 比如, 劉氏父子家事糾紛系列案, 自2011年至2015年期間, 以該父子為原被告的各類民事案件總計7件, 包括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所有權確認糾紛、確認合同無效糾紛、遺囑繼承糾紛,
除此之外相關聯的還有劉父與其妻子張某的婚內扶養費糾紛、離婚糾紛, 以及與其妻兄的排除妨害糾紛等3件民事案件, 還有1件關於撤銷房地產權證的行政案件。

針對上述問題, 薊州區法院在院機關成立了家事審判庭, 在上倉法庭、邦均法庭設立了家事審判合議庭, 在別山法庭、馬伸橋法庭和下營法庭指定了獨任法官專門審理家事案件, 打造出覆蓋全區範圍的專業審判隊伍。 其次, 對家事調解實行網格化管理, 形成了區法院、區司法局、區婦聯三部門共同參與, 家事審判庭、家事專業調解委員會、家事糾紛聯絡站、婦女兒童維權聯繫點四個職能機構相結合的家事調解組織架構,

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覆蓋區、鎮鄉(街)、村(居)的三級調解員網路。 此外, 引入家事調查制度。 區法院與區司法局協作, 從鄉鎮司法所選聘經驗豐富的司法人員為家事調查員, 對當事人的婚姻狀況、身心狀況、家庭關係、經濟狀況等必要事項進行調查, 探明矛盾根源, 為法官制定審理或調解方案提供參考。

自2016年6月被確定為家事審判試點以來, 薊州區法院家事案件結案1165件, 其中以調解、撤訴方式結案729件, 占62.58%, 且沒有產生上訪信訪和矛盾激化事件, 社會效果良好。 (北方網編輯侯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