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壽石不老和自強不息——吳清源詰棋漫談(上)

壽石不老和自強不息——吳清源詰棋漫談(上)

吳國繁

資深的棋迷看了文章標題可能會心一笑, 他們知道這是吳清源大師兩本詰棋集的書名。

“吳清源在圍棋界的地位比愛因斯坦在物理界的地位高。 ”這是楊振寧在2014年吳清源大師一百歲紀念活動中說的, 我深以為然。 記得看了這條新聞的當天晚上我做了個夢, 大師讓先小林光一下了一盤紀念對局, 白棋輕靈飄逸、揮灑自如, 中盤輕鬆取勝。 由此可見, 大師在我心中崇高的地位。 有些稱號是吳清源大師獨有的, 比如“大師”, 當然有些著名棋手也能稱作大師,

但是單稱“大師”時, 一定是指吳清源, 就像“主席”就是毛主席的專有名詞一樣。 還有些名頭, 更是大師獨有的, 充分說明了大師的崇高地位, 比如“昭和棋聖”、“十番棋之王”、“古今第一人”、“圍棋之神”……

說到詰棋, 我們知道詰棋是來自日本的圍棋術語, 我們習慣叫做死活題。 當然, 嚴格說來, 詰棋和死活題還是有點區別的。 詰棋是指棋手精心設計的饒有趣味的死活與攻殺方面的題目, 裡面蘊藏著很多意想不到的巧妙手法, 既有欣賞價值, 也有提高棋藝的功能。 詰棋體現作者的獨創性和巧妙構思, 比一般死活題更嚴謹, 具有初手唯一的特性, 也就是說第一手只此一手, 而死活題可能有多種答案。 “詰”是中國漢字。 詰, 問也, 責問、追問、查究的意思。

詰棋的說法我們圍棋界已然接受並使用。

還有一個字我特別想說說, 就是“碁”這個字。 “碁”當然是漢字, 專指圍棋。 只要出現這個字, 就是專指圍棋, 其他棋類不能用。 在古代, 圍棋始稱弈, 又名碁。 可惜, “碁”這個字我們現在很少使用了, 倒是日本繼承下來一直沿用至今。

囲碁、詰碁、十番碁、打碁集、蛤碁石、碁盤、碁笥等等。 圍棋日語裡寫成“囲碁”, 囲也是漢字, 古同圍。 去年賢侄蔣辰中職業三段在蘇州創辦圍棋教室, 我就推薦使用了這個“碁”字, 是謂“新碁點”。 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棋”這個字日本也使用, 比如中國棋院、日本棋院, 棋士、棋力等, 用的就是“棋”這個字。

現在享譽棋界的人工智慧AlphaGo, 翻譯過來就是阿爾法圍棋。 為什麼圍棋在英文裡稱作Go, 因為碁在日語裡發音就是Go, 這是日本長期在歐美宣傳推廣圍棋的結果。 這兩天看到TWT騰訊圍棋錦標賽的報導, 英文是Tencent weiqi tournament, 用的是Weiqi而不是Go, 真心欣慰。 我想總會有一天, 圍棋在世界上的稱呼會恢復到本來的名稱。

還有日本把裝棋子的容器稱作棋笥,

笥也是漢字, 本意是有專門用途的竹制容器。 棋笥稱呼起來比棋盒、棋罐要文雅。 當然, 棋笥在選材做工上是非常講究的, 所以很多也只能稱作棋盒、棋罐, 不能把裝棋子的道具都叫做棋笥。 日本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有些地方比我們做得好, 本來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字, 現在卻感覺是我們在跟他們學。 不過人家用得好, 我們再學回來也是對的。 過去作為圍棋強國的日本, 確實對圍棋的發展做了大量的貢獻, 我們在向他們學習的過程中, 也學習沿用了他們的一些圍棋術語, 比如手筋、手割、見合、氣合、急所等。

說起圍棋, 就有聊不完的話題, 書歸正傳, 我們來聊聊吳清源大師的詰棋。 大師的詰棋作品和他名揚四海的棋局一樣, 精彩紛呈, 這也是大師留給圍棋界的寶貴財富。 作為有志的棋手, 大師的詰棋都應該好好看看, 即使是欣賞也是令人賞心悅目, 不容錯過。

大師公開出版的詰棋集有12部, 其中大師原創作品9部, 解說古典著作3部, 共計20本。 以下是書目和出版時間:

1、《吳清源詰碁集—初級編》1975年(人民體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吳清源圍棋死活題精選》

2、《吳清源詰碁集—上級編》1975年(蜀蓉棋藝出版社的《吳清源圍棋高級死活集》)

3、《吳清源鬼手三十題》 1978年(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鬼手妙手魔手》)

4、《100萬人的詰碁3-吳清源》(台版世界文物出版社的《吳清源詰棋集》)

5、《吳清源詰碁集—壽石不老》1995年

6、《吳清源詰碁集—自強不息》1997年

7、《吳清源詰碁道場》(上)2005年

8、《吳清源詰碁道場》(下)2005年

9、《玄妙—吳清源詰碁》2007年

10、《吳清源的碁經眾妙》5冊,吳清源解說,1974年

11、《官子譜》4冊,吳清源解說,1977年出版

12、《玄玄棋經集》2冊,吳清源解說,1980年出版

這些著作大部分沒有在國內出版,令人十分遺憾,我等吳清源迷只能尋覓日文版來翻閱。好在詰棋主要看棋譜,無需太多文字,加上日語裡也有很多漢字,也算能夠大部分看懂。

我最喜歡的是《壽石不老》和《自強不息》這兩本書,不僅內容好,編排合理,而且書名很有文化氣息,封面設計高雅,印刷裝幀精美,色彩豔麗,令人愛不釋手。這兩部書都是大師的助手牛力力整理成集的,大師分別為兩部書取名為《壽石不老》、《自強不息》,分別於1995年和1997年出版。“自強不息”容易理解,這可以說是大師一生的寫照。“壽石不老”從何而來呢?聽我慢慢道來。

大家都知道吳清源大師1914年6月出生于福建閩侯,同年10月便隨全家遷往了北平。很少人知道吳清源的祖籍是浙江桐鄉石門,這裡被稱為“吳家石門”。吳家的老祖宗吳涵得中康熙壬戌科榜眼,後官至左都禦史(正二品)。因審案公允,獲康熙皇帝御賜“慎行”二字,吳涵遂以為堂名。1825年,“慎行堂”裔孫吳渶中舉後赴福建任學官(主管學務的官員),不久晉升為“漳州府學”的教授(清代學官中最高的一級),吳渶也就成了福建族姓的始祖,此人便是吳清源的曾祖父。吳清源晚年曾囑咐裔孫尋訪石門祖根,並書“壽石不老”,以表追祖懷鄉之情。這就是“壽石不老”的來源。非常遺憾的是,大師“壽石不老”的手跡沒有公開發表,我們沒能看到。要知道大師的墨寶也是好生了得,有很高的造詣。

2、《吳清源詰碁集—上級編》1975年(蜀蓉棋藝出版社的《吳清源圍棋高級死活集》)

3、《吳清源鬼手三十題》 1978年(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鬼手妙手魔手》)

4、《100萬人的詰碁3-吳清源》(台版世界文物出版社的《吳清源詰棋集》)

5、《吳清源詰碁集—壽石不老》1995年

6、《吳清源詰碁集—自強不息》1997年

7、《吳清源詰碁道場》(上)2005年

8、《吳清源詰碁道場》(下)2005年

9、《玄妙—吳清源詰碁》2007年

10、《吳清源的碁經眾妙》5冊,吳清源解說,1974年

11、《官子譜》4冊,吳清源解說,1977年出版

12、《玄玄棋經集》2冊,吳清源解說,1980年出版

這些著作大部分沒有在國內出版,令人十分遺憾,我等吳清源迷只能尋覓日文版來翻閱。好在詰棋主要看棋譜,無需太多文字,加上日語裡也有很多漢字,也算能夠大部分看懂。

我最喜歡的是《壽石不老》和《自強不息》這兩本書,不僅內容好,編排合理,而且書名很有文化氣息,封面設計高雅,印刷裝幀精美,色彩豔麗,令人愛不釋手。這兩部書都是大師的助手牛力力整理成集的,大師分別為兩部書取名為《壽石不老》、《自強不息》,分別於1995年和1997年出版。“自強不息”容易理解,這可以說是大師一生的寫照。“壽石不老”從何而來呢?聽我慢慢道來。

大家都知道吳清源大師1914年6月出生于福建閩侯,同年10月便隨全家遷往了北平。很少人知道吳清源的祖籍是浙江桐鄉石門,這裡被稱為“吳家石門”。吳家的老祖宗吳涵得中康熙壬戌科榜眼,後官至左都禦史(正二品)。因審案公允,獲康熙皇帝御賜“慎行”二字,吳涵遂以為堂名。1825年,“慎行堂”裔孫吳渶中舉後赴福建任學官(主管學務的官員),不久晉升為“漳州府學”的教授(清代學官中最高的一級),吳渶也就成了福建族姓的始祖,此人便是吳清源的曾祖父。吳清源晚年曾囑咐裔孫尋訪石門祖根,並書“壽石不老”,以表追祖懷鄉之情。這就是“壽石不老”的來源。非常遺憾的是,大師“壽石不老”的手跡沒有公開發表,我們沒能看到。要知道大師的墨寶也是好生了得,有很高的造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