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第一個專談農業石刻文獻《勸農文》碑在陝西漢中境內

漢中境內石刻很多, 但從專業角度來講, 專談某一方面的並不多, 尤其是農業。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 具有幾千年的耕種歷史,

從農業角度向上溯源, 我們驚奇的發現, 中國第一個專談農業石刻文獻《勸農文》碑在陝西漢中洋縣境內。

新中國成立後, 舊縣衙二堂房舍改建, 將這些碑分別砌於各小房間, 外糊於泥。 1973年8月, 漢中地區從事文物調查工作的同志, 在洋縣革委會的協助下,

根據《洋縣誌*金石志》所載7碑, 按圖索驥, 才得以找出。 《勸農文》碑便是其中一方。 這方石碑對於我們研究古代農業發展史來說, 便是一件極為珍貴的實物史料。

石刻從南宋至今已有800餘年, 剝蝕嚴重, 漫患不清, 以研究考證, 揣度擬補, 將其內容予以整理, 使其發生社會效力, 從而為我所用。

這通石碑是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刊立, 碑名《勸農文》, 專談農業。 它從勸告農民改變保守思想, 改一年一料為一年兩料, 勤耕細耨, 深耕淺種, 加強田管, 施肥增產, 講究農村衛生, 減少農民疾病, 和睦鄰里, 團結互助等問題全部談到。 碑文兩千餘字, 言言金玉, 都敲在勸農的點子上, 沒有廢話。

究其歷史原因, 是南宋吸取了北實滅亡的教訓, 為鞏固偏安政權的經濟基礎, 不得不重視農業生產, 故在各級政權機構中, 設置專管農業的官職, 如“勸課農桑, 則有勸農使”。

宋代洋州, 上屬興元府,

位於漢中盆地東端, 西距漢中五十餘公里。 山川秀麗, 氣候溫和, 土地肥沃, 物產豐富, 且地理位置重要, 東連襄、漢, 南蔽巴、蜀。 自古就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戰友據著重要地位, 而南宋又是抗金的前哨主陣地, 是糧食、賦稅的主要地區, 因此, 洋州水利、農業的興衰, 直接關係到南宋的存亡。

《勸農文》,是從勸告農民發展農業生產著筆,談到了南宋洋州地區的一些農業狀況,但為我們今天研究整個南宋版圖內的農業情況,提供了一個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勸農文》,是從勸告農民發展農業生產著筆,談到了南宋洋州地區的一些農業狀況,但為我們今天研究整個南宋版圖內的農業情況,提供了一個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