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教育|孩子犯錯了怎麼辦?

《廣州日報》的一則新聞:廣州白雲某小學的三年級教室裡, 學生在玩遊戲, 喊單數月男生起立, 喊雙數月女生起立。

喊到“八月”的時候, 所有的女孩都站了起來。 一名九歲的男孩, 在同桌的椅子上放了一支油性筆, 十幾釐米長, 九十度垂直, 筆尖朝上。

女孩毫無防範地坐下, 瞬間, 筆尖戳破右側大腿, 慘叫的聲音不忍去聽,女孩第一時間內將筆拔出, 衣服、筆上都是鮮血。

父母將孩子送往醫院, 醫生說筆尖的位置很難確定, 開刀取物的話, 成功率不高, 且對身體的創傷不可估量, 建議先觀察。 半個月後, 女孩腹股溝淋巴結發炎。

父母只好轉院, 轉了三四次, 折磨了大半個月, 才通過微創手術, 將下體內的異物取出, 七毫米長的筆尖已被拗成V形。

再來看看男孩的家長是怎麼做的。

出事當天, 男孩的家長替兒子請了三天假, 說是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 以“還是個孩子”為藉口, 將一半的責任推給學校。

女孩的父親讓男孩家長過來墊付5000塊醫療費。 男孩的家長竟毫不知恥地說, 你們這是敲詐, “問了多家醫院, 都說差不多1000元就能搞掂”。

更無恥的是, 男孩的家長竟然要對方為自己著想:“但是現在的問題在於錢, 也得為對方省一下錢, 不能亂花嘛。 ”呵呵, 還有臉說亂花?

我就想問一句, 如果給你一千塊也在你的身上試一次, 你同意嗎?你要是同意, 那我可以給你十萬塊。

如果說, 男孩的做法多少帶有點無知無畏的話, 那麼男孩家長的做法簡直是不可饒恕。 熊孩子並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 熊孩子背後那些自以為是熊家長。 那些以“還是孩子”為藉口的溺愛、逃避與跋扈。

我們在不斷地讓步, 為自己找理由, 為孩子們開脫。

“還是個孩子”, 已經成了中國家長最不要臉的藉口。

對孩子, 我們的文化有著不可辯駁的崇拜感, 人類最美好的詞也一定屬於他們。 孩子是天使, 沒錯, 他有天使的可能。 但別忘了, 他也有成為惡魔的可能。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戈爾丁, 寫了一部著名的小說《蠅王》: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一架飛機被擊落在了荒無人煙的珊瑚島上, 裡面全是男孩。

這群從文明社會而來的孩子開始了新的生活,

採集食物、建造房子、燒火做飯、發信號求救。 但好景不長, 有序很快變成混亂、鬥爭與殘殺。

他們用削尖了的木頭, 像殺死野豬一樣, 準備將自己同伴活活捅死。 珊瑚島變成了殺戮的戰場。

戈爾丁說, 人性有三層:第一層, 生物性, 偏向惡;第二層, 社會性, 善惡兼有;第三層, 精神性, 偏向善。

他發現, 一個孩子, 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教育和制止, 在沒有制度約束、懲罰機制的情況下, 很容易做出野蠻的舉動, 生物性中的惡便傾瀉而出, 並產生巨大的破壞力。

“還是個孩子”本質上是種放任, 讓孩子逃避教育、約束和懲罰。 並在心理上暗示, 你可以不用為你行為負責, 久之, 人格缺口越放越大, 從最初的“熊孩子”,

變成最後的“熊大人”。

別覺得現在“還是個孩子”, 將來就有可能是個惡魔。

孩子犯了錯, 你說“他還是個孩子”, 逃避懲罰, 也逃避了責任, 你為了自己找了聰明的理由, 還自詡得意, 但你肯定沒想到, 其實, 你害了孩子。

從出生那刻起, 孩子就是全能自戀者, 世界以我為中心, 必須無條件滿足我的要求。 你一直把孩子當孩子, 那他就永遠都是個“孩子”:不思考行為的後果, 更不承擔後果的責任。

當你不把一個孩子當作完整的獨立思想體看待時, 孩子也會覺得自己用不著擁有理性, 不用為自己的舉動負責, 更不用考慮他人的感受——一個完全的利己主義者就此養成。

“還是個孩子”真的能害死孩子。

現在的孩子, 犯錯成本太低, 他們根本不明白,

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我們對孩子沒有已寫控制、抑制、約束, 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 這樣的教育不對的。

一個錯就是一個錯, 即使改過來也有痕跡, 要是改過來太容易了, 我們就會輕易地放錯。

孩子犯錯, 一定要受到懲罰, 讓他明白, 你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哪怕你是孩子。 父母不懂得教育孩子, 社會定會狠狠地教育他。

1.有效溝通

要讓孩子明白, 我為什麼懲罰你, 讓他明白, 有些事可以做, 有些事不能做, 做了不能做的事情, 就會收到懲罰, 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 心理會有一道防線:這個事情不能做。

2.立即執行

立即執行, 是保證效果關鍵, 犯錯了就要付出代價, 哪怕你是孩子。 追加的懲罰, 只會讓錯誤的效果大打折扣。 可以避免當眾懲罰, 但拖延的時間拖得太久,別期待孩子會自己反思。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孩子也不例外。

3.前後一致

同樣的錯誤,今天罰了,下次再犯,同樣要罰,不貳過。爸爸是這樣罰的,母親也這樣罰。

4.守住底線

有些基本的底線堅決不能觸犯,比如偷竊,這樣的事情堅決不能縱容,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當然,所有的懲罰都以教育孩子為前提,而不是成為發洩自己不滿的藉口,打也好、罵也好,不能傷害孩子的人格,這是底線,不然就從一個極端掉入另一個極端了。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隨便打罵孩子。

但拖延的時間拖得太久,別期待孩子會自己反思。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孩子也不例外。

3.前後一致

同樣的錯誤,今天罰了,下次再犯,同樣要罰,不貳過。爸爸是這樣罰的,母親也這樣罰。

4.守住底線

有些基本的底線堅決不能觸犯,比如偷竊,這樣的事情堅決不能縱容,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當然,所有的懲罰都以教育孩子為前提,而不是成為發洩自己不滿的藉口,打也好、罵也好,不能傷害孩子的人格,這是底線,不然就從一個極端掉入另一個極端了。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隨便打罵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