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家醬來百家味,烀好的醬豆紅撲撲

小雪天兒烀大醬

文/李鳳芹

選稿:中鄉美二室主編 李巧篆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2017年小雪的節氣時間是11月22日。 農曆十月初五, 這一天, 冬天來到了。

小雪豔陽照滿屋, 農家忙把大醬烀, 百家醬來百家味, 烀好的醬豆紅撲撲……

天兒就是過得這樣快, 剛剛過去的立冬, 小雪節氣一轉眼就來到了。 大地剛剛封凍, 伸出的手兒往外一放, 頓時感覺又冷又涼, 頭上圍著圍巾, 手上帶著手套, 農家婦女出外幹活, 是最保曖的方式之一。 閑瑕之餘, 飯前飯後, 街上的年輕媳婦們又該互相打招乎了, “你家烀醬沒?”, “該烀了”, “十月天兒挺好,

趁著天好, 不太凍手凍腳, 把醬烀好就沒啥活了。 ”“雖然集上超市有賣各種各樣的塑膠代包裝的醬, 但要常吃, 還是咱家自己下的大醬好吃。 ”前街後街的媳婦們一交流, 選在農曆十月天氣好的日子裡, 家家煙筒裡都冒著濃煙, 山屯裡烀醬開始了。

醬豆一般的人家不用到集上買的, 誰家想烀醬都留一塊空閒地, 要不就是地頭地腦山邊地節子種點豆子, 烀醬, 炒鹽豆啦, 種點豆子留著備用。

生活在農村, 什麼節氣幹什麼活兒, 這也是節氣給農家的一種生活習慣吧。 比如, 到了立冬天就短了, 早上晚一點吃飯, 晚上早一點吃飯, 一般的農家是兩頓飯。 十月是雙日子, 非得在十月烀醬, 至於是老祖宗們怎樣發明的, 為什麼吃大醬,

烀大醬, 為啥是十月雙日子烀醬, 人們有時會議論這些話題, 但誰又說的清楚呢?當然, 也無人考察這無邊無沿的話題。

閑著沒事的老婆婆們, 早把烀醬的豆子挑好了, 挑粒大飽美的, 豆子要幹淨, 豆子好下的醬也好吃。

大灶坑的火架起來了, 烀醬要用些硬實耐燒的柴火,

樹杆子, 木棒子。 大鐵鍋裡放上水, 把豆子用清水洗淨, 鍋裡的水不能添的太多, 太多的水, 烀出的豆子水啦吧嘰, 太少的水, 容易糊鍋。 有經驗的媳婦早就撐握好了豆子和水的比例。 拿笊笠在烀豆的鍋裡, 上下翻動幾下, 就知道豆子和水上下差不多少。

豆鍋燒開了, 開鍋的豆兒很香, 香味飄在屋裡, 院子裡, 甚至飄在大街上, 從街上路過哪家大門口聞著開鍋的豆香, 就知道誰家開始烀醬豆了。 大鐵鍋裡木頭火旺, 得看住豆鍋, 火燒的大容易把豆湯流出鍋外, 別把豆湯都流出來, 這些可都是大醬的精華。 木頭火燒過以後, 留有木炭, 大鐵鍋裡醬豆慢慢咕嘟著, 鍋底不能沒火, 沒火醬豆在鍋裡捂上一天, 做出的大醬面乎乎的,

沒有醬香味。 有時燒點玉米杆, 火苗弱一些也行, 讓大鐵鍋裡熱氣騰騰。

一般烀豆醬都在上午八點開始, 醬豆一直在大鍋裡慢慢煮沸著, 有時斷火也可以, 悶上一會兒, 得到下午五六點鐘醬豆才可以出鍋, 長時間的悶煮, 烀成紅褐色色澤越褐色越好, 做出的大醬才有濃濃的醬香。

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 到了十月烀醬的季節, 一般都趕在晚上燒火烀醬, 那時烀醬都用石碾子碾醬, 有的山屯人家, 一個屯子只有一磐石碾子, 屯子裡人家多, 都得排號碾豆醬。 碾豆醬挺好碾的, 一個人也能推動碾杆, 那時誰家都得烀個三十斤二十斤醬豆, 十月的天兒, 白天很短很短, 碾道裡忙得熱火朝天。 山屯裡烀醬也成了一道最美的風景。

後來, 隔了幾年, 不知什麼人家從哪兒學來碾豆醬的新方法。 就是用梨木做成一個醬杵子, 可能是梨木硬的緣故, 樣子和鐵鍬差不多, 醬杵把兒和鐵鍬把一樣, 醬杵把兒底下是一個圓形長長點的象個木棰子。 把烀好的醬豆放在洗涮幹淨的缸裡, 用醬杵子這麼一杵杵的,醬豆要熱乎乎的,幾十斤的醬豆一會兒杵完。這個方法挺實用,來家裡就把醬豆杵細了。一般的農家都有這個醬杵子,方便,實用,誰家都有果樹園,梨木有的是,自己家裡就能做,用不著到外地去買。

現在不同了,家家都有一個手搖絞醬豆的小機器,這個絞醬機,可以絞韭菜花,還可以絞辣椒沬……

絞細的醬豆放在桌子上,用手摔成一個個醬塊子,估摸著二斤一塊,三斤一塊那樣大都行,醬塊太大了,發酵不好。不管你是多少斤醬豆,醬塊摔出來要成雙,不能摔出單個來,到底為啥是雙數,可能就是圖個吉利吧。農村的火炕,冬天裡也是熱乎乎的,找幾根玉米杆兒,放在炕梢,把醬塊用幹淨的白紙包好,放在玉米杆上,就等著醬塊子發酵了,來炕上呆上幾個月,來年春農曆二月初一,就開始下醬了。這時的醬塊子,早就發酵好了。

農村的婦女,每天都在外邊勞作,任憑風吹日曬,比城裡婦女容顏要粗糙顯老很多。農村婦女上要伺候老人,下要培育自己孩子,自家的土地也要經營好。農村哪個農家婦不會烀醬下醬呢,農村婦女烀的醬下的醬家家好吃,農村婦女外表粗糙顯老,可心裡秀氣著呢。烀的醬豆香,飄在大街上,飄在山屯裡,飄滿整個山鄉!

作者:李鳳芹筆名“山草”。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山神廟鄉人,農民,小學文化。葫蘆島市作家協會,遼寧省散文學會,連山區作家協會會員。部分作品陸續在《葫蘆島晚報》,《葫蘆島日報週末》,《晚晴報》,《遼寧老年報》,《綏中文藝》,《遼海散文》,《連山文藝》,《遼西風》,《古城文藝》,《渤海文藝》,《遼寧青年》等報刊雜誌發表,有作品在葫蘆島市作協,連山區作協聯合徵文中獲獎。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用醬杵子這麼一杵杵的,醬豆要熱乎乎的,幾十斤的醬豆一會兒杵完。這個方法挺實用,來家裡就把醬豆杵細了。一般的農家都有這個醬杵子,方便,實用,誰家都有果樹園,梨木有的是,自己家裡就能做,用不著到外地去買。

現在不同了,家家都有一個手搖絞醬豆的小機器,這個絞醬機,可以絞韭菜花,還可以絞辣椒沬……

絞細的醬豆放在桌子上,用手摔成一個個醬塊子,估摸著二斤一塊,三斤一塊那樣大都行,醬塊太大了,發酵不好。不管你是多少斤醬豆,醬塊摔出來要成雙,不能摔出單個來,到底為啥是雙數,可能就是圖個吉利吧。農村的火炕,冬天裡也是熱乎乎的,找幾根玉米杆兒,放在炕梢,把醬塊用幹淨的白紙包好,放在玉米杆上,就等著醬塊子發酵了,來炕上呆上幾個月,來年春農曆二月初一,就開始下醬了。這時的醬塊子,早就發酵好了。

農村的婦女,每天都在外邊勞作,任憑風吹日曬,比城裡婦女容顏要粗糙顯老很多。農村婦女上要伺候老人,下要培育自己孩子,自家的土地也要經營好。農村哪個農家婦不會烀醬下醬呢,農村婦女烀的醬下的醬家家好吃,農村婦女外表粗糙顯老,可心裡秀氣著呢。烀的醬豆香,飄在大街上,飄在山屯裡,飄滿整個山鄉!

作者:李鳳芹筆名“山草”。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山神廟鄉人,農民,小學文化。葫蘆島市作家協會,遼寧省散文學會,連山區作家協會會員。部分作品陸續在《葫蘆島晚報》,《葫蘆島日報週末》,《晚晴報》,《遼寧老年報》,《綏中文藝》,《遼海散文》,《連山文藝》,《遼西風》,《古城文藝》,《渤海文藝》,《遼寧青年》等報刊雜誌發表,有作品在葫蘆島市作協,連山區作協聯合徵文中獲獎。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