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贏在起跑線上不算贏,笑到最後才是真贏家

贏在起跑線上不算贏, 笑到最後才是真贏家。 下面, 廈門學研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 一起來看看!

今天,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正在成為最義正詞嚴、最蠱惑人心的口號,

製造著全社會和家長的集體恐慌。 所有那些無情地威脅、壓迫自己孩子的家長, 都揮舞著這一長鞭。 而起跑線還在不斷往前移, 已經從“小升初”移到幼稚園升小學了。

那麼, 孩子究竟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答案其實非常明確:沒有一個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因為起跑線上的爭分奪秒, 只有對劉翔才是重要的, 也就是說, 只有對短跑是重要的。

而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 在開始的時候早幾步晚幾步, 早幾圈晚幾圈根本沒有多大關係。 在馬拉松比賽中, 前期的領跑者往往不是最終的勝利者。

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 孩子到三四歲家長就開始琢磨了:上哪個幼稚園、哪個小學,

看別的小朋友都在學什麼, 趕緊給自己的孩子報名, 唯恐輸在起跑線上。 結果出現了一大批“瘋狂媽媽”, 整天像熱鍋上的螞蟻, 惶惶不可終日, 唯恐耽誤了孩子。

許多兒童過早透支了體力、精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不少孩子累倒、病倒在起跑線上。 有些“牛孩”似乎一時輝煌, 但能否到達終點, 還要畫一個問號。 上一所名校, 小學、初中取得一個名次, 並不是什麼重要的成就, 關鍵是看能否笑到最後, 否則的話, 他所謂的成功, 不過是“贏在起點, 輸在終點”!

家長們面前有一些閃閃發光的成功典型——哈佛女孩、牛津男孩、郎朗, 還有虎媽、狼爸之類, 鬧得每一個母親心裡癢癢的:為什麼我不能培養一個郎朗?

可是, 許多人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第一, 為數極少的真正的天才是不可複製的。 你讓郎朗的爸爸再帶一個試試, 估計打死也成不了鋼琴家!第二, 沒有一個兒童的成長經歷是可以複製的。 你讓劉亦婷的母親再帶一個孩子看看, 看還能不能上哈佛大學?

人的個體差異, 是教育學的基本前提。 過去一家有幾個孩子, 家長非常清楚, 都是自己親生的, 同樣的生長環境, 每個卻都不一樣, 五個手指頭還不一般長呢。 老大憨厚, 老二聰明, 老三搗蛋, 老四嬌氣, 有的上學, 有的當兵, 有的做生意, 各得其所。 過去農村的老話, “一籠雞有一個會叫就行了”, 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上大學的。 由於獨生子女政策, 再加上神童、虎媽的忽悠, 許多家長喪失了判斷力, 以為只要自己盡力就可以創造奇跡,

把孩子當作神童來培養, 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職業、家庭生活, 這其實是很可悲的。

即便對於那些金光閃閃、少年得志的“天才兒童”, 也不妨說點“洩氣話”, 不妨瞭解他們的其他一些情況。

警惕“亞裔兒童”的教育奇跡

美國華裔教授蔡美兒出了一本《虎媽戰歌》,

高調宣傳她教子的成功故事。 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進入哈佛、耶魯, 亞裔兒童的教育奇跡一直是為人稱道和關注的。

但是, 凡事都有另外一面。 國外有學者長期跟蹤這一現象, 不久前《中國教育報》有一篇長文, 介紹了她的研究。

研究顯示, 亞裔兒童儘管取得高水準的學業成績, 但他們的心理調節能力卻表現糟糕, 父母對學業成績的過度關注會造成年輕人抑鬱和焦慮。 據研究, 15-24歲的亞裔美國婦女是所有種族中自殺率最高的。 1996 年至2006 年10 年間, 美國康奈爾大學共有21 名學生自殺, 其中亞裔學生13 人, 比例高達61.9%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是亞裔比例比較高的大學, 其本科生的自殺人數是同期美國校園平均自殺人數的3倍。

大量安靜而努力工作著的亞裔青年人,承受著嚴重的抑鬱和自殺念頭的折磨,感到自己毫無價值,沒有能力處理好生活的壓力、現實問題和人際關係。

為什麼亞裔孩子這個問題特別突出?研究者說: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過程去尋找自己,去發現自己的渴望和動機,並把這些內化為人格力量,形成“自我效能感”。

這個過程是漫長而必需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面臨許多成人的問題,如友誼、戀愛、志趣、獨立,能否成功地處理這些問題,有賴於從兒時形成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在交往、玩耍的社會化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理解和處理人際差異,等等。

而“虎媽”們則在這個地方“抄了近道”。從小被過度操控、嚴厲管制的兒童,往往缺乏自信、自尊感和社交技巧,依賴成性或者自我壓抑,嚴重的甚至出現心理崩潰。因此,作者寫道:“對每一個中國式家教創造的奇跡,我們都要耐心地等待後續章節的展開,看這種成功能夠持續多久。”(參看2011 年3月3日《中國教育報》蔣佩文的《亞裔學生學業成功背後的代價》)

除了“虎媽”,還有“虎妻”。不久前,新澤西的一對華人夫妻之間發生了“鉈殺案”。39 歲的王曉曄畢業於清華大學,在紐約從事IT 業,身體不適入院後醫生束手無策,後來發現他的症狀和當年清華的“朱令鉈中毒”症狀非常相似,最後果然確診為鉈中毒,但為時已晚。

他的妻子李天樂是北京大學畢業生,在某製藥公司工作的化學家,被檢方正式以謀殺罪指控。夫婦都是高科技精英,房子、車子、兒子齊全,已經實現了“美國夢”,過上了人們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但最終毀於一旦。為什麼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培養出的學生,多次發生類似惡性事件?

早在1991 年,北大畢業、在愛荷華大學讀博士的盧剛,因為懷疑導師給他的推薦和評價有問題,槍殺了他的導師等6人。可以從這些學生所接受的教育中發現部分原因。在他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中,只有單打獨鬥,唯我獨尊,把同學當競爭對手,戰勝別人。在這些“精英”的詞典中,是很少有合作、寬容、妥協、人道這樣的詞彙的,沒有人教給他們。

當然,這樣極端的悲劇是少數;更多的是對青春和人生的浪費。看看陳女士的故事。她是20 世紀80 年代中國科大少年班的學生,被譽為“神童”。她一直為保持這一形象而努力,最後不負眾望,在美國讀到生物化學的博士。然後,她把博士學位證書寄回給國內的父母,告訴他們,你們要求我做的我已經完成,現在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了。她毅然改行,從事電視主持人工作。她現在是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的主持人。她只是由於比較聰明,勝任學業不困難,就被視為神童,學習科學,這完全不是她自己的志向和喜好,但最後總算找回了自我。我覺得她是非常勇敢、非常幸運的。

這不是一兩個人的命運,而是許多中國兒童的悲劇。有一個令人納悶的現象,就是許多當年中國的神童、琴童、奧林匹克競賽的獲獎者,後來都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中國從1985 年參加高中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物理、生物、化學、電腦、生理科學競賽,拿了許多大獎,最近這些年就像打羽毛球、乒乓球一樣,金、銀、銅牌全包。

問題是十幾年之後,當年和中國學生同台競技的外國學生,很多人已經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教授、專家。中國的這些天才學生卻消失得無影無蹤,離開了當年拿金牌的數學、物理、化學、電腦這些領域。他們到哪裡去了?

當他們能夠選擇的時候,他們選擇了逃離,去學經濟、金融,到華爾街去了。因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根本就不是他們真正的愛好,只不過是高考加分的“敲門磚”。音樂神童也是類似的情況,學鋼琴、小提琴的,當年的這些神童應該成為“大家”了,可是很少,絕大多數默默無聞。

少年聰慧沒有帶來人生新的輝煌,而是過早到達了人生的頂點,沒有後來了。和不少科技英才一樣,對於許多琴童,學習音樂一開始就不是他的愛好,是他父母的愛好,是成名成家的願望,是家長的虛榮心。

有多少狀元可以成才?

所以,我對神童、狀元這些蠱惑人心的教育成就,從來就不迷信,一直不太看好。因為歷史就是如此,傑出的歷史人物基本不是狀元,連進士也不多。

據查,從唐武德五年(西元622 年)正式開科取士到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1905 年)廢止科舉的1300 年間,有案可稽、有名有姓的狀元共計552 人(也有649人、674人之說),但真正留名青史的,區區數人而已。

有人稱知名者僅兩人,武狀元為唐代的郭子儀,文狀元為宋代的文天祥。其實晚清也有一些名狀元,如一代帝師翁同龢、京師大學堂的管學大臣孫家鼐、“狀元資本家”張謇等。但絕大多數狀元湮沒無聞,是基本事實。

安徽省休寧縣是中國的“第一狀元縣”,我去參觀過。由宋及清,休寧共產生了19 名狀元,的確不少,當地正在大力開發“狀元文化”。可惜的是,無一知名,也說不上對社會、歷史有什麼樣的貢獻,無非做了一個大官。他們的真正貢獻,也許是為家鄉留下了一批“狀元及第”的徽派建築。

當代的“狀元”如何?一個調查提供了實證資料。《1999—2007 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調查到的高考狀元共653 人,占1999—2007 年狀元總數的98% 。基本評價是“考場優秀,職場平庸”。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1)女狀元約占51.45% ,男狀元約占48.55% ,女性占比上升迅猛。

(2)北大和清華是高考狀元就讀的“首選”,經濟管理專業是狀元的“最愛”。

(3)近四成的高考狀元選擇了出國留學深造。

(4)選擇在學界工作的狀元最多,約占兩成;其次是在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部分選擇自主創業或企業經營管理工作;部分從事證券金融、媒體工作。

(5)高考狀元畢業後“能見度”偏低,職業發展較少“出類拔萃”,遠低於“社會預期”。他們當中大多數沒能成為各行業的“頂尖人才”,在目前我國主流行業的“職場狀元群體”中難覓高考狀元的身影。

我們的日常經驗也是如此,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人士,不要說狀元了,連清華、北大畢業的都很少。為什麼無論古代還是當代,狀元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優秀?當然,並不是說他們是蠢才,不是“文革”中說的“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而是考試本身的局限性,某種程度上選拔出的是最善於考試的人,書本知識掌握最好的人。因此,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是那種循規蹈矩的“規範型”人才,可以當會計師、大管家、總經理,但不是具有創造性、開拓型的人才,幹不出別開生面、不同凡響的事。

超越狹義的“成功”

所以,對於孩子的成長、成才,對孩子的教育,亟待撥亂反正,恢復常識,澄清那些蠱惑人心的炒作。如果我們把一個人的成長、成才視為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究竟什麼是最重要的呢?不是100 分,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是性格,是興趣和個性、意志力、健康的身體,等等,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能夠讓人終身受益的。

(一)認識你自己

古希臘的德爾菲神廟裡,刻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認識你自己。”今天,我們可以明確地說,教育的真諦,就是每個人的自我發現和自我實現,而不是打造成統一規格的人才。當我們說每個人都能成才、做最好的自己時,它的教育學的前提就是人是千差萬別的,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每一個人只有找到自己最喜愛、最能發揮自己所長的事,才能夠學好、做好。因為“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

(二)情商大於智商,性格決定命運

回顧許多人的成長道路,就會發現青少年時的學習成績其實沒有那麼重要。許多優秀人物大多不是考試的優勝者,中外皆然。

什麼叫性格決定命運?來看看林肯的故事吧。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多次競選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因為他沒有放棄,最後走進了白宮,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三)歷經磨難、大器晚成是主流

中國人太迷信早培、速成,提前教育,急不可耐。其實,所謂的神童、早慧兒童,不過是在少年時露出了光彩。如果沒有恰當的培養,往往難成大氣候。郭沫若說過,家鄉歷來有這樣的民謠:“10 歲的神童,20 歲的才子,30 歲的普通人,40 歲的老而不死。”這樣的人到40 歲時就招人討厭了。

有人比較中西在教育上的區別:中國人喜歡傳頌孔融3歲讓梨、司馬光7歲砸缸、曹沖和曹植等神童故事;美國人則喜歡說愛因斯坦首次投考大學名落孫山、愛迪生從小被認為是不堪造就的笨學生等大器晚成的故事。前者讚譽天資;後者鼓勵多數,鼓勵努力。

(四)笑到最後,笑得最好

關於成功、成才,還需要明白:需要比較的是人生,而不是人生的某一階段。5歲時的成就、8歲時的成績、15歲的成績,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包括少年班,別人18歲上大學,你15歲,很了不起嗎?你25 歲、28 歲當教授,很了不起嗎?這都沒有什麼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你做了什麼,你能不能在你的人生中,為社會進步、為科學發現、為藝術、為文學,乃至為宗教做出獨特的貢獻,為人類文明增添什麼,哪怕一道印記。

笑到最後,才是一個重要的評價。否則,高中時跳樓了,大學因病退學了……總之,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能走得更遠,沒有到達巔峰和終點,那是終身的遺憾!

今天小編和大家就分享到這,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用,更多內容請關注廈門學研教育。

大量安靜而努力工作著的亞裔青年人,承受著嚴重的抑鬱和自殺念頭的折磨,感到自己毫無價值,沒有能力處理好生活的壓力、現實問題和人際關係。

為什麼亞裔孩子這個問題特別突出?研究者說: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過程去尋找自己,去發現自己的渴望和動機,並把這些內化為人格力量,形成“自我效能感”。

這個過程是漫長而必需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面臨許多成人的問題,如友誼、戀愛、志趣、獨立,能否成功地處理這些問題,有賴於從兒時形成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在交往、玩耍的社會化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理解和處理人際差異,等等。

而“虎媽”們則在這個地方“抄了近道”。從小被過度操控、嚴厲管制的兒童,往往缺乏自信、自尊感和社交技巧,依賴成性或者自我壓抑,嚴重的甚至出現心理崩潰。因此,作者寫道:“對每一個中國式家教創造的奇跡,我們都要耐心地等待後續章節的展開,看這種成功能夠持續多久。”(參看2011 年3月3日《中國教育報》蔣佩文的《亞裔學生學業成功背後的代價》)

除了“虎媽”,還有“虎妻”。不久前,新澤西的一對華人夫妻之間發生了“鉈殺案”。39 歲的王曉曄畢業於清華大學,在紐約從事IT 業,身體不適入院後醫生束手無策,後來發現他的症狀和當年清華的“朱令鉈中毒”症狀非常相似,最後果然確診為鉈中毒,但為時已晚。

他的妻子李天樂是北京大學畢業生,在某製藥公司工作的化學家,被檢方正式以謀殺罪指控。夫婦都是高科技精英,房子、車子、兒子齊全,已經實現了“美國夢”,過上了人們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但最終毀於一旦。為什麼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培養出的學生,多次發生類似惡性事件?

早在1991 年,北大畢業、在愛荷華大學讀博士的盧剛,因為懷疑導師給他的推薦和評價有問題,槍殺了他的導師等6人。可以從這些學生所接受的教育中發現部分原因。在他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中,只有單打獨鬥,唯我獨尊,把同學當競爭對手,戰勝別人。在這些“精英”的詞典中,是很少有合作、寬容、妥協、人道這樣的詞彙的,沒有人教給他們。

當然,這樣極端的悲劇是少數;更多的是對青春和人生的浪費。看看陳女士的故事。她是20 世紀80 年代中國科大少年班的學生,被譽為“神童”。她一直為保持這一形象而努力,最後不負眾望,在美國讀到生物化學的博士。然後,她把博士學位證書寄回給國內的父母,告訴他們,你們要求我做的我已經完成,現在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了。她毅然改行,從事電視主持人工作。她現在是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的主持人。她只是由於比較聰明,勝任學業不困難,就被視為神童,學習科學,這完全不是她自己的志向和喜好,但最後總算找回了自我。我覺得她是非常勇敢、非常幸運的。

這不是一兩個人的命運,而是許多中國兒童的悲劇。有一個令人納悶的現象,就是許多當年中國的神童、琴童、奧林匹克競賽的獲獎者,後來都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中國從1985 年參加高中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物理、生物、化學、電腦、生理科學競賽,拿了許多大獎,最近這些年就像打羽毛球、乒乓球一樣,金、銀、銅牌全包。

問題是十幾年之後,當年和中國學生同台競技的外國學生,很多人已經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教授、專家。中國的這些天才學生卻消失得無影無蹤,離開了當年拿金牌的數學、物理、化學、電腦這些領域。他們到哪裡去了?

當他們能夠選擇的時候,他們選擇了逃離,去學經濟、金融,到華爾街去了。因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根本就不是他們真正的愛好,只不過是高考加分的“敲門磚”。音樂神童也是類似的情況,學鋼琴、小提琴的,當年的這些神童應該成為“大家”了,可是很少,絕大多數默默無聞。

少年聰慧沒有帶來人生新的輝煌,而是過早到達了人生的頂點,沒有後來了。和不少科技英才一樣,對於許多琴童,學習音樂一開始就不是他的愛好,是他父母的愛好,是成名成家的願望,是家長的虛榮心。

有多少狀元可以成才?

所以,我對神童、狀元這些蠱惑人心的教育成就,從來就不迷信,一直不太看好。因為歷史就是如此,傑出的歷史人物基本不是狀元,連進士也不多。

據查,從唐武德五年(西元622 年)正式開科取士到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1905 年)廢止科舉的1300 年間,有案可稽、有名有姓的狀元共計552 人(也有649人、674人之說),但真正留名青史的,區區數人而已。

有人稱知名者僅兩人,武狀元為唐代的郭子儀,文狀元為宋代的文天祥。其實晚清也有一些名狀元,如一代帝師翁同龢、京師大學堂的管學大臣孫家鼐、“狀元資本家”張謇等。但絕大多數狀元湮沒無聞,是基本事實。

安徽省休寧縣是中國的“第一狀元縣”,我去參觀過。由宋及清,休寧共產生了19 名狀元,的確不少,當地正在大力開發“狀元文化”。可惜的是,無一知名,也說不上對社會、歷史有什麼樣的貢獻,無非做了一個大官。他們的真正貢獻,也許是為家鄉留下了一批“狀元及第”的徽派建築。

當代的“狀元”如何?一個調查提供了實證資料。《1999—2007 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調查到的高考狀元共653 人,占1999—2007 年狀元總數的98% 。基本評價是“考場優秀,職場平庸”。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1)女狀元約占51.45% ,男狀元約占48.55% ,女性占比上升迅猛。

(2)北大和清華是高考狀元就讀的“首選”,經濟管理專業是狀元的“最愛”。

(3)近四成的高考狀元選擇了出國留學深造。

(4)選擇在學界工作的狀元最多,約占兩成;其次是在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部分選擇自主創業或企業經營管理工作;部分從事證券金融、媒體工作。

(5)高考狀元畢業後“能見度”偏低,職業發展較少“出類拔萃”,遠低於“社會預期”。他們當中大多數沒能成為各行業的“頂尖人才”,在目前我國主流行業的“職場狀元群體”中難覓高考狀元的身影。

我們的日常經驗也是如此,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人士,不要說狀元了,連清華、北大畢業的都很少。為什麼無論古代還是當代,狀元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優秀?當然,並不是說他們是蠢才,不是“文革”中說的“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而是考試本身的局限性,某種程度上選拔出的是最善於考試的人,書本知識掌握最好的人。因此,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是那種循規蹈矩的“規範型”人才,可以當會計師、大管家、總經理,但不是具有創造性、開拓型的人才,幹不出別開生面、不同凡響的事。

超越狹義的“成功”

所以,對於孩子的成長、成才,對孩子的教育,亟待撥亂反正,恢復常識,澄清那些蠱惑人心的炒作。如果我們把一個人的成長、成才視為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究竟什麼是最重要的呢?不是100 分,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是性格,是興趣和個性、意志力、健康的身體,等等,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能夠讓人終身受益的。

(一)認識你自己

古希臘的德爾菲神廟裡,刻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認識你自己。”今天,我們可以明確地說,教育的真諦,就是每個人的自我發現和自我實現,而不是打造成統一規格的人才。當我們說每個人都能成才、做最好的自己時,它的教育學的前提就是人是千差萬別的,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每一個人只有找到自己最喜愛、最能發揮自己所長的事,才能夠學好、做好。因為“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

(二)情商大於智商,性格決定命運

回顧許多人的成長道路,就會發現青少年時的學習成績其實沒有那麼重要。許多優秀人物大多不是考試的優勝者,中外皆然。

什麼叫性格決定命運?來看看林肯的故事吧。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多次競選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因為他沒有放棄,最後走進了白宮,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三)歷經磨難、大器晚成是主流

中國人太迷信早培、速成,提前教育,急不可耐。其實,所謂的神童、早慧兒童,不過是在少年時露出了光彩。如果沒有恰當的培養,往往難成大氣候。郭沫若說過,家鄉歷來有這樣的民謠:“10 歲的神童,20 歲的才子,30 歲的普通人,40 歲的老而不死。”這樣的人到40 歲時就招人討厭了。

有人比較中西在教育上的區別:中國人喜歡傳頌孔融3歲讓梨、司馬光7歲砸缸、曹沖和曹植等神童故事;美國人則喜歡說愛因斯坦首次投考大學名落孫山、愛迪生從小被認為是不堪造就的笨學生等大器晚成的故事。前者讚譽天資;後者鼓勵多數,鼓勵努力。

(四)笑到最後,笑得最好

關於成功、成才,還需要明白:需要比較的是人生,而不是人生的某一階段。5歲時的成就、8歲時的成績、15歲的成績,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包括少年班,別人18歲上大學,你15歲,很了不起嗎?你25 歲、28 歲當教授,很了不起嗎?這都沒有什麼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你做了什麼,你能不能在你的人生中,為社會進步、為科學發現、為藝術、為文學,乃至為宗教做出獨特的貢獻,為人類文明增添什麼,哪怕一道印記。

笑到最後,才是一個重要的評價。否則,高中時跳樓了,大學因病退學了……總之,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能走得更遠,沒有到達巔峰和終點,那是終身的遺憾!

今天小編和大家就分享到這,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用,更多內容請關注廈門學研教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