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建設美麗鄉村 浙江新昌“三治一提升” 見成效

央廣網新昌12月24日消息記者隨中央媒體採訪團赴浙江新昌走基層採訪瞭解到, 新昌縣圍繞“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目標, 大力開展以“治髒、治亂、治臭, 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準”為主要內容的“三治一提升”專項行動, 全縣面貌煥然一新。

記者先後走訪了新昌七星街道下三溪村、東茗鄉後岱山村、羽林街道大聯村、儒嶴鎮上裡村、橫板橋村、斑竹村等, 通過實地參觀、訪談及觀看整治前的照片, 真切感受到, 新昌通過“三治一提升”專項行動, 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過去的“垃圾圍村”到現在的垃圾分類收集,

過去露天糞坑如今建成整潔的沖水公廁, 農村處處呈現天藍、路寬、水清、岸綠的新景象, 特別是一些村, 就地取材, 利用酒缸、豬槽、瓦片等資源, 對村莊進行綠化美化, 提升了美麗鄉村建設水準, 居住環境更美了。

下三溪村標誌醒目的垃圾分類站

現代美學和鄉村農趣相融合的大聯村牆壁彩繪

整治一新的上裡村河堤及長廊

在羽林街道大聯村記者瞭解到, 該村拆除露天糞坑, 拆舊拆違, 整治水溝陰溝, 清理垃圾, 農村環境全面提升, 庭院成了景點, 村莊變成景區, 用濃濃鄉愁引來了遊客, 給村民增添了創收管道。 村裡房舍整潔、街巷乾淨, 房前屋後種滿了樹木, 有的房子白牆繪有3D田園風光畫, 農戶門前捨棄的瓦罐, 被畫上臉譜有序擺放在路邊, 曾經遍地的露天糞坑, 被填埋後種上花草變成了小花圃, 過去臭氣熏天的豬圈, 則改造成了村民的納涼地。

就連裸露在農房外無法改變的水管, 也被巧妙地畫上喜鵲, 簡直是一幅美麗鄉村畫面。 後岱山村的特色是, 在“三治一提升”期間利用清理出的空地修砌的大小花圃均由黨員、幹部、村民自願領養, 大家照料都非常上心。 下三溪村垃圾分類管理站中設立“垃圾儲存銀行”, 為鼓勵村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 住戶日常分類投放垃圾後可獲取積分並兌換生活用品。 下三溪村的污水管道已經覆蓋全村, 家家戶戶的住宅中都有衛生間, 衛生水準達到與大城市相同水準。 儒嶴鎮上裡村依託良好的生態景觀打造鄉村旅遊熱點村, 坐落在天姥山麓的橫板橋村依託“唐詩古驛道”的旅遊優勢, 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 體現天姥山文化,
完善村文化禮堂建設。 斑竹村創新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建立“人人參股、戶戶分紅”模式, 極大地激發了當地群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情, 自覺地整治好自家的環境。

後岱山村黨群服務中心

後岱山村有文化韻味的村景

據瞭解,新昌縣已有370多個行政村通過“三治一提升”合格村考核,占全縣行政村總數的93%。新昌縣委書記邵全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治理農村“髒、亂、臭”現象、提升農村綜合環境的“三治一提升”大整治活動在新昌全面展開。這無疑是一次髒亂臭環境整治的革命,是一場農村環境綜合提升的硬仗,活動有力地整治了多年垃圾,清掃了思想陋習,展示了黨員幹部先鋒形象,改善了黨群關係,更是新昌縣著力優化發展環境的具體體現。

後岱山村有文化韻味的村景

據瞭解,新昌縣已有370多個行政村通過“三治一提升”合格村考核,占全縣行政村總數的93%。新昌縣委書記邵全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治理農村“髒、亂、臭”現象、提升農村綜合環境的“三治一提升”大整治活動在新昌全面展開。這無疑是一次髒亂臭環境整治的革命,是一場農村環境綜合提升的硬仗,活動有力地整治了多年垃圾,清掃了思想陋習,展示了黨員幹部先鋒形象,改善了黨群關係,更是新昌縣著力優化發展環境的具體體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