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脫貧攻堅在一線」有了宣講機,脫貧底氣心裡生!

01

有了宣講機, 脫貧底氣心裡生!

“有了這個宣講機, 以後有什麼不懂的政策問題, 在家裡就可以看視頻了。 ”12月16日, 長武縣洪家鎮曹公村文化廣場上,

村民曹寶平領到了洪家鎮第一部扶智扶志政策宣講機。

12月16日, 雖然天氣寒冷, 但曹公村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 洪家鎮脫貧攻堅先進典型表彰大會正在舉行, 讓村民高興的是, 不光有文藝演出, 現場還免費發放扶智扶志政策宣講機。

宣講機是一部視頻播放機, 曹寶平剛領到機器, 旁邊一大堆村民便擠了過來, 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個新機器。 曹寶平擋著不讓看, 因為不會操作, 幫扶幹部洪小彤便手把手教他。 “這是開關機, 這是播放鍵, 要看下一個節目, 按這個鍵。 ”洪小彤耐心地為老曹講解著。

和宣講機配套的還有一張卡片, 上面印有洪家鎮脫貧攻堅扶智扶志機目錄, 目錄內共50個節目, 其中10個為洪家鎮自編節目。

曹寶平指了指卡片上的節目《蘋果樹的管理》, 洪小彤便給他示範:“按下一首按鍵, 第9個就是。 ”

“這裡面的節目你可以選著看。 有農業實用技術, 有扶貧相關政策, 還有一些勵志類的節目。 ”洪小彤說, 這是鎮上免費發給貧困戶的, 就是讓你們學習扶貧的相關政策和農業技術, 儘快脫貧。

“那我以後有什麼不懂的政策問題, 在家裡直接就可以看視頻哩。 ”聽完洪小彤介紹, 曹寶平拿著這個新機器來回翻看。

“打竹板, 響連天, 我給大家做宣傳。 今天不把別的談, 單把教育扶貧表一番……”領到宣講機, 丁村村民魚拴成正津津有味地看著其中的一個快板節目《教育扶貧奏凱歌》。 “這裡面節目挺有意思的, 把政策都編進去了, 沒事了就看看, 既能打發時間, 還能瞭解政策。 脫貧的底氣咱就也有了!”魚拴成說。

當天, 共16戶貧困戶領到了扶智扶志政策宣講機, 全鎮676名貧困戶陸續會人手一部。

洪家鎮鎮長計東紅說, “針對大多數貧困戶對各項扶貧政策不熟悉, 自身的發展動力不強、技能不足的情況。

我們想通過政策宣講機內置了一些扶貧政策、文藝節目, 還有一些果樹管理的實用技術, 發到貧困戶家裡。 讓他們在勞動生活之餘觀看學習, 提升政策熟悉水準, 激發內生動力。 ”

“感覺政府在扶貧上真是下功夫了, 宣講機是個載體, 能讓扶貧政策和農業技術走進貧困戶家裡, 而且裡面的節目形式多樣, 寓教於樂, 容易讓群眾接受。 ”曹公村扶貧聯絡員賈立明說。

據瞭解, 這是我市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 向貧困戶宣傳党的扶貧政策。 洪家鎮將根據扶貧政策、農時變換定期更新節目內容, 真正讓這一台台小小的宣講機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作用。

02

長武“萬企幫萬村”活動助力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 長武縣以脫貧攻堅為契機, 按照省市工商聯“萬企幫萬村”活動要求, 創新幫扶舉措, 動員多方力量, 努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被評為全省“萬企幫萬村”活動先進縣。 截至目前, 全縣共計66家企業參與精准扶貧, 實現貧困村幫扶全覆蓋, 企業總投資累計達到1372萬元, 實施各類幫扶專案379個。

注重產業幫扶,夯實脫貧之基。按照《長武縣“三變”改革任務工作方案》總體安排,在所有貧困村成立了合作社或龍頭企業,幫助帶動貧困戶發展致富產業。在具體工作中,採用養殖種植產業引導、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分紅、打工增收、政府貼息擔保等方式,通過企業貸款為群眾付息的託管形式,確保貧困群眾收入不斷提高。

注重就業幫扶,拓寬致富之路。在結對幫扶過程中,充分發揮企業用工優勢,幫助貧困群眾拓寬致富門路。縣內各企業在招收員工時,優先招收貧困戶勞動力。鼓勵企業挖掘潛力,廣泛開發就業崗位,與貧困戶簽訂用工合同,先後開發企業愛心崗位548個。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扶貧幫困活動,為貧困大學生創業就業免費提供場地,免收兩年租金。

注重智力幫扶,謀劃長遠之計。注重找窮因、拔窮根,解決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提升貧困群眾的素質技能。組織非公企業15位元創業成功人士開展“講述創業故事,傳授脫貧本領”巡迴演講23場次,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堅定脫貧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幫助貧困群眾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向貧困群眾普及科技知識和創業技能,企業免費為貧困戶提供果樹栽植、修剪、管理、測土配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培訓230場次,免費發放化肥1422袋,價值15萬元。

本期編輯:李晶

精彩內容

咸陽日報

微信:xianyangribaoshe

咸陽新聞,第一資訊

長按二維碼關注

注重產業幫扶,夯實脫貧之基。按照《長武縣“三變”改革任務工作方案》總體安排,在所有貧困村成立了合作社或龍頭企業,幫助帶動貧困戶發展致富產業。在具體工作中,採用養殖種植產業引導、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分紅、打工增收、政府貼息擔保等方式,通過企業貸款為群眾付息的託管形式,確保貧困群眾收入不斷提高。

注重就業幫扶,拓寬致富之路。在結對幫扶過程中,充分發揮企業用工優勢,幫助貧困群眾拓寬致富門路。縣內各企業在招收員工時,優先招收貧困戶勞動力。鼓勵企業挖掘潛力,廣泛開發就業崗位,與貧困戶簽訂用工合同,先後開發企業愛心崗位548個。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扶貧幫困活動,為貧困大學生創業就業免費提供場地,免收兩年租金。

注重智力幫扶,謀劃長遠之計。注重找窮因、拔窮根,解決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提升貧困群眾的素質技能。組織非公企業15位元創業成功人士開展“講述創業故事,傳授脫貧本領”巡迴演講23場次,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堅定脫貧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幫助貧困群眾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向貧困群眾普及科技知識和創業技能,企業免費為貧困戶提供果樹栽植、修剪、管理、測土配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培訓230場次,免費發放化肥1422袋,價值15萬元。

本期編輯:李晶

精彩內容

咸陽日報

微信:xianyangribaoshe

咸陽新聞,第一資訊

長按二維碼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