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款本田CBR

等了快半年, 上週六(12/23)我的SP終於交車了是的, 這是85匹閹割版RR但即使是閹割版, 已經等了那麼久沒車可騎, 還是先有車再說何況馬力由小變大難, 但由大變小容易許多不論是原廠或是其他機車行, 要回復全馬力的難度其實不高而且應已有配套方案, 時間大概也是訓完車後可以搞定, 就先不用再去煩惱這個問題了。

SP推到車庫內就開始拆殼了, 椅墊後方兩顆5mm內六角拆開後就可拿起椅墊油箱蓋後半部多了一塊蓋板。

拆掉4顆油箱罩固定螺絲(前後各2顆5mm內六角)後, 就可以看到鈦合金油箱順便把油箱呼吸及溢油管線拔下來。

ECU過陣子會換掉

拆開8顆十字鐵板牙螺絲後掀開集氣箱罩, 取出空濾

SC-59和SC77的空濾對照, 兩者不通用

集氣箱罩蓋回去, 量測ACC電源, 準備給行車紀錄器接電源用藍色接頭裡的綠白線即是ACC。

排氣閥門馬達位置在電池旁,接頭和SC-59一樣。

接下來拆側罩,相較於SC-57、SC59前期、SC59後期

SC77的側罩非常好拆頭罩上面2顆3mm內六角,側罩上方1顆5mm內六角。

下罩連接處3顆3mm內六角

側罩內側上方1顆塑膠螺絲

中間1顆十字鐵板牙螺絲

下方1顆十字鐵板牙螺絲,注意是藏在黑色飾板內

螺絲拆完後,把整流罩這卡在這裡的卡榫向後拉開,整流罩上方向前推即可卸下整流罩下方也是幾個卡榫,向前、向外拉即可拆除。

拆完油箱和側罩、前後輪後的模樣

拆下來的鈦合金油箱,真的相當輕油箱拆法和SC59一樣,4顆5mm內六角油廂下方有兩個汽油泵浦連接線插頭及油管須拔除,要拆之前記得把汽油抽掉比較好拿。

拆尾殼時忘了拍照想到要拍時已經拆成這樣,不難拆,很順手就拆掉了整流器換到下方。罩子外有進氣孔可以冷卻

這設計比之前好很多。

新舊款SP合照

首次晨跑後里程約130公里,於是第一次換機油及油芯

換的是基礎礦物油和KN機油濾心。

拆下罩時也是忘了拍照,想到時已經拆成這樣,泄油螺絲上扭力30N.m,機油濾心26N.m。

拆下罩不難,其實和SC59差不多,前面3顆3mm內六角

中間1顆3mm內六角,後面1顆5mm內六角比較不同的是電盤側下方多一個卡榫,記得往外拉才能拆除下罩。

下罩拆完就順便裝上GBRacingCase護蓋裝Case護蓋前要把離合器外蓋給拆除(兩顆顆3mm內六角),離合器外蓋只是為了法規隔熱用,沒防護效果拆開後上下兩個固定用支架可以一併拆除。

裝好護蓋後螺絲要上扭力,扭力值是10N.m

順帶一提,之看過有人整修老車整修後把引擎、車架等螺絲換成不銹鋼製品,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不銹鋼和鋁的電位差太高,易造成腐蝕,久了螺絲就卡在上面反而拆不下來,這也就是為什麼原廠和改裝品廠螺絲都只是用電鍍的鐵製品,高端一點的也是用鈦合金螺絲,沒人會用不銹鋼螺絲。

順便也確認SC-59的換擋穩定器無法安裝在SC-77上

結語:

2017CBR-1000RR(SC-77)在拆裝上改進了不少過往的缺點,整流罩很好預測如何拆解,各個卡榫也設計得比較扎實,螺絲的種類也很單純,所需的工具也少,真的很好拆裝。

而關於騎乘感受方面,這台車真輕、真好騎。騎起來就像在騎07~12的600RR般輕盈,但是Ohlins半主動懸掛卻又讓車輛發揮強大的貼地能力。非常令人驚豔,Ohlins半主動懸掛在未經調整預載的情況下,就已經將車牢牢黏在道路上

沒有多餘的碎震,撐得住激烈操駕但又不會失去舒適性

我另一位騎R6參加大鵬灣賽事的車友試騎後的感受他形容騎這台車的感覺像很穩定的R3,重量感只比R3重一些些而已。

雖然現階段動力令人遺憾,但不久之後必定能破解並恢復全馬力。

排氣閥門馬達位置在電池旁,接頭和SC-59一樣。

接下來拆側罩,相較於SC-57、SC59前期、SC59後期

SC77的側罩非常好拆頭罩上面2顆3mm內六角,側罩上方1顆5mm內六角。

下罩連接處3顆3mm內六角

側罩內側上方1顆塑膠螺絲

中間1顆十字鐵板牙螺絲

下方1顆十字鐵板牙螺絲,注意是藏在黑色飾板內

螺絲拆完後,把整流罩這卡在這裡的卡榫向後拉開,整流罩上方向前推即可卸下整流罩下方也是幾個卡榫,向前、向外拉即可拆除。

拆完油箱和側罩、前後輪後的模樣

拆下來的鈦合金油箱,真的相當輕油箱拆法和SC59一樣,4顆5mm內六角油廂下方有兩個汽油泵浦連接線插頭及油管須拔除,要拆之前記得把汽油抽掉比較好拿。

拆尾殼時忘了拍照想到要拍時已經拆成這樣,不難拆,很順手就拆掉了整流器換到下方。罩子外有進氣孔可以冷卻

這設計比之前好很多。

新舊款SP合照

首次晨跑後里程約130公里,於是第一次換機油及油芯

換的是基礎礦物油和KN機油濾心。

拆下罩時也是忘了拍照,想到時已經拆成這樣,泄油螺絲上扭力30N.m,機油濾心26N.m。

拆下罩不難,其實和SC59差不多,前面3顆3mm內六角

中間1顆3mm內六角,後面1顆5mm內六角比較不同的是電盤側下方多一個卡榫,記得往外拉才能拆除下罩。

下罩拆完就順便裝上GBRacingCase護蓋裝Case護蓋前要把離合器外蓋給拆除(兩顆顆3mm內六角),離合器外蓋只是為了法規隔熱用,沒防護效果拆開後上下兩個固定用支架可以一併拆除。

裝好護蓋後螺絲要上扭力,扭力值是10N.m

順帶一提,之看過有人整修老車整修後把引擎、車架等螺絲換成不銹鋼製品,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不銹鋼和鋁的電位差太高,易造成腐蝕,久了螺絲就卡在上面反而拆不下來,這也就是為什麼原廠和改裝品廠螺絲都只是用電鍍的鐵製品,高端一點的也是用鈦合金螺絲,沒人會用不銹鋼螺絲。

順便也確認SC-59的換擋穩定器無法安裝在SC-77上

結語:

2017CBR-1000RR(SC-77)在拆裝上改進了不少過往的缺點,整流罩很好預測如何拆解,各個卡榫也設計得比較扎實,螺絲的種類也很單純,所需的工具也少,真的很好拆裝。

而關於騎乘感受方面,這台車真輕、真好騎。騎起來就像在騎07~12的600RR般輕盈,但是Ohlins半主動懸掛卻又讓車輛發揮強大的貼地能力。非常令人驚豔,Ohlins半主動懸掛在未經調整預載的情況下,就已經將車牢牢黏在道路上

沒有多餘的碎震,撐得住激烈操駕但又不會失去舒適性

我另一位騎R6參加大鵬灣賽事的車友試騎後的感受他形容騎這台車的感覺像很穩定的R3,重量感只比R3重一些些而已。

雖然現階段動力令人遺憾,但不久之後必定能破解並恢復全馬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