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話香港90後青年:愛讀習近平的書,熱衷“新四大發明”

“習近平主席的青春奮鬥故事讓我獲益匪淺, 給我的社區基層工作很大啟發。 ”“祖國變化太大了, 高鐵很方便, 我們還為此拍了一個微電影呢。 ”謝曉虹, 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90後青年, 和以往大家對香港青年人的印象不同, 她愛看習近平的書, 對“新四大發明”更是如數家珍。 從小喜歡中國文化, 10年前就曾來到內地交流參觀, 親眼見證了祖國的發展。 如今, 她還是“香港青賢智匯”的創會主席, 致力於講好“一國兩制”的故事, 她說:“我們香港學生也是反對‘港獨’的, 兩地學生在這方面目標都是清晰一致的。 只是很多同學不願公開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

那我們現在就要團結大家, 讓大家‘敢想敢言’、‘發光發亮’。 ”

謝曉虹在“‘一國兩制’實踐中的青年思潮與青年工作”主題沙龍上發言。

12月15日, “‘一國兩制’實踐中的青年思潮與青年工作”主題沙龍在京舉行。 謝曉虹作為會上唯一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社團領袖,

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 和為“一國兩制”在香港更好落實所做的工作。

謝曉虹畢業於香港協恩中學, “我們學校是香港傳統的英文學校, 涉及中國文化的課程並不多。 但是我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 很早就開始讀《論語》《莊子》……我的本科和碩士也都是讀的中文系。 ”這些經歷讓謝曉虹有點“不一樣”, “我從小就有一種家國情懷, 這是其他教育不能給我的。 ”

2007年, 17歲的謝曉虹參加了“愛我中華”火車團, 第一次來到內地參觀交流。 此後, 她積極參加各種交流活動, 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 廣東學聯換屆、臺灣五都選舉……2016年, 她還代表香港參加了“二十國集團青年會議”。 用她的話說, 自己的成長和祖國的發展是同頻共振的。

而正是這種經歷讓她對祖國的發展變化更加感同身受, 她對中國青年網記者說:“10年來變化很大, 比如說深圳, 每一次過去都不一樣。 現在不是說我們國家有‘新四大發明’嗎?高鐵、支付寶、網購、共用單車。 這些都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 香港人都覺得很新鮮、很吃驚, 現在大家都不用卡了, 都是微信支付, 也會參加雙十一的瘋狂購物。 日常生活中確實在享受祖國發展帶來的便利性。 ”

然而, 這些行為遭到過不少質疑和“港獨”的攻擊。 2012年, 她因組織參加“愛我中華”交流團登上某家媒體頭版, 被“港獨”批判是“洗腦團”的組織人。 對此, 謝曉虹沒有懼怕, 她發表文章大膽回擊。 通過這件事她也反思, 在香港, 缺少為“一國兩制”、為正能量勇敢發聲的青年團體。

2014年, 謝曉虹選擇到基層社區工作, 想看一看香港基層民眾的真實生活和真實感受。 兩年的社區工作, 更加堅定了她“扶青為民”的決心, 2016年, 她創辦“香港青賢智匯”, 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 和更多香港青年人一起為“一國兩制”的落實發展做出貢獻。 前不久, 謝曉虹和香港“就是敢言”計畫一起參與攝製的微電影《高鐵的愛情故事》上線, 通過電影去講述即將在廣深港高鐵實施的“一地兩檢”便民政策, 廣受香港青年歡迎。

在採訪中, 謝曉虹多次提到一本書——《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書中的一些精彩段落她更是張口就來。 她說:“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這本書就是展現習近平主席的青春歲月是怎樣度過的,

他很喜歡看書學習, 在很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堅持不懈。 他也在思考, 年輕人應該為國家做一些什麼事情。 這些對於香港青年來說, 是很有啟發的。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準提升了, 但是我們的家國情懷有沒有提升呢?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反思, 習近平的這本書就是一個榜樣, 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環境下, 都要有為國家奮鬥的心。 ”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當時在讀中學六年級(高三)的她看到這句話, 很受觸動, 從此成為自己的座右銘。 今天, 再回顧自己的初心, 謝曉虹說:“堅定擁護‘一國兩制’, 然後把我們成功的故事、成功的經驗, 把我們在香港看到的真實故事, 在兩岸四地很好地傳播。 對世界不同的人、不同的青年, 講述我們過去二十年, 和未來更多年的‘一國兩制’的偉大歷史。”

和未來更多年的‘一國兩制’的偉大歷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