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痛風的營養治療指南(附食物嘌呤含量表)

痛風的營養治療指南(附食物嘌呤含量表)

痛風是單鈉尿酸鹽沉積於骨關節、腎臟和皮下等部位, 引發的急慢性炎症和組織損傷,

與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 尿酸是人類嘌呤及核酸分解代謝的產物, 它的產生有內源性與外源性兩個途徑, 內源性尿酸主要是谷氨酸在肝內合成, 以及體內核蛋白的分解, 核酸體內合成和更新, 終產物為尿酸, 其順序為核蛋白-核酸—嘌呤—尿酸;外源性尿酸主要是攝入含嘌呤高的食物所致。

痛風急性發作時要儘快使用藥物終止其發作, 通過飲食營養治療, 積極控制外源性嘌呤攝入, 減少尿酸來源, 並促進尿酸排泄, 逐步改善體內嘌呤代謝, 降低血中尿酸濃度, 減少沉積, 防止併發症。

痛風的營養治療原則

“三低一高”:即低嘌呤或無嘌呤飲食、低能量攝入、低鹽低脂和高攝水量。

因痛風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密切相關, 故應該限制能量與脂肪的攝入, 脂肪可減少尿酸正常排泄, 肥胖者減重時應該諮詢專業人員, 科學合理, 循序漸進的降低體重, 如果減重過快, 容易誘發痛風急性發作。 急性期痛風應限制嘌呤攝入, 正常嘌呤攝取量為600-1000mg/d, 急性期應選用低嘌呤飲食, 每天攝入嘌呤應該限制在150mg之內, 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 如動物內臟、小蝦、鳳尾魚、扁豆、黃豆、濃肉湯、菌藻類等。

痛風患者在疾病急性期時蛋白質選擇以植物蛋白為主, 動物蛋白可選用牛奶、雞蛋。 因牛奶、雞蛋無細胞結構, 不含核蛋白, 可在蛋白質供給量允許範圍內選用。 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特別是B族維生素與維生素C。 水果與蔬菜屬於鹼性食物,

可提高尿酸鹽的溶解度, 促進尿酸排泄。 供給充足的水分, 除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通常情況下每天補充液體2000ml以上, 最好能達到3000ml。

對於痛風急性期的患者宜從附表綠色區中選取食物, 在疾病穩定期可以適量從附表黃色區中選擇食物, 但是仍然要以附表綠色區中食物為主, 附表紅色區食物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是不適合食用的。

作者:王璡

畢業于蘭州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現就職於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主治醫師、國家三級營養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蘭州市老年醫學會成員, 擅長老年疾病的診斷及綜合治療。

作為一名醫生, 我擁有一雙翅膀, 她們是營養學和心理學, 載著我的熱愛與執著, 飛翔, 從未停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