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稻米獨家」趁托市執行抓緊賣水稻

進入12月中下旬, 我國大米市場銷售一直未見起色, 預計元旦節前米價上漲整體仍顯乏力, 畢竟近些年以來大米供應呈略顯寬鬆的格局。

中國糧油資訊網分析師尹秀穎認為, 鑒於今年水稻托市啟動時間較晚, 且大米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 建議農戶抓住賣糧時機, 切莫紮堆賣糧, 影響農戶及貿易商們的錢袋子。

節日效應逐漸淡化

按照以往, 每當有重大節日來臨時前夕, 大米銷售總有一波高峰期, 經銷商方面備貨也相對積極。 但今年以來大米銷售異常緩慢而眾人皆知, 節日給予市場的帶動十分有限。 特別是臨近年底, 集中性消費已逐漸減少。 一方面, 普通居民消費已從大量囤積轉變成隨用隨買的習慣。 另一方面, 元旦、春節接踵而至, 外鄉務工人員返鄉、大中專院校即將進入寒假, 均使得米價出於難漲的境地。 最近筆者在採訪中得知, 對於春節市場米企並不抱有很高的期望,

因此大米的銷售速度將限制米企採購原糧量。 截止目前一般企業已有可維持至到年前生產的量, 後期集中性、提價收購的現象難出現, 特別是針對粳稻而言, 今年黑龍江普通長粒、吉林超級稻剩餘量較大。

托市收購時間縮短

按照國家規定, 中晚秈稻托市結束日期為1月31日, 因此距離托市結束還有近1個月的時間, 特別是針對等外糧, 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均有等外糧的托市收購。 由於今年上述三省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 在托市結束前儘量將等外糧銷售完畢, 否則一旦稻價失去支撐, 市場則無銷路。 另外, 近期市場有傳言稱, 元旦過後, 各地方儲備糧將有陳糧出庫, 屆時將進一步抑制普通秈稻價格的上漲。

晚粳稻方面, 截止到目前吉林、江蘇、黑龍江三省正值政策執行期間, 各地收儲進度不一, 整體江蘇產區領漲稻價一路走高, 部分安徽、浙江儲備庫前來採購, 市場糧源非常短缺, 部分貿易商反映當地糧庫國標二等晚粳稻, 標準水15內, 扣除雜質, 實際入庫價1.51元/斤、一等糧1.525元/斤。 黑龍江省各地區收儲情況不一, 據統計截至12月21日, 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啟動收購庫點370個, 累計收購國家最低收購價稻穀1046萬噸。 同時, 收購中央儲備稻穀輪入糧源114萬噸, 新糧稻穀收購總量達到1160萬噸, 按照此收購速度下去, 今年托市總量或超過去年同期。 今年貿易商反映, 入庫標準是十分嚴格, 但近期部分農戶仍在等待稻價進一步上漲。
筆者在此建議, 對於水份大(超過17水以上)的、出米率(低於65%)普通水稻在此時可以出手了, 留至到後期也難有很大的漲幅, 存在手中也有一定的風險。

進口米價低競爭激烈

截止到10月份, 1-10月份中國共計進口大米3256462噸, (如下圖所示), 整體來講, 今年進口米中糯米所占份額比較多,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新季糯米上市以來, 價格持續低迷的狀態了。 去年同期, 東北產圓粒糯米出廠報價在2.9-3元/斤, 而今年已跌至2.38-2.5元/斤不等。 安徽產圓粒糯米出廠報價在2.3-2.4元/斤, 均同比去年同期下跌了0.5元/斤。 而如今湖北、廣東深圳等港口進口糯米價格僅為1.98-2元/斤, 內外價差較大, 競爭激烈。 由於去年糯稻種植效益較好, 在東北及安徽、江蘇、湖北等地糯稻種植面積呈穩中有增的態勢,

截止目前部分農戶還有大量的糯稻未售, 筆者建議若變白率和出米率較高, 最遲可留至轉年3-4月份再售。

綜上所述, 中國糧油資訊網分析師認為, 農戶自身的水稻保管條件十分有限, 提前變現是最理想的狀態, 特別是東北的種糧大戶, 水稻多為露天保存,普通圓粒水稻不宜留存至1月底,儘量在托市前出售。即使貿易商囤積,水稻入庫則是成本不斷的增加,整體來說優質秈稻(如豐兩優稻穀、黃華占水稻)比粳稻更有升值空間。

水稻多為露天保存,普通圓粒水稻不宜留存至1月底,儘量在托市前出售。即使貿易商囤積,水稻入庫則是成本不斷的增加,整體來說優質秈稻(如豐兩優稻穀、黃華占水稻)比粳稻更有升值空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