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憑什麼說硬體工程師不如軟體工程師?

從事3年軟體設計, 大學讀的是java。 也許是因為不想整天坐在電腦前無止休的敲代碼, 也不想半夜三更不停的修改bug, 幾年前專做了硬體工程師(不要問我為什麼能轉...)。 哪怕如今做了幾年, 也算是老行當了, 卻發現國內硬體工程師與軟體工程師待遇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軟體工程師被我們戲稱為“碼農”, 這不是褒義但也不是貶義。 算是程式師的一種自嘲 , 我們天天對著電腦, 眼前的一切只有代碼, 所以說, 經常說IT工作者不懂浪漫。 硬體由於他的豐富性, 深深的吸引了我。 電路板、元器件、儀器, 比代碼是不是更有趣?

硬體工程師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

然而, 如此多的工作內容及豐富的行業知識, 平均水準卻追不上發展迅猛的互聯網所帶動的軟體工程師, 傳統的硬體開發遭到冷落。 無論是傳統行業內部, 還是互聯網圈, 軟體的發展都要好於硬體, 這種情況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硬體產品的同質化及軟體體現出的區別化導致了這一現象越來越嚴重。

硬體工程師工作環境

在以往的電子產品類型中, 即時不同品牌的產品, 在同質化嚴重的硬體設計上差距越來越小, 而各個晶片集成的解決方案在如今在單個晶片中,

對於硬體設計來說, 直接拿來用即可, 雖然實際並不簡單, 但是對比軟體的開發, 硬體產品的設計空間越來越小。

軟體工程師工作環境

軟體的差異體現並不是一個山寨產品可以區分的, 哪怕開發一個山寨版的社交軟體, 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其中包含伺服器成本、人力成本、廣告成本、研發成本。 按一個軟體團隊最低配置, 需要有前端、軟體工程師、軟體測試員、伺服器維護工程師、產品經理, 其中軟體工程師還可區分為框架設計、代碼、ITJOB等。

市場決定了硬體無法像軟體一樣用時間去完善一個產品。

電子產品反覆運算更新過快

再者, 硬體產品使用時間較短, 一個硬體產品的更新換代往往只需要一年到兩年, 從MP3到MP4用了好幾年, 是因為技術的更新反覆運算, 而從MP4到MP5卻只需要很短的時間。 當你想像軟體一樣, 將硬體產品設計更加精細完美, 但是市場是不允許你這樣做的, 領導也不會同意。 而軟體哪怕你用了三四年, 在這四年中, 除了功能外, 代碼的優化是非常重要的。

大型設備工程師

當然,在大型設備、醫療器械、工控等領域,硬體工程師的待遇要好非常多。在沒有晶片解決方案的行業下,對於硬體知識的儲備則要求需要會光數位電路、類比電路、嵌入式底層軟體等,大功率高可靠性的設計積累也是不可少。然而這高門檻下,一般的從業人員沒有時間積累是無法達到的。所以在某些領域。

PS:軟體工程師的差異化體現在初中層次,而硬體工程師的差異化在高層越來越大,市場導致了前期軟體工程師要比底層硬體工程師受重視;在同樣的高度上,高級軟體工程師的差異化漸漸縮小,而高級硬體工程師則漸漸被拉大。所以,在技術核心上,硬體工程師還是要比軟體工程師重視。

本文由今日頭條作者|舒曉原創,喜歡的請點贊收藏~謝謝!

大型設備工程師

當然,在大型設備、醫療器械、工控等領域,硬體工程師的待遇要好非常多。在沒有晶片解決方案的行業下,對於硬體知識的儲備則要求需要會光數位電路、類比電路、嵌入式底層軟體等,大功率高可靠性的設計積累也是不可少。然而這高門檻下,一般的從業人員沒有時間積累是無法達到的。所以在某些領域。

PS:軟體工程師的差異化體現在初中層次,而硬體工程師的差異化在高層越來越大,市場導致了前期軟體工程師要比底層硬體工程師受重視;在同樣的高度上,高級軟體工程師的差異化漸漸縮小,而高級硬體工程師則漸漸被拉大。所以,在技術核心上,硬體工程師還是要比軟體工程師重視。

本文由今日頭條作者|舒曉原創,喜歡的請點贊收藏~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