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北大學啟動教師論文涉抄襲調查程式:正核對材料

12月21日,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了河北大學一助教2012年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涉嫌抄襲他人2011年發表的學術論文一事。

12月25日, 澎湃新聞從河北大學學術委員會相關工作人員處獲悉, 看到澎湃新聞的報導後, 該校學術委員會第一時間將該事提交到學校, 並迅速啟動調查程式, 現在已經交由專門負責的學術委員會對相關材料進行核對, 之後會把核對結果上報學校, 由學校作出處理。

根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 時任河北大學助教的王冠華發表在《電影文學》2012年第14期的題為《灰色城市中的存在——論賈樟柯的電影創作》的論文(以下簡稱“王冠華論文”),

與河北師範大學老師李琳與河北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李曉君合作發表在《電影評介》2011年第17期、題目同樣為《灰色城市中的存在——論賈樟柯的電影創作》的論文(以下簡稱“李琳論文”)高度雷同。

從時間上來看, 王冠華論文於2012年7月發表在《電影文學》雜誌;李琳論文的發表日期是2011年9月, 李琳論文的發表時間比王冠華論文早了10個月。

澎湃新聞對比發現, 兩篇論文均圍繞賈樟柯電影的主題展開研究分析, 王冠華論文在與李琳論文從題目、摘要、關鍵字、小標題, 到每一個段落內容, 都有高度雷同, 疑似抄襲李琳論文。

12月20日, 李琳和李曉君均告訴澎湃新聞, 此前他們對論文被抄襲一事並不知情。 李琳還自行對兩篇論文進行了初步比對,

同樣發現兩篇論文大面積雷同的情況。

隨後, 《電影文學》雜誌社回復澎湃新聞稱, “學術不端平臺重新檢測, 我們確認‘王冠華論文’確系抄襲《電影評價》2011年9月發表的署名李琳、李曉君的《灰色城市中的存在——論賈樟柯的電影創作》一文, 學術不端檢測相似度為62.5%。 ”

經《電影文學》雜誌編委會研究決定, 給中國知網等相關網站馬上發函, 將王冠華論文從各大資料庫儘快撤稿;給作者本人發函, 要求作者就抄襲一事對雜誌社做出書面說明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12月21日, 王冠華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堅稱, 她在《電影文學》雜誌發表的論文沒有抄襲。 她解釋說, “因為文學的東西很多地方都是很相似的,

可能觀點什麼的差不多, 但是這也不能認定抄襲。 ”

王冠華論文的“作者簡介”顯示, 王冠華出生於1982年, 女, 河北曲陽人, 河北大學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及應用語言學。 澎湃新聞從河北大學醫學部多名工作人員處證實, 王冠華目前在河北大學醫學部工作, 但不確定其目前的職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