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十歲失業並不可怕

作者 | 甯南山

來源 | 甯南山

12月10日的中興工程師墜樓事件想必大家都聽說了, 我看了下該工程師的簡歷, 這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子弟通過學習改變了命運的故事。

1975年出生的歐建新, 來自湖南省邵陽市武岡縣的一個農村家庭, 從小學習成績優秀, 本科考入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1998年畢業, 畢業後曾在深圳華為公司工作8年。 2008年考取南開大學的碩士研究生, 三年後2011年畢業加入中興公司從事研發工作至今。

請注意, 他在工作10年後, 在33歲的年紀重新回到學校讀三年研究生, 然後在36歲畢業的時候和中興簽約。 應該說是一個很勤奮的人。

2017年12月1日, 本來勞動合同是2011-2019年的歐建新, 被領導談話提前勸退, 給予N+1補償, 同時歐建新瞭解到去年離職的員工股份轉讓價為4塊多, 內心深處希望這次公司能以更高的價錢回購, 而中興方面只同意以2元一股回購。

2017年12月10日, 發生了墜樓事件。

今天, 我們來聊聊這起事件, 我主要想說以下幾點:

1、行業寡頭化對行業從業人員的影響

這個問題也可以說華為中興在全球攻城掠地(當然主要是華為)對中國通信業員工帶來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華為和中興是世界級通信設備廠家, 但是對具體強到什麼地步可能沒有具體概念, 下圖是2015年全球五大通信設備廠家來自運營商的收入。

呈現兩大三小的趨勢, 華為和愛立信是兩強,

分別為358億美元和294億美元。 三小是阿郎155億美元, 諾基亞125億美元, 中興88億美元。

這些年, 隨著華為和中興的崛起, 原本賺取巨額利潤的西方通信廠家, 不僅喪失了中國市場, 在全球絕大部分地區也喪失了優勢份額。

2006年阿爾卡特和朗訊合併成了阿爾卡特朗訊;

2009年北電網路破產;

2007年, 諾基亞和西門子通信部門合併成了諾西,

2011年, 諾西進一步收購了摩托羅拉的無線部門,

2016年11月2日, 諾基亞宣佈正式完成收購阿爾卡特-朗訊100%的股權交易。

由於阿爾卡特朗訊在2016年的消失, 這樣全球主要通信設備廠家從2015年的五強變成了2017年的四強:華為, 中興, 諾基亞, 愛立信。

當然其實還有一些其他廠家, 例如韓國三星, 日本NEC等等, 但是規模都較小, 局限于本國部分市場。

2016年, 全球四強的收入為(僅僅計算運營商收入, 不計算手機之類)

華為418億美元, 增長16.76%;

愛立信246億美元, 大幅下降16.33%;

諾基亞230億美元, 大幅下降17.86%;

中興通訊85億美元, 下降3.4%

可以看出, 已經形成了全球市場份額中國50%, 西方公司50%的局面, 而且中國公司的份額還在進一步上升。

具體的說, 就是在2016年華為和中興的全球市場份額都在上升, 而諾基亞和愛立信都在下降。

這其中, 情況最不妙的是愛立信, 因為其現金流是四強中最少的, 比收入最低的中興還少, 而且愛立信收入幾乎100%來自運營商通信設備, 所以如果愛立信不能迅速扭轉頹勢的話, 很有可能也會被收購。

我們可以看到, 在過去的十幾年, 西方公司在中國公司競爭下已經徹底敗退, 摩托羅拉, 朗訊, 阿爾卡特, 北電網路, 西門子等都從這個行業退出了。

目前中國公司已經在全球拿下了50%的市場份額, 而且還在繼續上升, 而且這一切是中國廠家被阻擋在全球最大的美國市場之外的情況下獲得的。 可以說已經在全球獲得了絕對優勢。

也就是說, 對中國通信設備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講, 除非美國市場對中國開放, 這樣會帶來一波行業上升, 否則的話這個行業基本到頂了, 西方競爭對手只剩下最後兩個, 而且都已經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這樣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一個是寡頭化之後不好跳槽, 我和華為員工們聊天, 現在在國內通信行業跳槽, 諾基亞, 愛立信之類在國內份額已經很小, 而且基本不會招什麼人了, 基本最好的去處是26(華為內部把中興叫26), 所以很多華為人抱著這樣的想法, 希望中興也能夠繼續保持發展, 不然以後跳槽都沒地方跳。

第二個是繞不開的週期定律, 4G建設到2017年已經到尾聲, 而5G要到2020年才能商用, 在此期間全球運營商的投資總體上是下滑的, 因此2017-2019年三年對通信廠家來說是比較難熬的,一定會加大優勝劣汰的力度,所以這幾年普通員工會面臨更高強度和更高比例的末尾淘汰。

所以活過這三年,堅持到2020年又一波5G景氣,是華為中興的普通員工們的共同願望。

行業走向壟斷對員工不一定是好事。

2、通信行業黃金時期過去了

其實ICT產業目前已經取代了汽車,成為全球最賺錢的產業,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個公司,大部分來自ICT行業,例如蘋果,微軟,穀歌,亞馬遜,facebook,阿裡巴巴,騰訊等。

運營商以前的如日中天,大家可能不記得了,僅僅在2010年以前,中國移動的工作可是中國畢業生的最熱門選擇之一,大家都覺得中國移動可是好部門,利潤高的驚人。

以前運營商為什麼火爆利潤高,因為他們不僅提供基礎設施收取使用費,而且還提供基於基礎設施的業務獲取利潤。

舉個例子,同樣是20平米店面,你出租給沙縣小吃可能只有3000元一個月的租金,但是沙縣小吃在這20平米上開展餐飲業務也許一個月能掙7000元,所以共計一萬元的收入,30%來自基礎設施出租,70%來自在基礎設施上開展的業務。而且這個業務更具彈性,比如如果是一家明星網紅餐飲店,也許可以一個月收入10萬元。

所以說,基於通信設施的業務才是收入和利潤來源的大頭。

隨著時代的發展,基於通信網路基礎設施的業務逐漸從運營商手裡轉移到了互聯網公司手裡。

比如說網路遊戲就是基於通信網路的業務,其實運營商也在搞線上遊戲,但是有幾個人在玩呢?遠遠不是互聯網公司的對手。

再比如短信業務,自從2011年微信問世以後,2012年全國短信條數達到歷史最高峰之後就出現了連年不斷下降。原本是運營商現金流的短信業務出現了大幅萎縮。

其實打電話也是一樣,隨著4G網路不斷普及,使用微信進行語音通話,其介面和普通的手機通話越來越像,而且通話品質幾乎毫無區別,而且在室內由於有WIFI,信號還更好。

我從今年開始,就發現開始有不少朋友聯繫我都不是打電話了,而是用微信語音直接呼叫我,原因很簡單,流量遠比直接通話便宜啊。

如果不能在業務上和互聯網公司抗衡,那麼運營商在以後將逐漸成為純粹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出租公司,那就幾乎徹底喪失了大發展的可能性。

運營商的發展衰落,勢必也會大大影響到華為和中興。

實際上,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的華為公司,現在就在積極發展企業IT業務,消費者終端業務和雲計算業務,以消費者業務領銜的非運營商業務,已經在2016年占到了華為集團收入的接近50%,華為在2017年的上海全聯接大會上公開喊出2020年要成為世界五朵雲之一,充分體現了其雲轉型的決心。

當然運營商也沒有坐以待斃,比如中國電信就在大力發展雲計算業務,電信天翼雲已經是國內僅次於阿裡巴巴的公有雲供應商。

但是不管怎麼樣,運營商發展面臨天花板,而互聯網公司卻在迅速壯大,已經是非常明顯的大趨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阿裡和騰訊,今年的收入增長都在50%以上,這是運營商可望不可及的增長速度。

3、避免財務風險,不要隨便不結婚,不要隨便讓老婆不上班

我身邊大齡剩男和大齡剩女都是有不少的,當然這個不少,其實占總體比例並不高,因為按照統計資料,大約95%以上的中國人到30歲以上還是會結婚的。

我曾經很無聊的統計了下我初中同學,高中同學,大學同學以及工作後認識的同事朋友,大家都是同齡人,而且遍佈全國各地,樣本有數百人,未婚人群的無房比例顯著高出已婚人群,這在個人財富上就被拉出了很大的距離。

當然個人能力超強的人,結不結婚無所謂,因為他一個人的力量比別人一個家庭還大。

比如搜狐的張朝陽,格力的董明珠,至今單身又如何?

對經濟狀況不太好的個人,通過組建家庭的形式增強力量抱團參與社會競爭,是符合利益的選擇。

不要聽人忽悠什麼不婚主義,自由主義,要認識到婚姻和找工作一樣,是符合人生利益的大事,必須要像追求一份好工作一樣的努力追求一份好的婚姻,會讓你終身受益。

有了家庭,不要隨便讓老婆不上班。

在深圳,我認識的不少中產階級,很多都是老婆全職在家帶孩子,尤其是華為和中興員工,感覺這個比例比其他公司更高,很多華為人中興人的老婆都是全職在家帶孩子。整個家庭的收入完全靠丈夫一個人維繫。

曾經和華為中興的兄弟們聊過這個問題,問原因是什麼?得到的答案是:

第一個是工作太累太忙,經常一出差就是幾個月,自己幾乎沒有時間顧及家裡,必須有人全職帶娃。

第二個是老婆本身學歷不高,工作上班也掙不了多少錢。

第三個是自己掙的錢還行,一年有幾十萬。

我聽到這個很是擔心,很多華為中興員工,尤其是普通工程師,他們中絕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縣城和小城市普通家庭,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最後入職獲取了高薪。

在名企獲取了自己這輩子從未獲取的資金的同時,他們產生了錯覺,認為自己有足夠能力負擔全家經濟開支,沒有認真的評估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

在歐建新老婆發的文章裡面,有一句話寫的很清楚:

“我們的家庭支柱倒了,留下我和9歲的兒子以及2歲的女兒、四個年邁的老人茫然失措,讓我天崩地裂!!完全不知將來該怎麼辦?怎麼辦?”

歐建新父母是農村的,從他老婆的文章描述,老婆家也是普通家庭,老婆不上班的話,他一個人要養老婆和小孩四個人,另外四個老人如果是農村的,是沒有退休金的,如果歐建新和他老婆都是獨生子女(這是最壞的情況了),那他還要完全承擔四個老人的養老費用。

也即是一個人養八個人,在這種情況下有勇氣讓老婆不上班,就算年薪50萬,這個家庭經濟和財務狀況是具有高風險的。一旦失業就會徹底喪失經濟和收入來源。

我老婆也整天喊著不想上班,覺得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想回家全職帶孩子,我態度是堅決的,原因很簡單:除非有一天我失業了,我們在完全不上班的情況下,憑著工資以外的收入也能夠保持家庭收支為正現金流,這樣可以有一個人辭職回家。

如果資產足夠殷實,家庭現金流基本都為正,這個時候上不上班就無所謂了,為什麼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如果有2000萬現金,哪怕你什麼理財和投資方式都不懂,就存在銀行和各種理財產品裡面,一年也有個七八十萬的利息收入,家庭開支肯定夠了。

4、基於自己財務狀況花錢,抵制不符合財務狀況的誘惑

人生短暫,不要做守財奴,週末一家人去深圳好吃的餐廳吃個兩頓三頓,要不了什麼錢,一年家庭集體出去旅遊一兩次,也要不了什麼錢。去健身房健身,去打羽毛球,去游泳館游泳,這些是對健康的投資,是非常值得的。

但是不符合財務狀況的欲望和誘惑,要堅決的克制。

我想對國人尤其是年輕人誘惑最大的典型欲望,就是“辭職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周遊世界”了,今年有一篇火爆朋友圈的文章,就是一對情侶辭職後周遊世界的各種照片,閱讀量竟然超過了一千萬。

這是什麼概念呢,在自媒體領域,能寫出10萬+閱讀量的就是很不錯的文章了,足以看出這篇文章撩中了國人的內心深處的欲望。

這種事情正常人千萬不要學,在職場黃金年齡一年不上班,付出的代價過於慘重,這不只是“說走就走的旅行”,這也是“非常昂貴奢侈的旅行”,你完全可以以更低成本的方式實現,一年有十一和春節兩個長假,有元旦,清明,端午,中秋四個小長假,還有五天年休假,好好規劃下一年兩次七天以上的旅行是沒問題的,真的不夠玩嗎?

5、投資好的資產不要猶豫,增加工資以外的收入

我的後臺,老是有人私信問,現在在北京/上海/深圳買房是否合適,房價會不會跌?

如果是剛需,一線城市你猶豫什麼,有錢就趕緊買,不管怎麼跌,它還是一線城市的房子,還是中國處於最高價值地域的房子,也是你安家樂業,小孩成長的房子。一線城市的房子絕大部分都是好的資產。

現在國家在大力調控沒有錯,對於剛需而言,也許你買了房子之後,房價可能不幸會下跌一部分,但是就當是現在花錢買了個“房價不上漲”的保險好了,中國這麼多年,從來只有後悔沒買房的,後悔買房的少之又少。

你要知道,你的房子價值300萬,哪怕是上漲1%,你一年的收入也增加了3萬,相當於月薪2500元。

另外一個是投資優秀的中國公司。

我曾經構思過一個股票池,叫做“和甯南山一起賭國運”,這裡面都是中國還比較落後的產業裡面,正在奮力進行產業升級的優秀中國公司。

我相信,總體而言,中國這些落後的產業,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一定能夠趕超西方的水準,因此對這些公司進行投資,和他們一起成長,支援他們的發展,不僅是圓我的強國夢,也可以分享國家產業發展帶來的收益,就算失敗了就當支持國家發展了。

當然股市是個高風險的地方,不只是和公司長期的發展有關係,短期的各種波動對股票價格影響也很大,不過不管怎樣,長期關注優秀公司的發展,熟悉該公司的股票價格和規律,學習投資知識,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6、最後還是正能量,不要對四十歲過於悲觀

不要覺得只有你有四十歲焦慮,絕大部分的中國中產們都有這個焦慮,包括華為員工,騰訊員工,阿裡員工,中興員工都有這個焦慮。

但是好好的做好規劃,做好預案,42歲失業並不可怕,尤其是在大公司工作的,即使42歲失業了,你的財富和總體生活狀況還是中國的上游水準。

1)做好家庭存款

像歐建新被中興勸退,N+1補償也有7個月工資,外加2元一股的股票回購,這兩項加起來怎麼也有30萬吧,就算有房貸節省點用也足夠家庭一年開支了。

另外他們家不可能一點沒有存款吧?失業了還有失業救濟金吧?

存款按照能夠支援家庭三年支出為目標,加上失業金,這樣對失業有很強的抵抗能力。

2)注意好人脈

42歲這個年齡,按照正常情況,這些年一起共事過的同事,恐怕早就散佈在深圳各大公司了,隨便找找以前的同事幫忙投個簡歷,不可能一份工作機會都沒有。

我來深圳後共事過的同事,就遍佈國內各大公司,華為,中興,比亞迪,騰訊,杭州阿裡等等,還有人在智慧手機供應鏈企業上班,就算42歲被裁了,找人幫忙遞個簡歷,我不認為是個問題。就算你同事們都不給力,你的本科同學呢?研究生同學呢?就沒人能幫忙遞個簡歷?

像中興這種在國內算是不錯的公司了,即使被裁掉,資歷還是很管用的,不可能徹底找不到工作。

好,就算你朋友圈所有的大公司都不招42歲的,那就降低身價去中型公司,去小公司,這麼多年的研發經驗,市場經驗,你開個月薪八千一萬會沒有深圳的中小公司,創業公司需要?不少中小企業全公司上下沒有幾個名校畢業生,沒有幾個有華為中興騰訊這種名企工作經驗的人。他們真的完全不需要有名校名企經驗的員工?

不去這些企業,恐怕更多的還是自己內心不滿意。讓老婆也上個班,找個月薪五千的工作並不困難。夫妻倆加起來一個月一萬多生活還是可以繼續。

3)在42歲前準備好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

最典型的就是房產,這是抵抗通脹最強大的武器,你要知道,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以7%的速度在增長的。不要看網上一堆人在抱怨房貸高,這些人都是最近三五年買房的,往前五年以前買房的,即使在深圳,月供絕大多數就是五六千塊錢。

為什麼我說越快買房越好,因為月供這種東西基本是固定的,增長速度是趕不上工資增長速度,你買的越早,堅持個三五年之後,會逐漸發現根本不是個事兒。

你覺得現在月供一萬很痛苦是吧?你堅持個七八年到2025年,那個時候你的工資會大大高於現在,再加上你老公/老婆的工資,會逐漸發現月供壓力沒那麼大了,你的痛苦會一年比一年減輕。

你說房產有什麼用?就以這個中興工程師為例子,就算自降身價找工作也沒人要,在深圳實在生存不下去了,那把深圳房子賣個500萬,全家搬遷到老家湖南,在長沙買房定居也沒問題。

其他如股票等也可以分散持有優秀中國公司的股票。

4)心態上也樂觀,不要焦慮,就算四十歲失業,那也不是末日。

我們要知道,生活中我們接受各種服務的時候,會發現不靠譜,不負責任,工作散漫的人太多了,這些人一樣在生活著,很多人還活的好好的,你再差也不可能比他們差吧。

中國的中產為什麼焦慮,因為整天想著要在事業上,生活水準上戰勝那些和自己一樣的人,大家都畢業於不錯的學校,大家都很聰明,大家都很優秀,競爭下當然會感覺很累,而且時刻會有掉隊的焦慮,

但是如果眼光放寬闊一點,所謂的降維打擊,你會發現大把人沒有你勤奮,努力,聰明,靠譜,世界就會明亮很多,大可以放下自己的焦慮。為什麼中國人一移民到國外,往往就覺得輕鬆好多,呵呵大家都懶嘛,一下班就走了,沒啥競爭壓力,這樣的代價就是整個社會進步很慢。

不管什麼人,只要能夠做到工作認真,做事情負責任,人靠譜能讓人信得過,人還比較聰明,基本上都會處於社會前50%的水準,我不相信這樣的人會活的比那些不靠譜,做事不負責任,工作散漫的人還不好。

你回想下,生活中是不是大把懶惰,散漫,不靠譜,不負責任的人存在,是不是經常能遇到,甚至天天能遇到?更何況,在中國整體6.9%的經濟增速下,即使排在後50%,總體生活水準仍然不斷進步的。

另外,更重要的,為什麼四十歲失業不是世界末日,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還有家庭成員和你一起奮鬥。

尼古拉斯凱奇有個電影,叫做《family man》,居家男人,講的就會一個美國中年男子的兩種人生,一種是大學畢業後成了華爾街精英單身漢,從不為金錢煩惱;另外一種是成了一個擁有幸福家庭的輪胎推銷員,但是要為房貸煩惱。

這個值得一看,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陪你一起戰鬥,哪怕個人事業沒有那麼出色,同樣可以有快樂的人生。

因此2017-2019年三年對通信廠家來說是比較難熬的,一定會加大優勝劣汰的力度,所以這幾年普通員工會面臨更高強度和更高比例的末尾淘汰。

所以活過這三年,堅持到2020年又一波5G景氣,是華為中興的普通員工們的共同願望。

行業走向壟斷對員工不一定是好事。

2、通信行業黃金時期過去了

其實ICT產業目前已經取代了汽車,成為全球最賺錢的產業,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個公司,大部分來自ICT行業,例如蘋果,微軟,穀歌,亞馬遜,facebook,阿裡巴巴,騰訊等。

運營商以前的如日中天,大家可能不記得了,僅僅在2010年以前,中國移動的工作可是中國畢業生的最熱門選擇之一,大家都覺得中國移動可是好部門,利潤高的驚人。

以前運營商為什麼火爆利潤高,因為他們不僅提供基礎設施收取使用費,而且還提供基於基礎設施的業務獲取利潤。

舉個例子,同樣是20平米店面,你出租給沙縣小吃可能只有3000元一個月的租金,但是沙縣小吃在這20平米上開展餐飲業務也許一個月能掙7000元,所以共計一萬元的收入,30%來自基礎設施出租,70%來自在基礎設施上開展的業務。而且這個業務更具彈性,比如如果是一家明星網紅餐飲店,也許可以一個月收入10萬元。

所以說,基於通信設施的業務才是收入和利潤來源的大頭。

隨著時代的發展,基於通信網路基礎設施的業務逐漸從運營商手裡轉移到了互聯網公司手裡。

比如說網路遊戲就是基於通信網路的業務,其實運營商也在搞線上遊戲,但是有幾個人在玩呢?遠遠不是互聯網公司的對手。

再比如短信業務,自從2011年微信問世以後,2012年全國短信條數達到歷史最高峰之後就出現了連年不斷下降。原本是運營商現金流的短信業務出現了大幅萎縮。

其實打電話也是一樣,隨著4G網路不斷普及,使用微信進行語音通話,其介面和普通的手機通話越來越像,而且通話品質幾乎毫無區別,而且在室內由於有WIFI,信號還更好。

我從今年開始,就發現開始有不少朋友聯繫我都不是打電話了,而是用微信語音直接呼叫我,原因很簡單,流量遠比直接通話便宜啊。

如果不能在業務上和互聯網公司抗衡,那麼運營商在以後將逐漸成為純粹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出租公司,那就幾乎徹底喪失了大發展的可能性。

運營商的發展衰落,勢必也會大大影響到華為和中興。

實際上,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的華為公司,現在就在積極發展企業IT業務,消費者終端業務和雲計算業務,以消費者業務領銜的非運營商業務,已經在2016年占到了華為集團收入的接近50%,華為在2017年的上海全聯接大會上公開喊出2020年要成為世界五朵雲之一,充分體現了其雲轉型的決心。

當然運營商也沒有坐以待斃,比如中國電信就在大力發展雲計算業務,電信天翼雲已經是國內僅次於阿裡巴巴的公有雲供應商。

但是不管怎麼樣,運營商發展面臨天花板,而互聯網公司卻在迅速壯大,已經是非常明顯的大趨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阿裡和騰訊,今年的收入增長都在50%以上,這是運營商可望不可及的增長速度。

3、避免財務風險,不要隨便不結婚,不要隨便讓老婆不上班

我身邊大齡剩男和大齡剩女都是有不少的,當然這個不少,其實占總體比例並不高,因為按照統計資料,大約95%以上的中國人到30歲以上還是會結婚的。

我曾經很無聊的統計了下我初中同學,高中同學,大學同學以及工作後認識的同事朋友,大家都是同齡人,而且遍佈全國各地,樣本有數百人,未婚人群的無房比例顯著高出已婚人群,這在個人財富上就被拉出了很大的距離。

當然個人能力超強的人,結不結婚無所謂,因為他一個人的力量比別人一個家庭還大。

比如搜狐的張朝陽,格力的董明珠,至今單身又如何?

對經濟狀況不太好的個人,通過組建家庭的形式增強力量抱團參與社會競爭,是符合利益的選擇。

不要聽人忽悠什麼不婚主義,自由主義,要認識到婚姻和找工作一樣,是符合人生利益的大事,必須要像追求一份好工作一樣的努力追求一份好的婚姻,會讓你終身受益。

有了家庭,不要隨便讓老婆不上班。

在深圳,我認識的不少中產階級,很多都是老婆全職在家帶孩子,尤其是華為和中興員工,感覺這個比例比其他公司更高,很多華為人中興人的老婆都是全職在家帶孩子。整個家庭的收入完全靠丈夫一個人維繫。

曾經和華為中興的兄弟們聊過這個問題,問原因是什麼?得到的答案是:

第一個是工作太累太忙,經常一出差就是幾個月,自己幾乎沒有時間顧及家裡,必須有人全職帶娃。

第二個是老婆本身學歷不高,工作上班也掙不了多少錢。

第三個是自己掙的錢還行,一年有幾十萬。

我聽到這個很是擔心,很多華為中興員工,尤其是普通工程師,他們中絕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縣城和小城市普通家庭,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最後入職獲取了高薪。

在名企獲取了自己這輩子從未獲取的資金的同時,他們產生了錯覺,認為自己有足夠能力負擔全家經濟開支,沒有認真的評估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

在歐建新老婆發的文章裡面,有一句話寫的很清楚:

“我們的家庭支柱倒了,留下我和9歲的兒子以及2歲的女兒、四個年邁的老人茫然失措,讓我天崩地裂!!完全不知將來該怎麼辦?怎麼辦?”

歐建新父母是農村的,從他老婆的文章描述,老婆家也是普通家庭,老婆不上班的話,他一個人要養老婆和小孩四個人,另外四個老人如果是農村的,是沒有退休金的,如果歐建新和他老婆都是獨生子女(這是最壞的情況了),那他還要完全承擔四個老人的養老費用。

也即是一個人養八個人,在這種情況下有勇氣讓老婆不上班,就算年薪50萬,這個家庭經濟和財務狀況是具有高風險的。一旦失業就會徹底喪失經濟和收入來源。

我老婆也整天喊著不想上班,覺得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想回家全職帶孩子,我態度是堅決的,原因很簡單:除非有一天我失業了,我們在完全不上班的情況下,憑著工資以外的收入也能夠保持家庭收支為正現金流,這樣可以有一個人辭職回家。

如果資產足夠殷實,家庭現金流基本都為正,這個時候上不上班就無所謂了,為什麼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如果有2000萬現金,哪怕你什麼理財和投資方式都不懂,就存在銀行和各種理財產品裡面,一年也有個七八十萬的利息收入,家庭開支肯定夠了。

4、基於自己財務狀況花錢,抵制不符合財務狀況的誘惑

人生短暫,不要做守財奴,週末一家人去深圳好吃的餐廳吃個兩頓三頓,要不了什麼錢,一年家庭集體出去旅遊一兩次,也要不了什麼錢。去健身房健身,去打羽毛球,去游泳館游泳,這些是對健康的投資,是非常值得的。

但是不符合財務狀況的欲望和誘惑,要堅決的克制。

我想對國人尤其是年輕人誘惑最大的典型欲望,就是“辭職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周遊世界”了,今年有一篇火爆朋友圈的文章,就是一對情侶辭職後周遊世界的各種照片,閱讀量竟然超過了一千萬。

這是什麼概念呢,在自媒體領域,能寫出10萬+閱讀量的就是很不錯的文章了,足以看出這篇文章撩中了國人的內心深處的欲望。

這種事情正常人千萬不要學,在職場黃金年齡一年不上班,付出的代價過於慘重,這不只是“說走就走的旅行”,這也是“非常昂貴奢侈的旅行”,你完全可以以更低成本的方式實現,一年有十一和春節兩個長假,有元旦,清明,端午,中秋四個小長假,還有五天年休假,好好規劃下一年兩次七天以上的旅行是沒問題的,真的不夠玩嗎?

5、投資好的資產不要猶豫,增加工資以外的收入

我的後臺,老是有人私信問,現在在北京/上海/深圳買房是否合適,房價會不會跌?

如果是剛需,一線城市你猶豫什麼,有錢就趕緊買,不管怎麼跌,它還是一線城市的房子,還是中國處於最高價值地域的房子,也是你安家樂業,小孩成長的房子。一線城市的房子絕大部分都是好的資產。

現在國家在大力調控沒有錯,對於剛需而言,也許你買了房子之後,房價可能不幸會下跌一部分,但是就當是現在花錢買了個“房價不上漲”的保險好了,中國這麼多年,從來只有後悔沒買房的,後悔買房的少之又少。

你要知道,你的房子價值300萬,哪怕是上漲1%,你一年的收入也增加了3萬,相當於月薪2500元。

另外一個是投資優秀的中國公司。

我曾經構思過一個股票池,叫做“和甯南山一起賭國運”,這裡面都是中國還比較落後的產業裡面,正在奮力進行產業升級的優秀中國公司。

我相信,總體而言,中國這些落後的產業,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一定能夠趕超西方的水準,因此對這些公司進行投資,和他們一起成長,支援他們的發展,不僅是圓我的強國夢,也可以分享國家產業發展帶來的收益,就算失敗了就當支持國家發展了。

當然股市是個高風險的地方,不只是和公司長期的發展有關係,短期的各種波動對股票價格影響也很大,不過不管怎樣,長期關注優秀公司的發展,熟悉該公司的股票價格和規律,學習投資知識,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6、最後還是正能量,不要對四十歲過於悲觀

不要覺得只有你有四十歲焦慮,絕大部分的中國中產們都有這個焦慮,包括華為員工,騰訊員工,阿裡員工,中興員工都有這個焦慮。

但是好好的做好規劃,做好預案,42歲失業並不可怕,尤其是在大公司工作的,即使42歲失業了,你的財富和總體生活狀況還是中國的上游水準。

1)做好家庭存款

像歐建新被中興勸退,N+1補償也有7個月工資,外加2元一股的股票回購,這兩項加起來怎麼也有30萬吧,就算有房貸節省點用也足夠家庭一年開支了。

另外他們家不可能一點沒有存款吧?失業了還有失業救濟金吧?

存款按照能夠支援家庭三年支出為目標,加上失業金,這樣對失業有很強的抵抗能力。

2)注意好人脈

42歲這個年齡,按照正常情況,這些年一起共事過的同事,恐怕早就散佈在深圳各大公司了,隨便找找以前的同事幫忙投個簡歷,不可能一份工作機會都沒有。

我來深圳後共事過的同事,就遍佈國內各大公司,華為,中興,比亞迪,騰訊,杭州阿裡等等,還有人在智慧手機供應鏈企業上班,就算42歲被裁了,找人幫忙遞個簡歷,我不認為是個問題。就算你同事們都不給力,你的本科同學呢?研究生同學呢?就沒人能幫忙遞個簡歷?

像中興這種在國內算是不錯的公司了,即使被裁掉,資歷還是很管用的,不可能徹底找不到工作。

好,就算你朋友圈所有的大公司都不招42歲的,那就降低身價去中型公司,去小公司,這麼多年的研發經驗,市場經驗,你開個月薪八千一萬會沒有深圳的中小公司,創業公司需要?不少中小企業全公司上下沒有幾個名校畢業生,沒有幾個有華為中興騰訊這種名企工作經驗的人。他們真的完全不需要有名校名企經驗的員工?

不去這些企業,恐怕更多的還是自己內心不滿意。讓老婆也上個班,找個月薪五千的工作並不困難。夫妻倆加起來一個月一萬多生活還是可以繼續。

3)在42歲前準備好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

最典型的就是房產,這是抵抗通脹最強大的武器,你要知道,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以7%的速度在增長的。不要看網上一堆人在抱怨房貸高,這些人都是最近三五年買房的,往前五年以前買房的,即使在深圳,月供絕大多數就是五六千塊錢。

為什麼我說越快買房越好,因為月供這種東西基本是固定的,增長速度是趕不上工資增長速度,你買的越早,堅持個三五年之後,會逐漸發現根本不是個事兒。

你覺得現在月供一萬很痛苦是吧?你堅持個七八年到2025年,那個時候你的工資會大大高於現在,再加上你老公/老婆的工資,會逐漸發現月供壓力沒那麼大了,你的痛苦會一年比一年減輕。

你說房產有什麼用?就以這個中興工程師為例子,就算自降身價找工作也沒人要,在深圳實在生存不下去了,那把深圳房子賣個500萬,全家搬遷到老家湖南,在長沙買房定居也沒問題。

其他如股票等也可以分散持有優秀中國公司的股票。

4)心態上也樂觀,不要焦慮,就算四十歲失業,那也不是末日。

我們要知道,生活中我們接受各種服務的時候,會發現不靠譜,不負責任,工作散漫的人太多了,這些人一樣在生活著,很多人還活的好好的,你再差也不可能比他們差吧。

中國的中產為什麼焦慮,因為整天想著要在事業上,生活水準上戰勝那些和自己一樣的人,大家都畢業於不錯的學校,大家都很聰明,大家都很優秀,競爭下當然會感覺很累,而且時刻會有掉隊的焦慮,

但是如果眼光放寬闊一點,所謂的降維打擊,你會發現大把人沒有你勤奮,努力,聰明,靠譜,世界就會明亮很多,大可以放下自己的焦慮。為什麼中國人一移民到國外,往往就覺得輕鬆好多,呵呵大家都懶嘛,一下班就走了,沒啥競爭壓力,這樣的代價就是整個社會進步很慢。

不管什麼人,只要能夠做到工作認真,做事情負責任,人靠譜能讓人信得過,人還比較聰明,基本上都會處於社會前50%的水準,我不相信這樣的人會活的比那些不靠譜,做事不負責任,工作散漫的人還不好。

你回想下,生活中是不是大把懶惰,散漫,不靠譜,不負責任的人存在,是不是經常能遇到,甚至天天能遇到?更何況,在中國整體6.9%的經濟增速下,即使排在後50%,總體生活水準仍然不斷進步的。

另外,更重要的,為什麼四十歲失業不是世界末日,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還有家庭成員和你一起奮鬥。

尼古拉斯凱奇有個電影,叫做《family man》,居家男人,講的就會一個美國中年男子的兩種人生,一種是大學畢業後成了華爾街精英單身漢,從不為金錢煩惱;另外一種是成了一個擁有幸福家庭的輪胎推銷員,但是要為房貸煩惱。

這個值得一看,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陪你一起戰鬥,哪怕個人事業沒有那麼出色,同樣可以有快樂的人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