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8年炒股、19年買房",真的能賺到錢嗎?

作者 | 三萬

來源 | 米筐投資

月初, 米筐在北京舉辦了場線下會議。 到場朋友十分熱情, 散會後有位朋友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現在手頭有百十萬, 我看有人說18年去炒股, 19年再買房。 我計畫先不買房, 要不我先投資炒股, 後年再買房, 咋樣?”

筆者現場建議他別這麼玩, 精准踩點這事是高手的玩法, 普通玩家老老實實認准一個, 不要貪多。 從他轉身的表情看, 他對這個回答是不滿意的。 可能他希望聽到的, 是某只即將暴漲的股票代碼, 或者某個其他機會。

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我也沒放在心上。 直到上週末, 和一位職業炒幣玩家聊天,

又重新把這事給聯繫起來。

他告訴我, 他加入的一個群, 有近6年歷史, 可以稱上幣圈元老級玩家, 而且從最開始就堅決看好這個, 但是, 現在這個群裡是個什麼情況呢?他說群裡是三大可惜:

1、接觸比較早, 可惜當年沒買/買少了;

2、可惜拋太早, 8000、15000、30000各種價位;

3、妹子職業炒幣, 可惜好孤獨, 徵婚交友;

群裡每次最活躍, 就是比特幣刷新高, 玩家發紅包, 還有妹子爆照時。 然而, 發紅包的,

永遠只是那幾個人。 可以說這個群也是整個幣圈的映射, 賺錢的是極少數人, 99%的人都只是故事滿身, 包括他自己。

最後他總結, 看對方向只是投資的第一步, 但離能不能賺到錢, 還差很遠。

1自我聰明與堅持

有意思吧?當面臨一個確定性機會時, 賺錢的是少數, 那如果面臨兩個呢?

回到開頭那位的問題, 我們暫時先不討論18炒股19炒房的邏輯正確性, 就姑且認為這兩個機會都是沒有問題的。 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答案也很簡單, 大部分人仍然是不賺錢的。 或許你會說, 這怎麼可能呢?都明牌了,

照著做就行了, 怎麼可能不賺錢, 得笨成啥樣啊?

原因恰恰就在於:大部分人覺得自己是比他人聰明的, 聰明到可以機會通吃。

玩金融圈的沒有笨人吧, 哪個不認為自己比他人優秀, 結果呢?九賠一賺。 我們拋開市場理論, 站在社會學、行為學來看這個問題, 就是自我的聰明, 實則充滿了愚蠢。

我們分析現實生活, 也會發現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很多人現實生活中做生意、混職場都是很成功的, 但一到投資領域, 就摸不著頭腦。

生活中有些人看著笨笨傻傻, 卻幹成了事, 賺了不少錢。

有些人看著很聰明, 卻總發不了大財, 不停遺憾錯過機會。

怎麼會這樣呢?私以為和下面這圖有關:

我們大部分人, 生活裡能有一些小成就(做小買賣/升職加薪), 其實因為不聰明但是苦逼的堅持, 或者不能堅持卻耍著小聰明。 又聰明又足夠堅持的, 總是極少數。

可一旦涉足投資, 大家都常以為自己是又聰明又能堅持的, 把現實生活的常識和經驗, 完全拋置於腦後。 所以生活裡各個是牛人, 投資時全是小學生。

更何況, 在投資界, 你確定你是最聰明的那個麼?

2投資就是學會放棄

投資中最難的的地方, 往往不是不夠聰明, 而是懂得放棄你的聰明。 當面臨著多個確定性的機會, 投資者首先要認清的, 是自我的不足, 抱樸守拙。

狗熊掰棒子, 落空而返, 不是棒子不夠多, 而是狗熊以為自己能拿的足夠多。

是的, 投資就是放棄, 而且是主動放棄。

大家生活中,做生意,職場晉升,勤勤懇懇上班,總的來說都是成功的,畢竟每天每月都在得到。同時我們也在放棄:

放棄親情,犧牲和家人團聚時間;

放棄愛情,為了事業不惜分手,奔走他鄉;

放棄健康,深夜不停加班,透支身體;

……

我們的獲得,建立在一次次放棄上。一個個確定性付出,讓我們心甘情願選擇放棄。哪怕親情、愛情、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還是會選擇放棄。

投資中,看到機會是入門,學會放棄是上路,堅持不為所動是過程。所以,我們去看那些投資界大咖,往往都有一種“傻傻”的品質:

期貨大佬林廣袤,炒到幾十億身家卻說,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只研究一個品種;

價投典範巴菲特,很多人揭他發家史,卻忽視他只投看得懂的確定性機會;

哪怕是股市做職業超短的,看似最投機,也會說打最硬的板,信仰永不變;

當你意識到做任何事都能賺到錢的時候,選擇不做什麼,才是對一個人智慧真正的考驗。

妄想抓住每一個機會,請先自問幾個問題:

我是最聰明的那個麼?

我是最幸運的那個麼?

我是最能堅持的那個麼?

如果您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請先擺好自己的位置。18炒股、19炒房,兩個機會,就算都是對的,也請你主動放棄一個,盯准一個就行。機會沒出現時,休息也是一種投資,而且是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

炒股,如果您專業且老練,就專業炒股,買房別碰。如果您不懂股票,就休息別碰,靜等買房時機。

熬了這麼久雞湯,如果你還說,不,我就要兩個都幹。那您最終能賺錢幾率是多少呢?

我也不好下結論。不過,回想起幾年前,那些呼喊著賣房炒股的,最後落得割肉買房。這樣的故事,希望不要再次上演。

原標題:按照"18炒股、19買房",最終賺錢的能有多少人?

大家生活中,做生意,職場晉升,勤勤懇懇上班,總的來說都是成功的,畢竟每天每月都在得到。同時我們也在放棄:

放棄親情,犧牲和家人團聚時間;

放棄愛情,為了事業不惜分手,奔走他鄉;

放棄健康,深夜不停加班,透支身體;

……

我們的獲得,建立在一次次放棄上。一個個確定性付出,讓我們心甘情願選擇放棄。哪怕親情、愛情、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還是會選擇放棄。

投資中,看到機會是入門,學會放棄是上路,堅持不為所動是過程。所以,我們去看那些投資界大咖,往往都有一種“傻傻”的品質:

期貨大佬林廣袤,炒到幾十億身家卻說,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只研究一個品種;

價投典範巴菲特,很多人揭他發家史,卻忽視他只投看得懂的確定性機會;

哪怕是股市做職業超短的,看似最投機,也會說打最硬的板,信仰永不變;

當你意識到做任何事都能賺到錢的時候,選擇不做什麼,才是對一個人智慧真正的考驗。

妄想抓住每一個機會,請先自問幾個問題:

我是最聰明的那個麼?

我是最幸運的那個麼?

我是最能堅持的那個麼?

如果您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請先擺好自己的位置。18炒股、19炒房,兩個機會,就算都是對的,也請你主動放棄一個,盯准一個就行。機會沒出現時,休息也是一種投資,而且是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

炒股,如果您專業且老練,就專業炒股,買房別碰。如果您不懂股票,就休息別碰,靜等買房時機。

熬了這麼久雞湯,如果你還說,不,我就要兩個都幹。那您最終能賺錢幾率是多少呢?

我也不好下結論。不過,回想起幾年前,那些呼喊著賣房炒股的,最後落得割肉買房。這樣的故事,希望不要再次上演。

原標題:按照"18炒股、19買房",最終賺錢的能有多少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