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羅馬人的故事》看看這篇短評就行了,王石推薦的這套書也太長了

《羅馬人的故事》看看這篇短評就行了, 王石強烈推薦的這套書也太長了

這是一部煌煌十五冊的巨著, 作者鹽野七生寫了十五年, 筆者也曾斷斷續續讀了兩年。 鹽野七生, 日本女作家, 1937年生於日本, 26歲遊學義大利兩年, 深感日本是個沒有英雄的國度, 回日後不久毅然出走, 再赴義大利, 定居羅馬, 一住至今, 終生研究羅馬史。 鹽野七生認為, 每個人的心中都埋藏著一個英雄夢, 而唯有昔日羅馬能讓人一圓夙夢。

以前, 筆者也讀過形形色色的羅馬史, 比如《羅馬帝國衰亡史》, 但這類史書, 更多是從政治、軍事的角度來理解羅馬帝國。 鹽野七生不同, 她以現代史觀的方法論來解讀羅馬, 這其間涉及國家與民族、君主與公民、宗教與人性、權力與秩序、科學與技術、領導與公關等方方面面, 視野極廣, 見人所未見。 正如她自己所說:“別的研究者是寫自己知道的, 而我則是寫我想知道的。

” 在第十冊《條條大路通羅馬》中, 作者專門講了羅馬的道路建設:與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 倒不如說“條條大路起羅馬”。 羅馬是這個 龐大帝國的心臟, 而這些四通八達的國家公路, 有如血管脈絡, 把政令和資源高效率地傳輸到帝國的每個角落。

鹽野七生說, 東方帝國在修建長城的時候, 羅馬人正在修建羅馬大路。 接著, 她就告訴讀者, 兩千年過去了, 羅馬修的大路現在還在使用。 這時, 你會很自然地想:中國的長城, 現在除了收門票之外, 還有沒有用?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長城, 主要是明朝修建的, 而且從工程的角度講, 也有很多品質問題。 同樣是國家主導的巨型工程, 哪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更有用?

在作者的描述之下, 羅馬帝國宛如一個強大的跨國企業, 《羅馬法》就好比這個企業的內部規章。 這個企業有自己的核心價值、企業文化、思維慣性、話語系統、人力資源儲備, 甚至還有自己的保安系統。 這也是為什麼這部書會被國外一些研究者拿來當作領導者論、組織論、國家論的現成教材。

鹽野七生貫穿始終地自我設問, 並希望回答:為什麼只有羅馬人能成就如此大業, 為什麼只有羅馬人能夠建立並長期維持一個巨大的文明圈的呢?

作者認為:羅馬的力量, 來自保障國民安全的基礎設施和貴族行為理應高尚的傳統。 國民最需要的是安全系統, 其次是尊貴和快樂的生活。 羅馬皇帝努力滿足了國民的需要。 一切政令、公共設施、對外戰爭, 都是為了滿足國民的安全感和享受需要。

羅馬人智力不如希臘人, 體力不如高盧人, 經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 卻能一一打敗這些部族, 而且在戰後還能與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處。 為什麼?你會發現, 羅馬帝國的強大, 歸根結底是因為它的寬容開放,

它的兼收並蓄。

羅馬帝國是多神教的國家, 羅馬人把被帝國征服的民族的神, 全部當作自己的神來供奉。 這樣的神有30萬個。 羅馬甚至賦予被征服者公民權, 歷屆羅馬皇帝裡有很多被征服者。 試想, 這在東方帝國, 可能嗎?

這些分析讓筆者非常受啟發。 作為國家來說,自由與寬容,這才是羅馬帝國的立國之本,作為跨國企業來說,寬容開放,兼收並蓄應當是它的核心價值觀念。正是這些基本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賦予羅馬帝國強大的力量,並成為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這也是包括地產老總王石都向朋友們力薦這本書的原因。

其實,我們通讀歷史,也明明白白的感覺到,只要是兼收並蓄的朝代,都是能夠成就偉業的時代,比如盛唐;而閉關鎖國的時代,都是國運衰退的時代,比如晚清;之所以想起寫這篇書評,也是因為從媒體上知道GOOGLE要回歸國內,我們需要這樣的寬容和協作,對於這樣的做法筆者是歡迎的。

作為國家來說,自由與寬容,這才是羅馬帝國的立國之本,作為跨國企業來說,寬容開放,兼收並蓄應當是它的核心價值觀念。正是這些基本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賦予羅馬帝國強大的力量,並成為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這也是包括地產老總王石都向朋友們力薦這本書的原因。

其實,我們通讀歷史,也明明白白的感覺到,只要是兼收並蓄的朝代,都是能夠成就偉業的時代,比如盛唐;而閉關鎖國的時代,都是國運衰退的時代,比如晚清;之所以想起寫這篇書評,也是因為從媒體上知道GOOGLE要回歸國內,我們需要這樣的寬容和協作,對於這樣的做法筆者是歡迎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