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甘肅廉政網評論:揭開“推功”的真面目——查擺和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六)

太極拳中有一雙人徒手對抗練習的形式叫“太極推手”, 練習的目的, 就是要達到“四兩拔千斤”的效果。 現實生活中, “太極推手”還被賦予了另一層含義, 即指推諉扯皮、推卸責任, 不擔當、不作為。 時下, 一些幹部的“推功”著實了得, “太極高手”比比皆是。

一種是“往上推”。 有的幹部辦事拖遝敷衍, 對自己職責職權範圍內的事, 該決策的不決策, 該拍板的不拍板, 凡事層層請示彙報, 結果無人定奪。 有的幹部對待上級部署和基層請示, 習慣於“放一放”“等一等”, 沒有檔等檔, 有了檔等經驗, 一等再等, 直到錯過時機, 不了了之。

有的幹部工作中有了好的想法, 發現了問題, 也是“裝在肚子裡”, 等領導安排、過問, 最後“金點子”變成了“黴點子”, 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 這些行為看似守規矩、講程式、聽指揮, 實則是怕出事、怕擔責, 是不折不扣的懶政庸政怠政。

另一種是“往下推”。 有的領導幹部見了檔、任務, 不去閱研思考, 更不拿主意作決策, 而是習慣大筆一揮, 層層揮筆, 一路推將下來, 無可再推之時, 又一層層拿方案, 推了上去。 又或明明是自己職責範圍的事, 卻找各種理由, 把“牽頭”“負責”變成“配合”“參與”, 把主要責任變為次要責任。 “往下推”還有伎倆就是“假幹”, 目標書、責任狀“滿天飛”, 內容卻是空洞無物、千篇一律;有的裝模作樣開個會、照抄照搬發個文, 自認為反正已經安排了、責任也盡到了,

至於落實了沒有、落實得怎麼樣, 再也不會過問。

“往上推”也好, “往下推”也罷, 顯然, 都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產物。 究其原因, 無外乎有三條:一是“不想幹”, 精神懈怠、不思進取,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當“撞鐘和尚”, 作“甩手掌櫃”。 二是“不敢幹”, “怕”字當頭, 怕擔責任、怕得罪人、怕丟選票,信奉“為了不出事、寧可不幹事”的錯誤思想, 該辦的事不辦,該負的責不負。 三是“不會幹”, 客觀的講, 有的幹部也想履好職、盡好責, 但自身能力素質跟不上, 面對問題思路不清, 辦法不多, 甚至束手無策, 只好硬著頭皮往上推、往下推。

身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願擔當、不敢作為, 推諉扯皮、得過且過, 這些為官不為的行為, 是一種腐骨蝕心的慢性頑疾。

如果任由這種現象滋生氾濫, 不僅阻礙黨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延誤改革和發展機遇;還會把小困難拖成大問題, 小矛盾拖成大禍患。 如果任由這些人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就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讓敢於擔當的幹部反而變成了“另類”。

整治“推功”問題, 不能再用推的辦法。 全省各級扎實開展“三糾三促”專項行動, 查處了一批不作為慢作為的人和事, 對典型案例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產生了強烈的震懾效應。 當然, 這裡也要奉勸“太極”高手們, 積極轉變思想, 挺起肩膀擔擔子, 伸出雙手幹事情, 在實踐中不斷磨礪自己, 提高履職盡責的本領。

“做人一世, 為官一任, 要有肝膽, 要有擔當精神, 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訓誡, 應當成為每個黨員幹部自我激勵的座右銘。 (賀棟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