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0條CFB鍋爐運行秘技

CFB鍋爐運行常見問題解答

在生產中, CFB鍋爐運行經常會出現一些棘手問題。 話不多說、小編為您整理出30條鍋爐運行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學習完之後別忘了分享給小夥伴哦。

1什麼是迴圈流化床鍋爐的迴圈倍率?影響迴圈倍率的運行因素有哪些。

影響迴圈倍率的運行因素很多,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分離器效率, 燃料細微性, 燃料含灰量, 燃料的成分, 灰特性, 灰顆粒的磨耗特性對迴圈倍率有決定性影響。

鍋爐負荷的影響。 隨著機組負荷的降低, 即鍋爐蒸發量的減少, 鍋爐整體風量和煙氣流速必然降低, 促使CFB鍋爐迴圈倍率也相應降低。

2汽包鍋爐正常運行時, 為什麼要關閉省煤器再迴圈門?

因為給水通過省煤器再迴圈管直接進入汽包, 降低了局部區域的爐水溫度, 影響了汽水分離和蒸汽品質, 並使再迴圈管與汽包介面處的金屬受到溫度應力,

時間長可能產生裂紋。 此外, 還影響到省煤器的正常工作, 使省煤器出口溫度過高, 所以在正常運行中, 必須將省煤器再迴圈門關閉。

3為什麼要對新裝和大修後的鍋爐進行化學清洗?

鍋爐在製造、運輸和安裝、檢修的過程中, 在汽水系統各承壓部件內部難免要產生和粘汙一些油垢、鐵屑、焊渣、鐵的氧化物等雜質。 這些雜質一但進入運行中的汽水系統, 將對鍋爐和汽輪機造成極大的危害, 所以對新裝和大修後正式投運前的鍋爐必須進行化學清洗, 清除這些雜物。

4為什麼要進行鍋爐的吹管?

鍋爐汽水系統中的部分設備如減溫水、啟動旁路、過熱器、再熱器管路系統等, 由於結構、材質、佈置方式等原因不適合化學清洗,

所以新裝鍋爐在正式投運前需用物理方法清除內部殘留的雜物, 故利用本爐產生的蒸汽對汽水系統及設備進行吹管處理。

5鍋爐啟動前上水的時間和溫度有何規定?為什麼?

鍋爐啟動前的進水速度不宜過快, 一般冬季不少於4h, 其他季節2~3h, 進水初期尤應緩慢。 冷態鍋爐的進水溫度一般在50-90℃, 以使進入汽包的給水溫度與汽包壁溫度的差值不大於40℃。 未完全冷卻的鍋爐, 進水溫度可比照汽包壁溫, 一般差值應控制在40℃以內, 否則應減緩進水速度。 原因是:

(1)由於汽包壁較厚, 膨脹緩慢, 而連接在汽包壁上的管子壁較薄, 膨脹較快。 若進水溫度過高或進水速度過快, 將會造成膨脹不均, 使焊口發生裂紋, 造成設備損壞。

(2)當給水進入汽包時,

總是先與汽包下半壁接觸, 若給水溫度與汽包壁溫差值過大, 進水時速度又快, 汽包的上下壁, 內外壁將產生較大的膨脹差, 給汽包造成較大的附加應力, 引起汽包變形, 嚴重時產生裂紋。

6鍋爐常用保養方法有哪幾種?

(1)濕保護:有聯氨法、氨液法、保持給水壓力法、蒸汽加熱法、堿液化法、磷酸三鈉和亞硝酸混合溶液保護法;

(2)幹保護:有烘乾法(帶壓放水)和乾燥劑法。

7造成蒸汽品質惡化(蒸汽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1)蒸汽帶水。 鍋爐的補給水含有雜質。 給水進入鍋爐後被加熱成蒸汽, 雜質也大部分轉移到爐水中, 如此多次迴圈, 爐水中雜質濃度越來越高。 含有高濃度雜質的爐水被飽和蒸汽攜帶就叫做蒸汽帶水, 蒸汽帶水稱做機械攜帶,

是蒸汽污染的第一個原因。

(2)蒸汽溶鹽。 鍋爐在較高的工作壓力下, 蒸汽能溶解某些鹽分, 蒸汽溶鹽稱為選擇性攜帶, 這是蒸汽污染的第二個原因。

8尾部受熱面的低溫腐蝕是怎樣產生的?

燃料中的硫燃燒生成SO2 , SO2 與煙氣中的氧結合生成SO3, 當受熱面的溫度低於煙氣的露點時, 煙氣中的水蒸氣與SO3組合生成硫酸蒸汽, 凝結在受熱面上, 造成受熱面的低溫腐蝕。 空氣預熱器的冷端易出現低溫腐蝕。

9什麼情況下緊急停爐?

(1)汽包水位超過極限值時。

(2)鍋爐所有水位計損壞時。

(3)過熱蒸汽管道、再熱蒸汽管道、主給水管道發生爆破時。

(4)鍋爐尾部發生再燃燒時。

(5)所有吸、送風機、空氣預熱器停止運行時。

(6)再熱蒸汽中斷時。

(7)鍋爐壓力升高到安全門動作壓力, 而所有安全門拒動時。

(8)爐膛內或煙道內發生爆炸,使設備遭到嚴重損壞時。

(9)鍋爐滅火時。

(10)鍋爐房內發生火警,直接影響鍋爐的安全運行時。

(11)爐管爆破不能維持汽包正常水位時。

(12)所有的操作員站同時黑屏或死機且主要參數失去監視手段時。

10為什麼鍋爐在運行中應經常監視排煙溫度的變化?

鍋爐排煙溫度升高一般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因為排煙熱損失是鍋爐各項熱損失中最大的一項,一般為送入熱量的6%左右;排煙溫度每增加12~15℃,排煙熱損失增加1%,;同時排煙溫度可反應鍋爐的運行情況,所以排煙溫度應是鍋爐運行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必須重點監視。

(2)使排煙溫度升高的因素如下:

1)受熱面結垢、積灰、結渣。

2)過剩空氣係數過大。

3)漏風係數過大。

4)燃料中的水分增加。

5)鍋爐負荷增加。

6)燃料品種變差。

7)制粉系統的運行方式不合理。

8)尾部煙道二次燃燒。

11水壓試驗的升壓、泄壓速度,合格的標準?

答:水壓試驗的升壓速度應控制在0.2MPa/min,泄壓速度不大於0.49Mpa/min,合格的標準為:在關閉進水門後,經過5分鐘汽包壓力下降值不超過0.29MPa及承壓部件金屬壁和焊縫沒有濕潤、洩露痕跡及無明顯變形為合格。

12如何沖洗汽包水位計?

答:沖洗水位計共有三個過程:水側沖洗:開啟放水門,關閉汽側門,開啟水側門;汽側沖洗:開啟放水門,關閉水側門,開啟汽側門;汽水共沖:開啟放水門,開啟汽側門,開啟水側門。沖洗後關閉放水門。

13為什麼再熱汽溫調節一般不使用噴水減溫?

使用噴水減溫將使機組的熱效率降低。這是因為,使用噴水減溫,將使中低壓缸工質流量增加。這些蒸汽僅在中低壓缸做功,就整個回熱系統而言,限制了高壓缸的做功能力。而且在原來熱迴圈效率越高的情況下,如增加噴水量,則迴圈效率降低就越多。

14如何進行再熱器水壓試驗?

首先在汽輪機高壓缸出口蒸汽管道上加裝打壓堵板,然後在汽輪機允許的情況下用再熱器冷段事故噴水或減溫水給再熱器上水。上水前應關閉汽輪機中壓缸入口電動門和再熱器疏水門,打開再熱器空氣門(見水後關閉)。

當壓力升到1MPa時暫停升壓,通知有關人員進行檢查。無問題後繼續升壓直至額定。此間應嚴防超壓。檢查完畢,應按照規定的降壓速率降壓到零。打開空氣門及疏水門,放淨爐水。

15影響磨損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煙氣、物料的流速②煙氣中物料的濃度細微性及硬度③被磨損的元件的表面形狀、硬度④物料與被磨損元件的相對運動方向影響最大的是氣流的速度,磨損與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

16為什麼要控制床溫在850-950之間?

①在該溫度下灰不會融化,從而減少了結渣的危險性②該溫度下具有較高的脫硫效率③在該溫度下燃燒氣體的氮化物氣體較少④在該溫度下煤中的鹼金屬不會昇華,可以降低受熱面的結渣。

17迴圈流化床鍋爐床面結焦的現象有哪些表現

①床溫急劇升高②氧量指示下降甚至到零③一次風機電流減少,風室風壓高且④爐膛負壓增大,引風機電流減少⑤排渣困難或排不下渣⑥若為低溫結焦,則床溫、床壓分佈不均、偏差過大、床壓、風室壓力、床溫不正常,局部床溫測點不正常升高或降低。⑦床壓指示值波動很小。

18如何避免迴圈流化床鍋爐啟動時發生結焦事故?

①啟動前,徹底檢查風帽口是否全部暢通,床料是否卻無結塊或板結現象②升溫時,保持升溫速度平緩③升溫時確保床溫均勻④初投煤時,宜少量多次投煤⑤如果床溫上升過快,燃燒劇烈,宜加大一次風量。

19影響流化床鍋爐負荷的因素有哪些?

①煤質②床溫③床壓④氧量及一、二次風配比⑤給水溫度⑥尾部受熱面的清潔度

20迴圈流化床鍋爐啟動過程中,如何保證保溫、耐火、耐磨澆築料可塑膠的安全?

迴圈流化床鍋爐啟動過程中,為保證保證保溫、耐火、耐磨澆築料可塑膠的安全,應當做到:

①嚴格控制爐內任一點的溫度變化小於100℃/h,防止澆注料與金屬膨脹不均

②在啟動風機和風量調整過程中,嚴格控制爐膛壓力大幅度的變化;

③在投煤操作時,一定要緩慢少量,切不可大幅度調整給煤量。

21迴圈流化床鍋爐點火時何時投煤,怎樣投煤?

根據燃煤煤種的不同,投煤溫度各不相同。燃用高揮發分煤時,可將投煤溫度降低一些,一般在480度左右;燃用貧煤時,一般在550度左右;燃用無煙煤時,一般在600度左右。

床溫達到上述條件後,可以開啟中間一台給煤機,以10%的給煤量(脈動)給煤90秒後,停90秒觀察氧量是否下降,床溫是否上升,連續3~5次之後如氧量下降,床溫上升,可連續投煤,保證床溫穩步上升。

22影響迴圈流化床鍋爐熱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①煤質②鍋爐負荷③氧量及一二次風配比④排煙溫度⑤風機出口溫度⑥飛灰含碳量⑥爐渣含碳量⑧排渣溫度⑨給水溫度。

23點火初期通過哪些方法控制床溫升速度?

點火初期為避免床溫升速過快,對澆注料、可塑膠造成破壞,必須嚴格控制溫升速度,可通過以下方法調節。①控制油槍投入支數②控制油壓③調節一次風量。

24迴圈流化床鍋爐運行中床溫的控制和調整原則是什麼?

床溫,即料層溫度,是通過佈置在密相區的熱電偶來檢測的。迴圈流化床鍋爐運行中,為降低不完全燃燒熱損失,提高傳熱係數,並減少CO、NO排放,床溫應盡可能高些,然而從脫硫降低Nox排放和防止床內結焦考慮,床溫應選擇低一些。在正常條件下,床溫一般控制在850-950℃範圍內,維持正常的床溫是穩定運行的關鍵,控制床溫的最好手段是再分配燃燒室不同燃燒風風量而總風量保持不變。在一定的負荷下,若給煤量一定,則要調整一次風和下二次風。一次風在保證床料充分流化的基礎上,可適當降低,以減少熱煙氣帶走的熱量,保持較高的床溫,提高燃燒效率。用上二次風保持氧量在正常範圍內,使床溫平衡在850-950℃之間。

25運行中對迴圈灰系統的控制和調整應注意什麼?

①對迴圈灰系統應經常檢查,合理地控制返料風和返料風壓

②監視各部溫度變化和迴圈效果,返料器回料溫度最高不應大於1000℃,溫度過高時,必須降低負荷

③在正常運行條件下不允許放迴圈灰,但在低負荷、壓火、停爐或在返料器故障下可以放掉部分迴圈灰,以達到規定的運行工況

④迴圈流化床鍋爐運行中應維持一定的迴圈灰量,以控制床溫和滿足負荷的需要。

26、在點火過程中一次風應如何調整?

一般情況下,在點火過程中一次流化風都保持臨界狀態,其目的是儘量提高床溫,減少熱量損失.但在投油槍時應特別注意流化風量的變化,當油槍點燃時,點火風道內的空氣突然受到加熱膨脹,通往風室的一次風阻力增大,一次流化風總量減少,停止油槍運行時,則會出現相反的現象.所以應相應加大或減少一次風機入口導葉開度,保證一次流化風量不能低於臨界量,床料保持良好的流化狀態。

27鍋爐熱態啟動的條件?

以下條件同時滿足,鍋爐具備熱態啟動條件:

無MFT跳閘條件。

MFT未複歸。

所有油燃燒器的油閥關閉。

所有給煤機全停。

平均床溫高於650℃。

總風量大於25%B-MCR。

爐膛吹掃沒有進行。

28鍋爐結焦的原因有哪些?

1)啟動燃燒器投運時,嚴重配風失調或燃燒功率過大。

2)鍋爐啟動前,流化風嘴堵塞過多或有耐磨材料等雜物留有爐內。

3)停爐過程中,燃料未完全燃燒,析出焦油造成低溫結焦。

4)床溫過高或燃煤、床料熔點太低。

5)流化風量偏低,常時間流化不良。

6)鍋爐運行中,長時間風、煤配比不當,過量給煤。

29迴圈流化床鍋爐點火初期如何實現對再熱器的保護?

迴圈流化床鍋爐點火初期,由於再熱器內無蒸汽流通,再熱器管壁得不到充分冷卻,很容易局部過熱而發生爆管的事故,必須採取一定措施來實現對再熱器的保護,其措施如下:

1)低溫再熱器位於尾部煙道中,關閉再熱器側煙氣擋板,同時監視低溫再熱器蛇形管壁溫,可起到保護作用.

2)高溫屏式再熱器位於爐膛上部,暖爐和啟動過程需檢測高溫屏式再熱器壁溫和高溫屏式再熱器底部煙溫.鍋爐啟動初期,汽機高排汽逆止門不開啟,再熱器內沒有蒸汽流通時,高溫屏式再熱器底部煙溫應控制在允許的範圍內.

3)及時投入旁路保護再熱器.

4)再熱器中建立起穩定連續的再熱蒸汽時,可調節再熱器和過熱器煙氣擋板,只需監視再熱器壁溫不超過報警值即可。

30停爐後鍋爐為何要保養及保養的方法?

鍋爐停用後,如果管子內表面潮濕,外界空氣進入會引起內表面金屬的氧化腐蝕。為防止這種腐蝕的發生,停爐後要進行保養。對於不同的停爐有如下幾種保養方法:

1)蒸汽壓力法防腐。停爐備用時間不超過5天,可採用這一種方法。

2)給水溢流法防腐,停爐後轉入備用或處理非承壓部件缺陷,停用時間在30天左右,防腐期間應設專人監視與保持汽包壓力在規定範圍內,防止壓力變化過大。

3)氨液防腐。停爐備用時間較長,可採用這種方法。

4)鍋爐餘熱烘乾法。此方法適用於鍋爐檢修期保護。

5)乾燥劑法。鍋爐需長期備用時採用此法。

而所有安全門拒動時。

(8)爐膛內或煙道內發生爆炸,使設備遭到嚴重損壞時。

(9)鍋爐滅火時。

(10)鍋爐房內發生火警,直接影響鍋爐的安全運行時。

(11)爐管爆破不能維持汽包正常水位時。

(12)所有的操作員站同時黑屏或死機且主要參數失去監視手段時。

10為什麼鍋爐在運行中應經常監視排煙溫度的變化?

鍋爐排煙溫度升高一般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因為排煙熱損失是鍋爐各項熱損失中最大的一項,一般為送入熱量的6%左右;排煙溫度每增加12~15℃,排煙熱損失增加1%,;同時排煙溫度可反應鍋爐的運行情況,所以排煙溫度應是鍋爐運行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必須重點監視。

(2)使排煙溫度升高的因素如下:

1)受熱面結垢、積灰、結渣。

2)過剩空氣係數過大。

3)漏風係數過大。

4)燃料中的水分增加。

5)鍋爐負荷增加。

6)燃料品種變差。

7)制粉系統的運行方式不合理。

8)尾部煙道二次燃燒。

11水壓試驗的升壓、泄壓速度,合格的標準?

答:水壓試驗的升壓速度應控制在0.2MPa/min,泄壓速度不大於0.49Mpa/min,合格的標準為:在關閉進水門後,經過5分鐘汽包壓力下降值不超過0.29MPa及承壓部件金屬壁和焊縫沒有濕潤、洩露痕跡及無明顯變形為合格。

12如何沖洗汽包水位計?

答:沖洗水位計共有三個過程:水側沖洗:開啟放水門,關閉汽側門,開啟水側門;汽側沖洗:開啟放水門,關閉水側門,開啟汽側門;汽水共沖:開啟放水門,開啟汽側門,開啟水側門。沖洗後關閉放水門。

13為什麼再熱汽溫調節一般不使用噴水減溫?

使用噴水減溫將使機組的熱效率降低。這是因為,使用噴水減溫,將使中低壓缸工質流量增加。這些蒸汽僅在中低壓缸做功,就整個回熱系統而言,限制了高壓缸的做功能力。而且在原來熱迴圈效率越高的情況下,如增加噴水量,則迴圈效率降低就越多。

14如何進行再熱器水壓試驗?

首先在汽輪機高壓缸出口蒸汽管道上加裝打壓堵板,然後在汽輪機允許的情況下用再熱器冷段事故噴水或減溫水給再熱器上水。上水前應關閉汽輪機中壓缸入口電動門和再熱器疏水門,打開再熱器空氣門(見水後關閉)。

當壓力升到1MPa時暫停升壓,通知有關人員進行檢查。無問題後繼續升壓直至額定。此間應嚴防超壓。檢查完畢,應按照規定的降壓速率降壓到零。打開空氣門及疏水門,放淨爐水。

15影響磨損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煙氣、物料的流速②煙氣中物料的濃度細微性及硬度③被磨損的元件的表面形狀、硬度④物料與被磨損元件的相對運動方向影響最大的是氣流的速度,磨損與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

16為什麼要控制床溫在850-950之間?

①在該溫度下灰不會融化,從而減少了結渣的危險性②該溫度下具有較高的脫硫效率③在該溫度下燃燒氣體的氮化物氣體較少④在該溫度下煤中的鹼金屬不會昇華,可以降低受熱面的結渣。

17迴圈流化床鍋爐床面結焦的現象有哪些表現

①床溫急劇升高②氧量指示下降甚至到零③一次風機電流減少,風室風壓高且④爐膛負壓增大,引風機電流減少⑤排渣困難或排不下渣⑥若為低溫結焦,則床溫、床壓分佈不均、偏差過大、床壓、風室壓力、床溫不正常,局部床溫測點不正常升高或降低。⑦床壓指示值波動很小。

18如何避免迴圈流化床鍋爐啟動時發生結焦事故?

①啟動前,徹底檢查風帽口是否全部暢通,床料是否卻無結塊或板結現象②升溫時,保持升溫速度平緩③升溫時確保床溫均勻④初投煤時,宜少量多次投煤⑤如果床溫上升過快,燃燒劇烈,宜加大一次風量。

19影響流化床鍋爐負荷的因素有哪些?

①煤質②床溫③床壓④氧量及一、二次風配比⑤給水溫度⑥尾部受熱面的清潔度

20迴圈流化床鍋爐啟動過程中,如何保證保溫、耐火、耐磨澆築料可塑膠的安全?

迴圈流化床鍋爐啟動過程中,為保證保證保溫、耐火、耐磨澆築料可塑膠的安全,應當做到:

①嚴格控制爐內任一點的溫度變化小於100℃/h,防止澆注料與金屬膨脹不均

②在啟動風機和風量調整過程中,嚴格控制爐膛壓力大幅度的變化;

③在投煤操作時,一定要緩慢少量,切不可大幅度調整給煤量。

21迴圈流化床鍋爐點火時何時投煤,怎樣投煤?

根據燃煤煤種的不同,投煤溫度各不相同。燃用高揮發分煤時,可將投煤溫度降低一些,一般在480度左右;燃用貧煤時,一般在550度左右;燃用無煙煤時,一般在600度左右。

床溫達到上述條件後,可以開啟中間一台給煤機,以10%的給煤量(脈動)給煤90秒後,停90秒觀察氧量是否下降,床溫是否上升,連續3~5次之後如氧量下降,床溫上升,可連續投煤,保證床溫穩步上升。

22影響迴圈流化床鍋爐熱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①煤質②鍋爐負荷③氧量及一二次風配比④排煙溫度⑤風機出口溫度⑥飛灰含碳量⑥爐渣含碳量⑧排渣溫度⑨給水溫度。

23點火初期通過哪些方法控制床溫升速度?

點火初期為避免床溫升速過快,對澆注料、可塑膠造成破壞,必須嚴格控制溫升速度,可通過以下方法調節。①控制油槍投入支數②控制油壓③調節一次風量。

24迴圈流化床鍋爐運行中床溫的控制和調整原則是什麼?

床溫,即料層溫度,是通過佈置在密相區的熱電偶來檢測的。迴圈流化床鍋爐運行中,為降低不完全燃燒熱損失,提高傳熱係數,並減少CO、NO排放,床溫應盡可能高些,然而從脫硫降低Nox排放和防止床內結焦考慮,床溫應選擇低一些。在正常條件下,床溫一般控制在850-950℃範圍內,維持正常的床溫是穩定運行的關鍵,控制床溫的最好手段是再分配燃燒室不同燃燒風風量而總風量保持不變。在一定的負荷下,若給煤量一定,則要調整一次風和下二次風。一次風在保證床料充分流化的基礎上,可適當降低,以減少熱煙氣帶走的熱量,保持較高的床溫,提高燃燒效率。用上二次風保持氧量在正常範圍內,使床溫平衡在850-950℃之間。

25運行中對迴圈灰系統的控制和調整應注意什麼?

①對迴圈灰系統應經常檢查,合理地控制返料風和返料風壓

②監視各部溫度變化和迴圈效果,返料器回料溫度最高不應大於1000℃,溫度過高時,必須降低負荷

③在正常運行條件下不允許放迴圈灰,但在低負荷、壓火、停爐或在返料器故障下可以放掉部分迴圈灰,以達到規定的運行工況

④迴圈流化床鍋爐運行中應維持一定的迴圈灰量,以控制床溫和滿足負荷的需要。

26、在點火過程中一次風應如何調整?

一般情況下,在點火過程中一次流化風都保持臨界狀態,其目的是儘量提高床溫,減少熱量損失.但在投油槍時應特別注意流化風量的變化,當油槍點燃時,點火風道內的空氣突然受到加熱膨脹,通往風室的一次風阻力增大,一次流化風總量減少,停止油槍運行時,則會出現相反的現象.所以應相應加大或減少一次風機入口導葉開度,保證一次流化風量不能低於臨界量,床料保持良好的流化狀態。

27鍋爐熱態啟動的條件?

以下條件同時滿足,鍋爐具備熱態啟動條件:

無MFT跳閘條件。

MFT未複歸。

所有油燃燒器的油閥關閉。

所有給煤機全停。

平均床溫高於650℃。

總風量大於25%B-MCR。

爐膛吹掃沒有進行。

28鍋爐結焦的原因有哪些?

1)啟動燃燒器投運時,嚴重配風失調或燃燒功率過大。

2)鍋爐啟動前,流化風嘴堵塞過多或有耐磨材料等雜物留有爐內。

3)停爐過程中,燃料未完全燃燒,析出焦油造成低溫結焦。

4)床溫過高或燃煤、床料熔點太低。

5)流化風量偏低,常時間流化不良。

6)鍋爐運行中,長時間風、煤配比不當,過量給煤。

29迴圈流化床鍋爐點火初期如何實現對再熱器的保護?

迴圈流化床鍋爐點火初期,由於再熱器內無蒸汽流通,再熱器管壁得不到充分冷卻,很容易局部過熱而發生爆管的事故,必須採取一定措施來實現對再熱器的保護,其措施如下:

1)低溫再熱器位於尾部煙道中,關閉再熱器側煙氣擋板,同時監視低溫再熱器蛇形管壁溫,可起到保護作用.

2)高溫屏式再熱器位於爐膛上部,暖爐和啟動過程需檢測高溫屏式再熱器壁溫和高溫屏式再熱器底部煙溫.鍋爐啟動初期,汽機高排汽逆止門不開啟,再熱器內沒有蒸汽流通時,高溫屏式再熱器底部煙溫應控制在允許的範圍內.

3)及時投入旁路保護再熱器.

4)再熱器中建立起穩定連續的再熱蒸汽時,可調節再熱器和過熱器煙氣擋板,只需監視再熱器壁溫不超過報警值即可。

30停爐後鍋爐為何要保養及保養的方法?

鍋爐停用後,如果管子內表面潮濕,外界空氣進入會引起內表面金屬的氧化腐蝕。為防止這種腐蝕的發生,停爐後要進行保養。對於不同的停爐有如下幾種保養方法:

1)蒸汽壓力法防腐。停爐備用時間不超過5天,可採用這一種方法。

2)給水溢流法防腐,停爐後轉入備用或處理非承壓部件缺陷,停用時間在30天左右,防腐期間應設專人監視與保持汽包壓力在規定範圍內,防止壓力變化過大。

3)氨液防腐。停爐備用時間較長,可採用這種方法。

4)鍋爐餘熱烘乾法。此方法適用於鍋爐檢修期保護。

5)乾燥劑法。鍋爐需長期備用時採用此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