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澳大利亞反華政客逃過一劫:不僅因美國支持,還因為133萬遊客

前陣子,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來華走穴, 當起了背景板, 與一眾創業者笑呵呵地合影。 而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找到了新工作:牽頭一個關於中英合作的投資計畫。 實際上, 他們現在的飯碗都是“帶路倡議”給的。 奧巴馬應該慶倖在位時沒有明確反對和圍堵這個倡議, 而卡梅倫則因為大力支持“帶路倡議”而獲得了回報。 “海外探客”發現, 如今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林背後的執政聯盟雖然驚險地保住了議會多數地位, 但依然要面對反對者逼宮, 特恩布林只是暫時保住了總理寶座。 而能夠肯定的是, 他在任上反對“帶路倡議”,

還一手搞翻了友誼的小船, 在“捲舖蓋”之後註定不能像奧巴馬和卡梅倫那樣享受生活。

特恩布林只是議會少數党出身的總理, 必須要與其他黨派組成執政聯盟, 不僅如此, 他在自由黨內也是根基薄弱, 地位非常不穩, 因此迎合激進反華勢力和輿論就成為他保住總理寶座的不二法門。

12月7日他在議會宣稱“將為中澳關係劃出界限”, 把捕風捉影、無中生有的言論當成是自己的成績, 將矛頭對準華人留學生和華僑, 犧牲的是中澳關係, 完全葬送了政治互信。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炒作大國影響力滲透本國國內, 美媒罔顧事實, 聲稱“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發現本國的校園、智庫研究所和企業都受到滲透”, 還叫囂“多國都警覺東亞大國的海外長臂, 美國應該聯合盟友抵制大國崛起。 ”

美國共和黨議員盧比奧也大放厥詞:“對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一事已經有了許多討論和防備, 但另一個大國影響公共政策和基本自由的規模超乎一般人想像, 他們不僅為了改善自身形象,

還專門針對民-主國家的民眾。 ”他還利用了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 使出危言聳聽這一招:“印度洋-太平洋的歷史將不再由美國來書寫, 他們正極速實現軍力和武器現代化, 在與鄰國的領土糾紛中使用強力, 還利用市場和金錢優勢將手伸到其他國家。 ”

除盧比奧外, 另一個重量級的聯邦眾議員史密斯也呼籲支持澳大利亞, 他甚至聲稱土澳已經陷入了“民族危機”, 聲稱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都處於危險中, 商業和學術都陷入醜聞, 所有盟友都應該伸出援手。

看到有美國人支持, 特恩布林更為積極, 推出一系列遏制他國在澳洲施加政治影響的法律提案。 而澳大利亞保守派新聞媒體則違背多元價值取向, 炮製了一系列充滿傲慢與偏見和冷戰思維的報導, 猶如美國在70年前滋生的麥卡錫主義。 澳大利亞如果真的以為自己站在正義一方, 應該去關注一下美國如何干涉別國內政, 或者是以色列借助猶太集團控制美國內政。 土澳是“眼裡看著新亞太,

心中守著舊思維”, 在干涉別國內政的同時, 又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受害者。

11月23日, 澳大利亞發佈外交政策白皮書, 不僅要求美國加強對亞洲的管束, 還公然支持相關仲裁案的結果, 認為這對大國有約束力。 當天土澳就遭到駁斥:澳大利亞並非當事國, 應恪守承諾, 停止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 通俗地說, 就是讓土澳“哪涼快哪歇著, 閉上臭嘴。 ”而軍方也在11月30日斥責澳大利亞“沒資格說三道四”。

12月14日, 澳大利亞海軍司令巴雷特在訪華時遭到當面警告:澳大利亞軍隊自2017年以來在中國南海的行為與和平穩定的世界大勢背道而馳, 既不符合中澳首腦達成的共識, 更不利於兩國關係健康發展, 澳方必須管控好自己的海上舉動。 而巴雷特聽到這番嚴肅的告誡後,因為心虛而不敢接招,只能訕訕地表示“重視發展友好關係”。

同樣在12月14日,澳大利亞駐華大使被召見,這令澳媒感到緊張,甚至聲稱“會像韓國一樣遭到報復,大國最可能採取的措施就是改由巴西進口鐵礦石,降低兩國貿易額。或者採取限制遊客訪澳等措施。”當然,有的澳大利亞專家依然自信滿滿和嘴硬,聲稱“抵制澳大利亞,只會令自己的消費者受損。”澳大利亞媒體也不無嘲諷地指出:2016年有133萬中國遊客蜂擁而來,打破歷史記錄,僅僅新南威爾士一個州就收入32億美元,猛增20%,中國遊客喜歡澳大利亞的一切產品。特恩布林政府希望看到滿載遊客的飛機和郵輪,而這正是現實。

無論土澳如何上躥下跳,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南方池塘”已經牢牢地掌控在大國手裡,海軍和空軍戰機的頻繁巡航已經日趨制度化,土澳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已經成為現狀。

更令袋鼠國感到憂心的是,美國建立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已經在大國不斷崛起的軟硬實力衝擊下搖搖欲墜。一直躲在東南亞背後的土澳似乎感到了瑟瑟寒意。

原本澳大利亞以為自己是“鶴立雞群”,但隨著實力的此消彼長,越來越像“雞立鶴群”。

雖然袋鼠國幅員遼闊,人口卻只有2500萬,而越南和菲律賓人口都達到1億,離土澳最近的印尼更是有2.7億人口。土澳的GDP也不過與廣東不相上下,但發展潛力卻被廣東拋在身後。中澳貿易額是美澳貿易額的3倍,亞洲移民占到土澳移民總數的50%以上,華人在2016年占移民數量的15.4%,僅此於印度裔的20%。而華人的心理自信、資本優勢和文化背景也開始對土澳社會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他們對西方沒有太多仰視的感覺,在物質上沒有太多需要,敢於維護自身的權利和尊嚴,對歧視與偏見展開激烈抗爭,這些都讓土澳白人感受到衝擊和惶恐。

特恩布林覺得這是個機會,利用這種恐慌煽動對立,為自己謀求私利。就在12月15日,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還指責大學非法與東亞大國分享技術成果,將數百個科技合作專案出賣給敵軍,將令澳軍在戰場上付出代價。

有這麼一個政客,澳大利亞正在喪失寶貴的機遇。依靠在本尼朗選區的勝利,保守派聯盟堪堪保住了僅一席的多數優勢,不必為了保住總理寶座而尋求獨立議員的支持。可以想見,死裡逃生的執政聯盟嘗到甜頭之後,將繼續執行反華路線,蛻化為極右勢力,而且會日益倡狂。特恩布林如今越來越有恃無恐,除了美國重量級議員的支持,恐怕還因為那133萬遊客的瘋狂購物。

土澳應該正視地緣政治現實,來自東亞的貿易與投資對澳大利亞越來越重要,而提供安全保障的美國卻在相對衰落,何去何從是個考驗。可惜的是,如今的船長特恩布林只是擅長把頭紮入沙土的鴕鳥,無視變化,只顧保住自己的頭臉。這是特恩布林的幸運,卻是袋鼠國的不幸。(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更多文章盡在donatehour007。

而巴雷特聽到這番嚴肅的告誡後,因為心虛而不敢接招,只能訕訕地表示“重視發展友好關係”。

同樣在12月14日,澳大利亞駐華大使被召見,這令澳媒感到緊張,甚至聲稱“會像韓國一樣遭到報復,大國最可能採取的措施就是改由巴西進口鐵礦石,降低兩國貿易額。或者採取限制遊客訪澳等措施。”當然,有的澳大利亞專家依然自信滿滿和嘴硬,聲稱“抵制澳大利亞,只會令自己的消費者受損。”澳大利亞媒體也不無嘲諷地指出:2016年有133萬中國遊客蜂擁而來,打破歷史記錄,僅僅新南威爾士一個州就收入32億美元,猛增20%,中國遊客喜歡澳大利亞的一切產品。特恩布林政府希望看到滿載遊客的飛機和郵輪,而這正是現實。

無論土澳如何上躥下跳,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南方池塘”已經牢牢地掌控在大國手裡,海軍和空軍戰機的頻繁巡航已經日趨制度化,土澳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已經成為現狀。

更令袋鼠國感到憂心的是,美國建立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已經在大國不斷崛起的軟硬實力衝擊下搖搖欲墜。一直躲在東南亞背後的土澳似乎感到了瑟瑟寒意。

原本澳大利亞以為自己是“鶴立雞群”,但隨著實力的此消彼長,越來越像“雞立鶴群”。

雖然袋鼠國幅員遼闊,人口卻只有2500萬,而越南和菲律賓人口都達到1億,離土澳最近的印尼更是有2.7億人口。土澳的GDP也不過與廣東不相上下,但發展潛力卻被廣東拋在身後。中澳貿易額是美澳貿易額的3倍,亞洲移民占到土澳移民總數的50%以上,華人在2016年占移民數量的15.4%,僅此於印度裔的20%。而華人的心理自信、資本優勢和文化背景也開始對土澳社會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他們對西方沒有太多仰視的感覺,在物質上沒有太多需要,敢於維護自身的權利和尊嚴,對歧視與偏見展開激烈抗爭,這些都讓土澳白人感受到衝擊和惶恐。

特恩布林覺得這是個機會,利用這種恐慌煽動對立,為自己謀求私利。就在12月15日,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還指責大學非法與東亞大國分享技術成果,將數百個科技合作專案出賣給敵軍,將令澳軍在戰場上付出代價。

有這麼一個政客,澳大利亞正在喪失寶貴的機遇。依靠在本尼朗選區的勝利,保守派聯盟堪堪保住了僅一席的多數優勢,不必為了保住總理寶座而尋求獨立議員的支持。可以想見,死裡逃生的執政聯盟嘗到甜頭之後,將繼續執行反華路線,蛻化為極右勢力,而且會日益倡狂。特恩布林如今越來越有恃無恐,除了美國重量級議員的支持,恐怕還因為那133萬遊客的瘋狂購物。

土澳應該正視地緣政治現實,來自東亞的貿易與投資對澳大利亞越來越重要,而提供安全保障的美國卻在相對衰落,何去何從是個考驗。可惜的是,如今的船長特恩布林只是擅長把頭紮入沙土的鴕鳥,無視變化,只顧保住自己的頭臉。這是特恩布林的幸運,卻是袋鼠國的不幸。(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更多文章盡在donatehour00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